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变化与发展

时间:2022-06-13 04:52:49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变化与发展

摘 要:近些年,在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下,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运行总体保持增长的势头。近十几年来,存款与贷款数量、结构存在哪些变化,影响存贷款数量与结构的因素是哪些,本文将进行进一步阐述,并对存贷款数量与结构变化中显现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优化存贷款结构,希望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存贷款量 结构变化 关联分析

1、引言

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是主要的负债,也是商业银行经常性资金的来源;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性”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近些年,在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下,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款运行总体保持增长势头。在通胀预期进一步强化的情形下,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信贷投放增长放慢。目前,各学者对存贷款业务均做过大量分析,有实证研究也有经验分析,但将存贷款联合来分析的文献等较少。本文将对存款与贷款数量、结构存在明显变化,影响存贷款数量与结构的因素等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进行适当关联分析,同时,对存贷款数量与结构变化中显现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优化存贷款结构,希望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存、贷款量的变化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2013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末低了将近0.6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76.6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年初增加了9.3万亿元,同比多增长了2249亿元。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存款增速降低,究其原因:一是作为存款最主要、直接来源的新增贷款规模下降,则其创造出的存款规模必然随之下降;二是货币乘数明显下降,存款创造能力随之减弱,进而导致存款数量的增长降低;三是理财产品逐渐被大众接受,直接导致了一般居民的储蓄减少,而这些存款通过各类理财产品最终转化成企业存款和同业存款,而同业存款是不计入总存款当中。另外,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人民币贷款平稳较快增长,信贷投放的水平处于比较高的位置。

3、存款结构的变化

3.1、居民存款的变化

我国居民的存款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从前。定期储蓄存款一直是老百姓最基本也是最稳定的一种理财方式,近些年来,股市、各种理财产品的丰富和各种宣传手段使普通民众的理财意识逐渐提高,导致了部分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使不少的居民存款有活期化的趋势。以居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与股市变化关联分析为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存款活期化与同期股市变化相关性较强。

3.2、企业存款的变化

近年来,大量新增信贷转化成为了企业存款,这意味着大部分企业对当前经济运行的判断并不乐观,除了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之外,还缺乏有效的实业投资机会,所以为数很多的企业可能选择“持币观望”。另外,许多调查也发现。企业存款增加的“蛋糕”更多地被大企业所获得,因为不少的商业银行为了达到一定的存贷款规模,提高市场的份额,基本仅仅关注于大企业或者政府项目上,这就可能对小企业融资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加剧了我国众多小企业由于资产少、规模小等限制而面临严重的“融资难”等金融困境,忽视了小企业对我国经济的重要影响,加剧了我国企业“两极分化”的不利局面。

3.3、农业存款的变化

农业存款主要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镇企业等组织的存款。农业存款之所以能够涨势喜人,这是因为财政金融支持农业的派生结果。另一方面,农业贷款的增幅和增速明显小于农业存款的增幅和增速,这说明目前农业的投资仍缺乏有效的项目,我国市场基础设施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4、财政、机关团体存款的变化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步伐逐步推进,近些年来,机关团体存款余额一般都小于财政存款,仅在某几年有过改善。这一方面原因可能是有一定数额的财政拨款没有及时地被分派到需要的项目当中,甚至有可能出现了某些“隐性”挪用行为,从而降低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面临巨大资金缺口压力之下,各职能部门可能会更多求助于预算外收入的支撑,甚至引起各种“真假”乱收费的抬头。

4、贷款结构的变化

4.1、贷款期限变化

贷款结构变化中最明显的应当属于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所占的比例。从1994年至2005年短期贷款的比例逐渐降低,中长期贷款比例逐渐走高;而2006年以后,贷款增速继续回落,这说明货币政策对贷款总量增长的调控效果开始显现,但贷款增长的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中长期贷款的增长势头并未从本质上减弱;到了2010年后,短期贷款比例逐渐地增加,中长期贷款比例随之逐渐回落。这说明了货币政策对贷款总量的调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按照这种趋势下去,在未来的时间里,短期贷款的地位会更加明显。

4.2、对自然人的贷款变化

对自然人的贷款主要表现在住房贷款和其他消费贷款。在贷款各个种类的变化中,最显著的是对自然人的贷款。以前一提到贷款,主要就是借钱给企业,用于支持企业的生产、流动资金贷款等等,而现在,个人贷款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这从本质上来说也是观念上的突破。但占个人消费贷款较大比例的住房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存在着抵押资产贬值的风险和贷款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仍需要更好的解决办法。

5、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通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收入来源、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上升、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缓慢等片面做大传统业务。而对商业银行的基本建设而言,贷款的需求必然会长期存在,并且,贷款的增长可能出现持续增加。另外,住房、汽车等个人消费贷款的不断升温也对银行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起到重要的影响,如果对贷款的风险没有全面细致地评估,后果不堪设想。同时,银行的资金缺乏流动性,而且风险有向长期化发展的趋势,这是不利于金融机构资产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对银行而言,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其核心竞争力是有限的,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做大做强,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当务之急,商业银行机构应当密切地关注存贷比与存贷差,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掌控收益和流动性等。应当深刻地意识到,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不是一条线的各自扩张,而需要考虑综合业务的全面发展,相互平衡。在调整商业银行的存贷款结构时,不仅存贷比不能降低,存贷差也不能进一步扩大。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度,将其始终控制在一定的可接受的范围内,收益预期仍将是积极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当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大力开拓不消耗或少消耗资本的新型业务和新的服务,来保障商业银行资本充足、贷款质量良好、利润增长的可持续的稳健发展。

6、结语

在未来,为了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仍会持续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将会继续的增加,低碳金融的理念不断在被倡导,高附加值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不断出现,现代服务业迅速地发展等等。由此而引发的金融服务需求,必定会大幅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把握时机,要主动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加大对这些成长性较快、利润增长较快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快调整自身的存贷结构。

参考文献:

[1]朱异.从银行存贷款结构变化看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J].现代商业, 2008(33):8.

[2]吕涛.我国银行业存贷款结构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3X): 82-84.

作者简介:

樊静,1979.5,汉,女,河北涉县人,中级经济师,本科,工作单位:广发银行新乡分行,研究方向:金融经济。

上一篇:浅析微博在微时代的经济推动力 下一篇:小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