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盗窃案件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8-30 07:42:39

浅析盗窃案件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在全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盗窃案件没有减少,反而有持续增加的势头,群众对社会治安失去信心,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和良好的风俗,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许多烦恼。本文就盗窃犯罪增加的原因、特点及对策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以期对盗窃犯罪的减少有所帮助。

关键词:盗窃犯罪;因素;对策

随着经济增长,全国大多数地区实现了农民增收,经济踏步走的繁荣景象,按常理说以财物为对象的盗窃犯罪应该减少才对,但恰恰相反,全国盗窃案件近年来呈上升局势。以某县为例,根据县检察机关办案统计结果现实,在近五年的时间内,该县盗窃犯罪的数量一直在上升,数量连续两年占到所办案件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新时期盗窃犯罪数量没有减少呢?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导致盗窃犯罪增长的因素

(一)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的因素

王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在问到作案动机时,王某称:“因为看到邻居家比我家过得好,心里不愤气,所以才想着到他们家里偷一把,这样我心里会平衡些。”可见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大环境变得好了起来,大家都说钱好挣了,只要有头脑,肯吃苦,变得富起来不是件很难的事。但是仍有一些人由于懒惰而落后于人,经济不是那么好,看到别人家里比自己家里日子好心里难免会有失落和心里不平的感觉,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就滋生了仇富心态,自己过不好也不能让别人好过,于是就以盗窃来填补心中的不平。

在办案中还有很多像王某这种心态的人,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一些人就产生了扭曲心理,于是就去盗窃,一来可以在短期内为自己增加“收入”,二是使自己心里多少会有些平衡。

(二)人口流动导致的因素

随着城市大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大量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由此导致了一部分盗窃数量的增加。

第一,人口增加,警力紧张。随着大城市的务工人员增加,大城市的警力并没有相应的增加,从每年国家招警的数量来看,警力的缺口在一步步变大。每年流向大城市的人口数以千万,但每年全国招录的警察少的可怜,分配到大城市的警力会更少。正是由于警力的不足,导致犯罪分子作案后能及时逃走难以被抓获,久而久之犯罪分子便肆无忌惮,作案更加猖狂。某县近几年发展迅速,大量商人赶来投资,县政府也到处招商引资,人口由十年前的35万增加到了现在的45万,但公安局包括各镇派出所在内总共有警力才200余人,真正能出动的警力不足150人,这么少的警力要管理全县45万的人口,本来大案子都忙不过来,更何况盗窃这样普通的案子,这就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滋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

第二,农村人员流失,常住人口减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农村以老头老太太居多。一是农村人少了,作案不容易被发现;二是老年人耳朵笨,眼睛花,腿脚不灵便,好多老年人也不会用电话报警,即便被发现犯罪分子也能顺利逃脱。这就使得不法分子将目标瞄向农村,频繁作案而不宜被察觉,成了盗窃者的天堂。

(三)被害人导致的因素

盗窃犯罪数量的上升不仅仅有社会、盗窃者的原因,还有被害人的原因存在。

第一,安全防范意识差。在一些盗窃犯罪中,有的被偷是因为外出窗户没有关;有的是嫌带钥匙麻烦,习惯于出门时将钥匙放在门顶或者门前的地毯下面,很容易被人发现而产生盗窃念头。有的人出门甚至没有关门,仅仅将门虚掩着,认为只出去四五分钟马上就回来了,锁门开门太麻烦了,就是因为疏忽大意,防范意识薄弱,给了犯罪分子很大的作案便利。在另一起团伙盗窃案件中,被害人是一位超市老板,犯罪嫌疑人孙某原本是这家超市的配货员,由于与老板的儿子发生矛盾而从超市辞职了,但老板却忘记将仓库的钥匙收回来,孙某为了报复,就召集了四五个青年,在夜间开着车来到超市库房,用钥匙打开库房大门,盗窃了价值五万元的物品。如果超市老板安全防范意识强,及时收回钥匙,这起盗窃案件或许就不存在了。

第二,一味容忍助长了盗窃者的胆量。由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富裕,对一些小的财产损失抱着不在乎的态度。公安机关破获的一起盗窃案中,被害人已经是第三次被偷了,第一次被盗被害人认为数额不大,没有报案。结果过了一个多月又一次被偷,被害人认为损失不大又没有报案。直到第三次,小偷甚至将被害人家里的冰箱、电视都偷走了,被害人这才报案。如果一开始就报案,公安机关将给予严厉打击,对盗窃者是一种强有力的震撼,就不会有一而再,再而三的盗窃发生了。另外一起盗窃通信电缆的案子,犯罪嫌疑人张某第一次盗窃了50米通信电缆,电信公司认为价值只有三百多元,损失不大,所以就没有报案,紧接着第二次、第三次,通信电缆连续被盗,数额不断增大,电信公司这才报案。这些盗窃案件本来可以被及时制止,但就是由于被害人的不重视,认为损失不大而使犯罪嫌疑人胃口一步步变大,如果能及时报案,得到及时处理,这些都可以是被避免的。

二、防范和减少盗窃案件发生的对策

盗窃案件增加的原因有各种各样,但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如何预防盗窃案件的发生,如何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成为重点。针对盗窃案件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分析,可以有效的得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从政府层面的应对

第一,与时俱进,有效配置警力。随着经济发展,大城市人口增加,相应的配套机制也需要增加,这里就包括警力,只有与人口相匹配的警力存在,在案发时能及时到位对犯罪嫌疑人形成有效的打击和震慑才能遏制猖狂的盗窃犯罪。

第二,加强宣传教育。作为政府,宣传是其一项公共职能,在平时就要对广大群众加强法制宣,进行道德教育,让潜在的犯罪人放弃作案的想法,浇灭其心中的犯罪苗头,总之,履行好政府公共职能是应对盗窃案件的发生的有效途径。

第三,加强联防巡逻。在城市地区,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组织一些热心人,建立巡逻队,对小区的安全进行指导,看看谁家的窗户没有关好,有哪些形迹可疑的陌生人等,并保持和社区民警的联系。在农村,组织老人聚居在一起,相互照应,村委会可以组织专职人员不定时的在村庄进行巡逻,架设高音喇叭,及时进行信息通报。

第四,针对家庭困难,或者一些游手好闲的无业人员政府要进行指导帮助。政府可以向这些人员提供经济增长点,例如帮助种植烤烟、指导如何用温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等,让这些闲散人员有事可干,让经济欠佳的人员经济得到改善,不仅发挥了政府职能,促进了经济发展,更有效的减少了不安定因素,从根本上减少了盗窃犯罪的发生。

(二)从被害人层面的应对

第一,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要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宣讲,使广大群众增加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增加了,留给犯罪分子的可乘之机少了,盗窃案件自然就会减少;另外可以经常下乡办案,将案件的审理放在事发地,以案说法,增强教育功能,提醒广大群众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第二,积极的向盗窃说不。一旦发现盗窃无论数额多少,损失多少,都要及时报案,不能因为损失不大就不在乎,只有将盗窃者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才能有效遏制盗窃势头。如何让群众做到坚决报警,坚决抵制呢,这就需要我们的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宣传,做好治安联防工作。

通过落实这些具体、有效的措施相信盗窃犯罪会慢慢的减少,社会会更加和谐,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也会大大提高,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作者简介:黄肖,男,陕西商洛人,1985年11月,西北政法大学刑诉学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社会控制理论下的青少年违法问题 下一篇:如何培育和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