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困境及变革之道

时间:2022-08-30 10:11:38

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困境及变革之道

[摘要]一直以来,纪实类电视节目被戴上的标签都是艺术、小众,在数量和收视上都远不如其他种类的电视节目。面临这种困境,找到纪实类电视专题节目发展的瓶颈乃当务之急。本文通对当下电视纪实类节目发展现状等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其坚持人文品格的塑造,在内容定位、生产方式、盈利模式、传播渠道等方面适当变革,也会等到自己的春天。

[关键词]纪实 电视节目 困境 变革

一、我国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发展

电视纪实类栏目是当代中国电视荧屏上非常活跃的一种节目类型。广义上讲,除电视剧、电视广告和电视电影之类的其他节目,如电视专题、电视纪录片、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访谈节目、电视真人秀等娱乐节目都存在纪实性,狭义上的纪实类节目则特指纪实类电视作品和纪录片。

这类节目通过对生活现状、文化地理现象或历史事实的记录,揭示生活本身具有的内涵和意蕴。如中央电视台的《纪事》栏目、湖北卫视的纪录片栏目《中国No.1》以及旅游卫视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栏目《行者》等,无不是用自然、朴实的方法、真实的报道,通过现场同期声采访,长镜头的合理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纪实性电视作品的本真色彩。

中国的电视纪实主义风潮,兴盛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电视纪实作品的创作走上成熟的历史阶段源于中央电视台于1989年设立了专门播出电视纪实作品的全国性节目――《地方台50分钟》。这个节目形成了一个集中播出全国各地生产的优秀电视纪实作品的“视窗”,推出一大批堪称艺术珍品的电视纪实作品,开启了清新的电视语言之风。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百年中国》则是具有历史里程碑的作品。

此后十余年,新闻纪实类、情感纪实等很多不同类型的电视纪实节目不断地出现,在整体电视节目的数量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增加,电视纪实作品开始栏目化,这也标志着电视纪实作品在电视屏幕上有了自己的固定园地。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纪事》栏目定位于“新闻纪录片”,希望对折射时代变革的社会热点事件保持敏感关注,完成对时代的深度记录;凤凰卫视推出的《冷暖人生》栏目,力图用镜头勾画一个“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纪实类节目在电视荧屏中大放光彩,有些电视台还成立了专门的纪实性电视频道。2002年,我国第一个以纪实命名的地方台上海纪实频道开播。在2004年至2010年期间,原深圳电视台纪实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频道、重庆科教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辽宁北方频道等各地方台纪实频道相继开播,加上2011年元旦开播的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全国纪录片频道形成了不同层面播出平台的整体布局。

二、我国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困境

从上世纪八十年展到现在,纪实类电视节目已有了二十多年历史。虽然在一段时期内,纪实性电视节目还是获得过不少荣誉,最高峰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热门电视剧,并且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如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等。纪实性拍摄手法也丰富运用于各种各样节目中,但是短暂的辉煌时期后,纪实类电视节目还是呈现出了疲软态势:一些纪实频道的境遇更是差强人意。原深圳纪实频道更是在运行不到半年之际便在深圳电视台资源重整中被取消,改为“财经生活频道”;现存地方台纪录片频道虽从主观上以取消“影视剧”、“综艺娱乐”等节目形式并以播出纪实栏目为初衷和目标,却在客观上因各种条件限制不得不播出其他类型的节目充斥频道内容。多种因素导致我国的纪实类电视节目慢慢淡出了公众的视线,走入阶段性低谷。

具体来讲,以下几方面存在的问题都是纪实节目前行路上的障碍。

1.收视率压力下难以生存。

收视率是任何一个做节目的人都会担心的问题。纪实类电视节目制作费高、周期长,并不符合市场经营的操作模式。尤其是近年来电视屏幕上娱乐之风盛行,很多严肃的电视节目被低俗遮住了锋芒,导致纪实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远低于一些真人秀节目。作为为数不多仍然坚守现实领域的纪实性电视栏目,《纪事》也是“戴着镣铐跳舞”。“……给我的收视率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我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这是时任中央电视台《纪事》制片人受访时所曾提出的担心。即便是目前生存状况较好的《探索・发现》同样对收视率的压力心存忧虑,《探索・发现》的制片人王新建谈到收视率对节目的影响时说:“收视率会使我和我们的编导沉不下心来做那些比较有层次的历史文化选题,而更多地追求一些从内容题材上就很吸引观众的选题”。

2.缺乏有效的保障体制。

“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这一电视体制模式下,电视纪实节目这种难以有短线市场收益的节目类型必然“靠边站”。被短线利益牵制的传媒集团,更无暇顾及这种影像实验的长远价值。对纪实影像工作者来说则更显尴尬,理想的坚守经常遭遇“末位淘汰制”的铁律下持续“沉沦”,制作经费一减再减,播出时段一推再推,有些纪实类节目播出时间甚至排在23时之后,如湖北卫视的《中国No.1》首播时间为晚间23:31分。创作团队有时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经费内制作出质量参差不齐的作品,但更多的创作团队则苦苦徘徊于两极之间,在多种角色中来回摇摆,或者最终不得不转型其他节目类型。

电视节目不仅作为商品出售,它同样担负着作为艺术品向人们传播思想的重任。我国的纪实性电视节目缺乏体制保障,又无法产生短线的高额商业回报,导致这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不能够走得更远。

3.创作方式模糊。

电视纪实节目,强调对社会生活的“客观”记录,排斥创作者主观思想的直白介入。有些情感、法制、历史题材的纪实节目,因追求“故事化”效果,刻意地去编排,拍得太雕琢、太粉饰,在过程和细节上故弄玄虚,导致节目主题选择随意,节目小题大做,失去了纪实美学。而另一些纪实类节目拍摄停于表象,在无数的长镜头和跟拍中,体现不出创作者对生活的选择和组合。如此,看起来只是零碎的生活片段,导致节目纪实有余,可视性又不足。优秀的电视纪实作品是具有审美艺术的真实作品,是将创作者的思想意念渗透融化在其艺术表现,如镜头的运用和编辑的取舍等整体把握之上。它是化成影像形象的真实,很多创作者把握不好真实与创作的这两者关系,导致节目看起来不是太过于记录就是创作者想表达的意图太明显。这些都是对纪实电视节目创作原则认识模糊的后果。

三、纪实类电视节目变革之道

1.找准定位,突出特色。

首先,地方电视台应充分考虑当地受众对纪实类节目的实际需要,发挥贴近性、亲和性。地方纪实类栏目应作为区域文化的观察者、发现者、记录者和传承者,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关注当地人、当地事,挖掘本地人的新鲜事、有趣事、突发事、感人事,引起本地人的情感共鸣。

湖北卫视2011年推出的纪录片栏目《中国No.1》,旨在展示湖北省各个领域的首屈一指的人和物,节目内容涵盖了湖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还有湖北人在各行业取得的骄人成绩。这样的纪实节目宛如一张地方名片,选题紧紧扎根本地,有很强的文化价值。

湖南卫视的《变形记》则是纪实节目创作方式上的另一创新。这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的主题是引发青少年自我反省,节目善于通过镜头去挖崛故事,编导在现场用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抓取需要呈现的元素,使得节目内容真实又不失人情味和冲突性。节目组对创作团队拍摄要求是:“主角发生什么状况、说什么话,节目组一律不管,静待事情发生。”完全做到了一个记录者该有的姿态。

人文地理类纪录片栏目《行者》作为一档旅游类的纪实栏目,强调“个人化的行走和发现”“主人公视角”以及“现在讲述时+过去进行时”叙事结构,画面语言上呈现出了强烈的个人色彩和突出的纪实特征。这些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定位和内容是纪实节目的生存之本。

2. 生产方式及盈利模式多样化。

在制播分离的大环境下,灿星制作、世熙传媒、中广天择传媒等民营制作公司与电视台共同打造了《中国好声音》、《出彩中国人》、《笑傲江湖》等一批优秀电视节目。同样,电视台也可通过商业购买、联合制作、委托制作、项目合作等多元化方式,扩大纪实节目生产渠道。上海纪实频道栏目立项的节目中就有1/3委托制作、1/3外购和1/3自制。除跟体制外的优秀制作公司合作外,电视台还可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吸纳独立制片人、高校影视专业学生的参与,一方面发掘更多人才参与纪实作品的创作,拓宽节目的选题思路;另一方面也可给予创作者播出作品的平台。这方面上海纪实频道和重庆电视台都做出了很好的典范。其次,将受众用DV拍摄的纪实短片作为非主流片源之一也未尝不可。这样既能增强栏目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也能提高受众对纪录的兴趣,培养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

另外,纪实节目受众的主要特征是年龄成熟、受教育程度高、社会责任感强、男性为主。虽然收视率和观众规模赶不上其他娱乐节目,但观众质量非常高,适合相关品牌产品的广告投放。同时,节目还可借助自身优势与摄影、电子器材、通讯设备、汽车、户外装置等商家进行合作举办有影响力的活动,进行“活动营销”。 “众筹”模式、垂直产业模式等也都是可尝试的新型制播方式。

纪实性电视节目是电视节目中最具有国际交流特色的节目品种。创作者应建立国际化的视野,将优秀纪实节目、纪录片打包,让中国电视人的艺术结晶走出国门,在传播中华文化中获得盈利。当然,纪实栏目的内容多为自然、人文、科教的选题,与中小学及高中的教材内容契合度高,节目可以分类整合,重新编制成多媒体教学的工具,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

3.利用新媒体拓宽播出渠道。

近年来,移动网络媒体使用率不断提升,许多节目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多次传播,扩大覆盖面,吸引了更多受众群。《汉字英雄》、《一站到底》等节目还开发设计了相关的互动游戏,增强节目趣味性和娱乐性。

2015年7月23日,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选择了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全网首播。这是纪实作品首次尝试利用新媒体进行整合传播营销。为此,片方五洲传播中心一改以前记录片常见的30至90分钟的电视版,特意制作了3分钟版本和25分钟版本,以便在微信、微博、互联网上同步播出,收视效果非常好。可见,纪实类作品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人们的收视习惯、观看环境改变播出形式,逐步向 “轻传播、快传播、软传播”发展,甚至引入微纪录,从而获得生机。反观一些地方台的纪实频道,仅电视台官网的“博客”一栏有一个版面进行频道和各个栏目的介绍等,营销与播放渠道两方面显然可在新媒体空间上再进一步。

结 语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事件的记录者和者,这对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取材和更新都很有帮助。然而,纪实类电视节目能否打破自身的不足,取决于电视人在节目内容定位、生产方式、盈利模式、传播渠道、营销方式以及品牌构建方面的不断探索。在当代电视栏目人文精神逐渐式微的语境下,纪实类节目应坚持人文品格的塑造,随着电视观众审美水平和文化品位不断提高,也会迎来了下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刘晶晶:《我国地方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生存困境与突围之道》,《新闻知识》2011年第11期

[2]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4)》,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刚:长江日报记者;丁智擘: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以供给侧改革破题产能过 下一篇:低年级语文教学应注重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