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综合实力” 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8-30 09:36:55

提升“综合实力” 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政治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根据学生实际,以生为本,最大程度地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不同教材内容等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把握课堂的“内力”、“动力”、“外力”、“活力”,稳步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 课堂;功能;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92-02

课堂是教育活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主要场所。课堂的主要功能就是要让每个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生命的光彩,让学生从课堂里走向成功。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课堂45分钟,怎样在这45分钟里,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真正使45分钟的能与量得以充分体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始终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追求扎实、有效的课堂。那么,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更有价值呢?本人认为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把握课堂的“内力”、“动力”、“外力”、“活力”,稳步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1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内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把“舞台”还给学生,实实在在的增加学生参与的时空。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给他们舞台,他们就能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如在学习“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时,我让学生自编自演小品上台表演,那惟妙惟肖的表演、即兴发挥的语言,无不体现学生多彩的思维火花。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自定目标、自学质疑、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促使学生真正感受主人的滋味,从而真正演绎出更精彩的课堂剧场。

其次,教师要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时,难免会出现偏差,此时,教师要进行换位思考,去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接纳学生,取得学生信任,才能促进学生“表白真心”,让他们从心灵深处领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主动愉悦地学习。

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评价。这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学生在自评中,产生一个反思、整理、归纳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是更高层次的参与活动,让学生评价可以在新课中运用,也可用在练习讲评课。如在习题分析时,让学生先报答案并讲理由,然后请另一学生给予评价。学生讲评时,教师应当引导他们主要语言的准确恰当、文明礼貌等。这样,学生沉浸在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无穷氛围中,整个课堂也弥漫着求知解疑的浓浓气息。

教师若能时刻关注课堂的主人,让他们个性的以发展,让他们能力得到提升,那么思想政治课堂“内力”无限,“魅力”也无限。

2贴近社会生活增强“动力”

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走进生活情境达成认知。生活情境可以联系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也可以着眼于今后面对的社会实际;可以是联系自身的,可以是他人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在“世界环境日”的当天,我问学生:“今天是什么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准备做些什么?”学生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主动的进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我国嫦娥二号发射,我组织学生们观看发射直播,让他们去看新闻,看报纸,看电视,让他们出黑板报,让他们在思想政治课上交流自己看后的感受,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意识,自主建构起服务社会的道德标准。

教师努力接轨学生生活的课程资源,是激发学生真实感受的基础,也是课堂焕发勃勃生机的生命力所在。贴近生活,是提高课堂教学不竭的动力源泉。

3语言幽默显示课堂“活力”

语言是承载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情感沟通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教师的语言修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果。”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要广泛使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语言。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广告语言、网络语言、流行语言以及歌曲语言,尤其是脍炙人口的顺口溜。这些语言形式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近,课堂氛围更生动活泼。在讲“法律的基本特征”时,我向学生介绍,“我爸是李刚”的网络恶搞歌词……学生听来既新颖又有趣。

另外,课堂上发生偶发事件时,教师若用幽默的语言进行处理,既能尊重学生又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如学生课堂上走神经常发生怎么办?可以给同学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父子一块儿去送酒,不小心酒洒了一地。老子急得慌忙趴在地上喝酒,同时喊儿子“你还在等什么?快喝啊,还等菜啊”。以后再有学生上课走神,我就会对学生说:“干吗呢?还在等菜啊!”结果,一举三得,既尊重了学生,又活跃了气氛,老师还送了一个顺水人情。

事实证明,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学生的听课热情高涨,轻松和谐的音符始终在课堂上跳跃着……学生在愉悦中接受知识,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4民主和谐关系制造“外力”

教书育人的最好办法是制造“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希望老师是他们的“辅导员、大朋友、知心人、好榜样”,民主和谐师生关系更是学生的心愿。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最集中的是希望教师不讽刺挖苦学习成绩差和学生成绩退步者,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千万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拒学生与千里之外。

教师要尽可能缩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努力营造出民主、平等且富有亲和力的课堂氛围,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智慧力量。因此,讲课前努力让学生“身心放松”,轻松自如的进入学习状态。我在讲述“辉煌的历史篇章”时,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导课:“我们一起来感悟这首歌,分别说明这首歌词反映的背景,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这种放松的课前“热身”,有利于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自然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课外,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聊天,走进他们的学生生活,使学生敢、愿意对老师说真话实话,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外在动力。教师是这一“外力”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施好“外力”,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迸发出“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心经营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外力”生威;精心组织谐趣的教学语言,让“活力”不减;细心创造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动力”永恒;真心树立学生的主人意识,让“内力”持久。教师适时把握好这些课堂的“力”,那么我们便能挖掘出生命中的真、善、美,积极稳妥的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刘以林、冯克诚:《新时期中学教学指南》 北京燕山出版社

[3] 李凤程:《思想品德教学》南京出版社

[4] 《思想政治课教学》北京师范大学主编2009年总第324期

[5] 《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

上一篇:浅谈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物理教师课堂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