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分寸引导学生

时间:2022-08-30 08:45:22

掌握分寸引导学生

摘要:本文从遵循传授经验、塑造学生、进行陪练三项原则,塑造适当紧张度的教学情境、确保学生思想集中,培养学生足够的耐性和不厌其烦的承受力,针对学生目的教学应当有所侧重,努力培养学生的乐感等五个方面介绍作为一名小提琴教师,应当怎样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小提琴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提琴教学;乐感;原则

中图分类号:J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00-02

学习小提琴是一项艰难且复杂的过程,因此,如何学好小提琴也就成了广大小提琴学习者和小提琴教师所共同关心的问题。那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才能成为一名好的小提琴教师呢?本人认为一名好的小提琴教师应当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能力有大小,不能要求所有人一样的进度,但是只要把这个学生可能开挖的潜力发挥出来了,可能达到的水准达到了,这就是好教师。

一、遵循传授经验、塑造学生、进行陪练三项原则

(一)悉心向学生传授经验

传授经验即是指把每一项学习内容都告之学生如何去入门,学习的要求是什么,以及应取得怎样的效果。向学生传授经验时,教师不仅要口述,最好能够给学生做出示范。有些不方便示范的、有局限的经验可以让学生通过看他人的示范录像带、听录音、看他人的演奏。学生中在某一方面好的也可以当示范者。

(二)灵活应变的塑造学生

塑造学生包括因材施教,灵活应变。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就如一块玉石,上面或多或少有些瑕疵。那么该如何切割、如何塑造呢?有的能工巧匠会把两个小黑点变成小动物的双眼,把有一点呈粉红色的部分雕成一个桃子等等,这是都是充分利用了瑕疵及材质的特点。若是工匠不肯动脑筋或者智慧差一点的,直接将瑕疵挖去,这样日积月累,他必然会失去不少玉。若是他不挖去,就让它留在雕好的桃子上,这当然不是上乘之品,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有时也就如同雕刻师。

同时,教师在塑造学生的过程中,是非常需要有好的眼力,并在各个方面都要方案到位。学生的发展情况有时也很难预测得到,需要教师对其认真观察一段时间。

(三)注意对学生的陪练

陪练在小提琴的学习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首先,学生练琴时往往比较主观,有些问题不易发现,而旁观者清,陪练者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第二,练琴的效率高低除了方法以外,经验也是十分重要的。防练者若是是有经验者,可以帮助学生少走弯路;第三,学生在最初阶段对音乐表现和处理还十分幼稚,陪练者可通过反复唱、示范帮助学生尽快找到好的感觉;第四,不少学生在练琴时由于不注意会出现锗误和养成不良习惯,陪练者可及时杜绝这种情况;第五,练习小提琴时,有个人在旁边,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督促作用,思想将更集中,效率更好。

陪练不是说每次练习都要与学生在一起,而是视情况安排。现在通常是一周上―次课或两次.一次最多一小时,这对于程度浅的学生还可以,对于程度深的学生,拉一遍音阶、练习曲、协奏曲、奏鸣曲,教师还来不及讲什么也许时间已经到了。如果说教师的职责仅限于说点道理、布置作业、纠正错误,那对于培养出一个尖端学生来说肯定是太不够了。应当说,有不少有天分的学生是可以成才的,往往由于培养不力也就实现不了。如在遇到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和作品理解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总难以用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学生也总是难以领会教师的用意。此时,教师如果采用“身教”的方式,给学生做示范,学生试着模仿,则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陪练是从客观角度帮助练习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陪练是给练习者多增加一个大脑和多长了一双眼睛、再加两只耳朵,帮助练习者检查音准、发音和其他问题等。

二、塑造适当紧张度的教学情境,确保学生思想集中

教师在上课时应当塑造一点紧张度的氛围,这是思想高度集中的体现。每次上课完,学生应感到确实获得不少教益、解决了不少问题,同时更加具有信心,这是――种良性循环。反之,若是上课疲疲沓沓,老师对学生的演变不感兴趣、既不欣赏也不给予肯定,还要沉着一张不满意的脸,这会使学生情绪低落,学习积极性减退,其直接后果是每到上课学生心里就慌张,没有信心,自卑,怕听到批评,进而不想练琴,这是恶性循环。学生再差也总是有值得肯定之处的,至少表扬和批评要对半,如果全是批评,可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当然,过于客气,只表扬不指出问题也不行,学生就不能进步。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除了自己讲授以外,最好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提问题,或者让他自己评述一下自己的演奏情况,学生讲一遍会比他人讲一遍印象要深得多,因为在讲述的过程中也必须经过头脑思索过,也就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

如在学习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可以把相关的民间故事,戏曲同名的乐曲欣赏乐曲的表现形式,将学生带如身临其境的感受。将每个学生融入进鸟语花香,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之中。

三、培养学生足够的耐性和不厌其烦的承受力

若是学生觉得拉小提琴是一件沉重的事,就会产生学不进去的感觉。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不能把拉琴看得太难,一定要轻装上阵,这个轻装是指不要过重的负担,如果超负荷,就会有种前进不了的感觉;其次,一些学生只有在拉自己喜欢的曲目时才会有强烈的要学的愿望,才会有极大的热情,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太主观,要以足够的耐性去对待,尽量听取学生意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乐曲。

四、针对学生目的,教学应当有所侧重

学习小提琴,有人成为乐队队员,有人成为教师,有人成为独奏家,有人只是作为开发智力学一件乐器。从这不同的结果看,教学是应当有不同侧重的。作为独奏家的难度最高,要求也需十分严格。要掌握全面的技术和丰富表现力。作为乐队队员,由于只演奏整体作品的一部分,技术面窄一些,但是他必须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节奏感方面要求稳定准确,在力度变化方面也要求细腻丰富。

五、努力培养学生的乐感

音乐也是一门语言,只不过它是情感语言,这种语言又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但是对于接触它不多或者不够留意的人也许感到有点陌生。这需要通过学习来改善。

青少年学习小提琴,他们最初看到的是一只有造型的“木头盒子”,短时间里,他们还不能马上将这只盒子与深刻的思想、崇高的情操、美妙的意境联系起来。当人们看到一件物质的有形的东西时,有的人不会去联想这物质可以转化为精神的巨大作用、也许也不领会心灵这个无形而实际存在的东西的重要意义,更不明白心灵多么需要抚慰与充实,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只是在小援琴上拉、做动作,这对于他们当然是很枯燥的事。由于他们不值得音乐内涵是什么,他们无法与音乐产生共鸣。他们还没有开窍,他们需要感化,要设法打开这扇看不见的门,让他们领悟到音乐的奇妙,领悟到音乐的美丽,进而让他们陶醉在音乐中获得享受。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达到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目的。只有到了这一步,才叫学了音乐,不是只会操作一件乐器。

培养音乐感的途径应当是多听音乐,创造环境与氛围;并在学习乐曲时具体指教他们如何表现音。

六、结语

音乐是一种精神生活,演奏小提琴是通过这―乐器表达人们的心声,则不要让它成为徒有形式然而却缺乏灵魂的音响陈设。教师需要适度、有原则的引导、教授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小提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小提琴教学得到良好的改善与提高,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种莫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彦.论小提琴教学中的选曲问题[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1).

[2]王文君.小提琴教学的新途径――张世祥小提琴教学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01).

[3]李蕾.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小提琴教学[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上一篇:试析战国空心砖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互文型手机短信的顺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