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进程

时间:2022-08-30 08:23:31

大力推进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进程

摘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工作在最近几年间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有助于实现高速公路健康和快速发展。文章结合结合广东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管理的目的与意义,以广东肇花高速公路推进标准化建设为出发点,阐述广东省双标管理的成功之处,说明标准化管理的势在必行,是提升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质量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首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正式宣告了我国高速公路时代的真正到来。进入到21世纪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步伐开始加快,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地区,广东省一直在高速公路发展上领跑全国,在绝对数量上处于优势地位,随着数量的不断积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在质量、安全和施工管理水平上有更高的要求。肇花公路是广东地区按照最新要求实施标准化建设的高速公路,自从2010年开工以来,在打造品牌企业形象中,突出强化全员的精品意识,将“标准化、规模化,文明化、精细化”核心价值观作为建设工作目标追求,全面突出全员精品建设意识,牢固树立“优质质量是员工永恒的追求”管理思想,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标准的严格化,精确定位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中,以标准促施工,以施工带标准,不断完善和充实标准化施工程序和制度。

一、制度标准化,提升标准化施工管理水平

肇花高速公路建设初期开始,就在安全、质量、试验、财务、计量等管理制度上进行体系化建设,通过科学化内容的填充,明确了所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责任,保证在工程施工进程中实现道路的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从施工初期开始,在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下,肇花高速公路的发展就蕴含了高度的科技化的底蕴。在建设整体过程中,负责桥梁建设的广东高速公路公司针对可以使用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不断提炼和总结,单就申报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就得到了15项,形成的研究报告的相关咨询类报告(包括技术指南)共计达到了40份,撰写和发表的科技论文达到了30篇(其中EI收录的有8篇),项目施工组组织编发的《广东省肇花高速公路精细化施工管理指南》和《肇花高速公路施工作业指南》系列图书获得国家交通部科技创新奖三等奖,其中涉及到的路基、桥梁、隧道和生态防护以及绿化工程分册成为广东省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业务指导用书,充分融入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施工思想,在制度化的保证下也实现了技术的创新。

二、科学化组织,提升标准化施工管理内容

在实际施工中,肇花高速公路建设体系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成熟科学理论支持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在施工作业现场,根据工地现场功能将工地划分为生活区、办公区、作业区,根据作业区危险等级和危险源级别,将安全区分区域管理,并且按照国际安全标准,设置蓝、黄、红色标识作为警戒标志,并且在交叉路口上设置了安全围挡和警示标志,以及各种减速牌、减速带、凹凸镜等安全设施,确保工地施工人员和车辆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发生。

其次,在施工进程中,肇花高速公路的全线制梁场和搅拌站都利用红线用地和废弃土场,减少对土地资源占用,尤其是农用地的占用。借助新农村道路建设的便利条件,肇花高速公路建设现场实现了施工便道与新农村公路建设相结合,把构造物施工与恢复村民排灌设施建设相结合,统筹兼顾高速沿线经济发展。目前,全线施工便道建设达35公里,既用于施工临时通行,又帮助完善了农村公路路网,借力于民又惠泽于民。

最后,就是搭乘着数字时展的“顺风车”,广东高速公路公司开发了“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该系统在数据收集、合同管理、人员选配、资金调拨与使用等相关模块中实现了全程信息化操作,并将操作过程中信息存在信息库,借助远程视频控制系统,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实现了动态监控施工的现代化监管,不仅如此,在具体施工中,肇花高速公路在技术上追求创新,在工艺上追求进步,全面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例如,由于在香江桥梁施工中,跨度大、难度高,特此研制出大桥施工实际所需要的液压挂篮,并且在钢筋操作工艺上实现创新,将原来设计的单根16号钢筋优化为两根10号圆钢,节约20%左右的钢筋使用量,为项目节省资金达到500万元,而类似的技术使用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一处,单就施工中涉及到的施工工艺创新达到了15项之多,一系列科技含量高的技术使用,让肇花公路施工充满了科技的元素。

三、严把质量关口,强化现场施工标准化力度

按照“科学管理,公正守法,诚信求实,高效创优”的质量方针,工程质量创优,分项分部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单位工程合格率100%,工程质量控制贯穿在全过程控制之中。肇花高速施工监理委托合同中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到各个监理工作阶段,各个监理环节和每个监理人员,按照持续改进和环闭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实现每一项监理工作,每一个监理程序的标准化。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坚持预防和控制相结合,动态管理系统优化的原则,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使施工行为符合规程规范,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一是路基填筑标准化施工。这一标准化施工主要涉及到的规范要求有路基回填含水量、填筑厚度、压实度、填料颗粒指标等,在填筑过程中,不能发生塌陷、翻浆、起皮、开裂、断痕等不良反映;路基坡度按照标准施工,宽度、平整度以及排水要求都按照规范操作,避免出现路基排水不畅,影响道路交通状况。

二是台背回填标准化施工。按照标准化作业的标准进行台背施工,依照相关规定在施工前对基底进行彻底清理,保证承载力符合标准;同时按照施工要求,选择必要的碾压器具,对台背回填的厚度、回填范围进行精准的测量和检验,保证各项指标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将工程危害降到最低点。

三是梁预制安装实现标准化作业。在施工中由于涉及到很多T型梁的预制和安装,必须按照严格的工程规范进行操作,才能实现稳定安装,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借助测量安装仪器的使用,通过智能张拉仪进行准确定位,对于梁体吨位测量和钢筋的延伸准确把握具有决定性作用,

四是隧道标准化施工。对于隧道的施工,所要遵循的标准化施工主要是对于整体的施工完整性的把握要到位,首先是隧道洞口的施工要保证美观大方,能与周围环境有效结合,不落俗套;其次就是根据隧道施工岩土的特点,制定高标准开挖方式,并且严格遵守;最后就是支护方式、程序标准化,隧道净空、尺寸、超挖、欠挖、锚杆长度、喷射混凝土、二衬厚度、强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二次衬砌外观平整光洁,施工缝平顺无错台,洞内无渗漏现象。

五是安全及文明工地标准化施工。施工现场满足“四个标准化”和“三个集中”要求,预制梁场、拌合场、钢筋加工棚整洁有序,其他相关细节必须符合长湘公司《精细化施工管理指南》、《长湘高速公路施工作业指南》和有关文件要求。混凝土通过拌和站集中拌合,拌和站内所有砂石料按材料级配分场安放,并对安放场地全部进行混凝土硬化。同时配备的标示牌对各料场地进行明确说明,避免混料。细集料设弧度挡雨棚,场地的各机械设备停放整齐,没有杂物,环境保护工作到位。“标准化就是做出一件精品,并以此为样板,全面推广应用,形成流水线作业和工厂化生产”。在肇花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上,标准化施工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正成为全体建设者的一种自觉,借助全员、全方位参与标准化管理,将标准化管理落实到肇花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促进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以肇花高速公路为代表,打造全国优质、高效、安全精品工程体系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董新品,范双成,用标准化手段实现高速公路的精细化管理[J]大众标准化,2010,(09)

[2]马万飞,浅谈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06)

[3]张海峰,关于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11,(08)

上一篇:换流站VBE系统光发射板引起直流线路重启原因分... 下一篇:500kV同塔四回线路档中线间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