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款“僵尸”化

时间:2022-08-30 07:10:20

存贷款“僵尸”化

“需要贷款的企业难以满足银行的条件,满足银行贷款条件的企业又不需要贷款,这就是银行贷款面临的形势。”西部省份一位股份制银行信贷部人士已出差做贷款营销一个多月了,但一个单子也没拿下。

无奈之下,他想了一招,干脆去找当地一个行业协会,不料这位会长说:“协会准备召开会员大会,你行可在会上顺便推介,但你行必须支付平台费20万元。”

银行贷款之难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来,2012年10月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从比例来看,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进一步降至39.2%,而企业债券净融资占比则升至23.2%。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指出,再过10年,在社会融资体系当中,企业债券将逐渐与银行贷款“平分秋色”。

其实,不仅仅是企业债券在分流传统银行存贷款的市场份额,还有以信托、银行理财产品、P2P为代表的网上借贷和类似阿里金融的网络金融也正在传统银行周围蓬勃生长,悄无声息地蚕食着存贷款。

大企业去贷款化

贷款正悄悄从融资主角的位置淡出。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2012年11月的社会融资规模为1.1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837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5229亿元,同比少增400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218亿元,同比多增62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995亿元,同比多增1279亿元。在以上数据中,只有人民币贷款是少量增加的,其他融资方式都是大幅上涨。

贷款下滑趋势在国有大企业中表现最为突出,中国石油就是典型代表。

2007年10月,中石油上市价达48元,此后该股票大幅下跌,股价从50元跌到10元左右。将近5年时间,中石油没有再融资。中石油的银行贷款也出现了问题,监管层对商业银行单一客户的授信额度是控制的,如果该贷款占央企资产1/7~1/5,必然超过15%的集中度限制。

央行一位官员透露,在融资方式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中石油经过多方沟通,最后经过国务院批准,采取更加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融资。2008年,公司债券放开并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石油得到800亿元的公司债券额度,利率只有3.85%,这个利率是通过拍卖的方式招标得到,低于贷款利率,大规模节省了财务成本。

“过去中石油的主要贷款银行是工行,过去银行主导,有时候有大规模的贷款额度,有时候没有额度,这些都是银行说了算。现在一旦改为公司债券的融资方式,银行就不能做主了。而且2008年一年仅财务成本就节省了一笔很大的数额。”这位官员说。

例如工行,5年前中石油的银行贷款占其融资总额的90%,工行对中石油的贷款只有195亿元,债券400亿元。而2011年工行对中石油只有230亿元贷款,发行公司债券却达1000亿元,工行这时候对中石油的金融服务已经从存贷款转型到了多种金融服务方式,成为了主要的债券承销商。

中石油不是孤例,一位民营企业家最近告诉记者:“现在银行的人排着队找人想认识我,要给我贷款,我还要看他们的利率和服务水平。”由于公司债券等融资方式利率较银行贷款低,并且手续简便,自由灵活,大多数国有企业和规模大的民营企业都采取了新的融资方式。

抢拼小微企业

近年来,大型企业的去贷款化,让银行将贷款营销目标投向中小企业。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信贷部人士通过多方打听,盯上了一家业绩不错的小企业,这家企业老板热情沏茶相待说:非常感谢啊,我们民企一般都去求银行要贷款,今天你们却主动上门送贷。

对于小微企业贷款,这两年民生银行可谓引领一时风潮。浦发银行一位人士说,浦发现在就是与民生在竞争。他说,凡是能做房地产抵押融资的,浦发银行都捷足先登了;凡是能做货押融资的,民生银行都跑马圈地了。

其实,即使是小微企业,也被一位银行的首席风险官视为今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他说,今年他们银行不良贷款增长的90%来自于浙江的民营中小企业,尤其以温州和宁波为中心。

他认为,今年建行在中江集团上损失20个亿,一级和二级支行的行长全免。今年在上海一带还有一个企业群落就是钢贸行业,这些企业大部分是福建人,其信贷规模大概在1700亿~2000亿元,他们都是联保互保,一旦出了问题,一大片企业全倒下。

他还透露,他们行今年不良贷款增长最多的地区就是浙江地区,因为那里的中小企业多,而且贷款利率较高,结果导致今年江浙地区的中小企业贷款成了重灾区。

据了解,银监会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推广不遗余力,但这却是今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高发区。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更需要有精细化的管理和先进的IT系统,这方面中国的商业银行差距很大。

贷款正在变坏

“以前我们做贷款还要看报表,现在只要看是否有政府的影子就够了,即使是村级政府都有上级政府救他。”一位国有大行的信贷人士如此感叹。

最近几年,给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委托贷款、理财产品和信托贷款都没有出现风险事故,即使出现一点点风险的苗头,地方政府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都是集中自己的资源去兑付,这就是所谓的刚性兑付。这种政府兜底的方式严重扭曲了金融市场的风险结构,政府用自己的信用和资源将风险无限后移,一旦哪天政府耗尽自己的资源,这些风险将以前所未有的破坏力总爆发。

据这位国有大行人士介绍,他了解的很多企业都是亏损的,有些是这些企业的一级子公司在亏损,但最终没有出现风险事故,主要是因为一旦出现违约的可能,银行总会找到其他融资产品来替代。

他告诉记者,今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城投债几乎没有还的,都在展期,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放大。“这些贷款这两年当然不会出问题,但是两年过去就很难说了。”

对于今年三季度银行不良贷款的数据,社会上议论很多,对其真实性也产生怀疑,这位人士说,从静态来看,这些数据应该是真的;但是从动态来看,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主观性,有很大的调节空间,比如有些银行逾期贷款大量增加,但是这些逾期贷款可以再通过延期,转到明年的新增贷款里,这样就掩盖了大量不良贷款。

一位城市商业银行人士分析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势时表示,由于经济下行还只是在初期,总体来看,不良贷款的风险暴露还不是很高,不可过分担心。但目前看来,不良贷款率将呈现逐季上升趋势,将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呈现正相关景象。如果此轮宏观经济能够企稳,这样的上升趋势可能就会停止;如果不能企稳,将可能继续上行。另外,银行不良贷款对宏观经济景气情况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一般是一年左右,所以目前还不是不良率上涨的最高峰,不良率的最高峰应该在2013年上半年。

存贷款困境

上海银行一位高管说,最近得到董事会要求,少做贷款,多做市场投资,因为贷款的价格和风险不能匹配,做债券的收益现在也不差。他还说,投行已经被该行制定为未来的战略性业务。

金融托媒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可谓猝不及防。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梁玉堂表示,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优质大客户的脱媒现象将更加普遍。因此,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以高端大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定位很难持续,原有客户的定位和风险控制模式将迎接新的挑战。“目前直接融资债券的增长已经超过了民生银行的信贷规模的增长。所以,紧紧抓住直接融资市场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

金融托媒不仅仅在贷款方面,在存款方面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近几年商业银行为了拉贷款,只能发行利息高于存款的理财产品吸收存款,当前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同比增速已经从2009年的45%下滑到15%左右。

一位商业银行的专家在内部对传统银行的存贷款业务目前的处境感到很悲观。他说,商业银行考核员工几乎唯一的业绩指标就是拉存款,拉几个大单就能当个支行行长,存款为重中之重,只要能揽存,就是人才,就可提拔,商业银行的业绩导向很不正常。

而商业银行为了企业授信的目的,能够派生出一定规模的存款,然后又以这些存款去放贷,很难说这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而目前监管层的存贷比制度又严重制约了银行资产规模的增加,银行只有通过转让信贷资产或为企业发信托,才可以消化掉贷款,但是这又让影子银行泛滥,风险进一步扩大,最后还是毁了银行的声誉,比如近期华夏银行的“飞单”事件。

更让传统银行存贷款业务岌岌可危的是,最近几年变本加厉的揽存,比如高息揽存、奖励揽存等行为毁坏了银行的声誉。

上一篇:乐视盒子不只是一个硬件 下一篇:益民红利成长3年遭遇成长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