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证热”现象的博弈分析

时间:2022-08-30 06:09:50

对于“考证热”现象的博弈分析

[摘要]文章将信号博弈模型运用于“考证热”现象的分析之中。在招聘方无法区别大学生人才的类型,却知道一系列成本的前提上,大学生根据招聘方给出的薪酬策略,选择自己的行动方案,同时招聘方也根据贝叶斯法则修正后的后验概率来做出判断,构成了招聘方和大学生之间的信号博弈。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动态分析考证成本等变量变化下,所带来的招聘双方策略的改变。最后文章也分析了“考证热”现象出现的原因,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信号博弈;分离均衡;动态分析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signaling game model in the "Certificate Craze" phenomenon. College students choose the action according to the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when the recruiter can’t tell the types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know a series of costs.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posteriori probability which is modified by Bayes’ rules, the recruitment makes a judgment. Then a signaling game between employers and college students just forms. Based on those, the article analyzes a change between two sides with some variables changing like research costs。Finally,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 of “Certificate Craze” phenomenon and gives advice.

一.“考证热”现象描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高校连年扩招使毕业生人数剧增而就业机会并未相应地增加,在这种形势下,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大学生们心目中的择业“通行证”。大批在校生在学好专业知识之余,纷纷加入到考证大军中。

二.信号博弈模型介绍

2.1.模型定义

是研究具有信息传递特征的信号机制的一般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前面阶段博弈方的行为常常具有反映、传递信息的作用,因此信号传递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主要内容之一。

2.2.基本特征和博弈顺序

有两个参与人,i=1,2,参与人1称为信号发送者(因为他发出信号),参与人2称为信号接收者(因为他接收信号),参与人1的类型是私人信息,参与人2的类型是公共信息(即只有一个类型)。当参与人1发出信号时,他预测到参与人2将根据他发出的信号修正对自己类型的判断,因而选择一个最优类型依存信号战略;参与人2知道参与人1选择的是给定类型和考虑信息效应情况下的最优战略,使用贝叶斯法则修正对参与人1的类型的判断,选择最优行动。

三.分析“考证热”现象

3.1符号说明

(1)θ来表示应聘者的类型:θ=0表示普通人才;θ=1表示优秀人才;

(2)大学生应聘者发出证书信号记为e,在这里e为非负实数, 即e≥0;

(3)C(θ,e):类型θ的应聘者在获得证书e时的成本:优秀人才为,普通人才为,且>;

(4) y(θ,e) 为类型为θ的应聘者的边际产出,且;

(5)应聘者的机会成本为:普通人才:;优秀人才为;

3.2模型构建

招聘方的最终目的是:将优秀人才留在公司,将普通人才剥离出去。

所以目标薪酬条件如下:对于不考取证书的人:由于企业无法区分优秀与普通人才,统一给予基本工资w;对于考取证书的人:w(c,r)=w +r*y(θ,e)

>+|θ=1 (1)

其中r是应聘者得到额外工资的分配率,也就是他为用人单位带来的收益中有多大比例被自己所得,且人才的r是相同的。有上述(2)可以导出

由于招聘方知道普通人才和优秀人才的机会成本,从实际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将基本工资W界定于二者机会成本之间,即

根据上述假设,并将(1)带入(3),化简后可以得到:

3.3模型论证与结论

这里(3)给出了r的范围,我们可以找出这样一个r使得(3)成立。根据信号博弈理论:招聘方在[],招聘方选择不同的基本工资,对应的()的临界点也会不同。大学生应聘者会根据招聘方给出薪酬策略,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可分以下情况:

情况一:优秀人才对应优秀人才薪酬;普通人才对应普通人才薪酬:

招聘方获得先验概率:

P(c=|θ=1)=1P(c=|θ=0)=0;P(c=0|θ=0)=0P(c=0|θ=0)=1

根据贝叶斯法则,用人单位对先验概率进行修正,得到后验概率:

P(θ=1|c=)==1

P(θ=0|c=0)==1 P(θ=1|c=0)=0

情况一下的结论:

该模型下的均衡博弈点是:优秀人才考取证书,招聘方雇用应聘者,后验概率P(θ=1|c=)=1;普通人才的应聘者不考取证书,招聘方不雇用应聘者,后验概率P(θ=0|c=0)=1;这个均衡称为分离均衡。

情况二:优秀人才对应优秀人才薪酬;普通人才存在撒谎,选择优秀人才的薪酬:

情况二说明:实际情况中,普通人才只要有利可图,便会说谎,说自己是优秀人才企业便会招聘该说谎者,这种情况下,普通人才也就有了考取证书的动机。

3.4动态分析

设优秀人才的考证成本和机会成本总和为Y,普通人才的考证和机会成本总和为P,且Y

情况二出现条件是:综合上述关系可以得出条件为:即可满足。

企业认为模型中确定的A薪酬不合理,选择逐步下调A,到下一次招聘时,随着市场中考证人数的不断增加,考取证书的成本有两种变化:P上升或者P下降。在假定招聘方的基本工资W不变的情形下:

P下降时:(1)当P下降却依然大于B时:企业在这段时间中依然会招聘到普通人才,因为普通人才说谎自己是优秀人才依然有利可图,即,这时,企业方会选择继续下调A薪酬;(2)当P下降到普通人才考证无论说谎与诚实,都会使得收益小于基本工资,普通人才不去考证,企业只招聘到优秀人才;

(3)当然,随着A和P的下调,在出现一次之后,可能再次出现且的情形,这时普通人才又会继续选择考证,给招聘方带来区分困难;

P上升:一般的证书规律是,随着考试人数不断加大,考试难度也会随之增加,考试的通过率以及考试费用和考证成本一般而言会随着增加,即P上升。(P、Y都会上升都是考证成本)这时公司可以不用调节B的薪酬大小当W不变,出现下列情况时:。普通人才考取证书后,即使撒谎获得的收益依然小于基本工资W,则不会考取证书。由于Y

四.分析原因

由上述模型分析论证可以看出,在动态的变化下,企业想依靠简单的薪酬数字来区分优秀人才和普通人才是不可能的.结合了以上模型分析和相关信息,我们认为“考证热”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为以下几点:

1.信息不对称:我们认为,信息不对称的意思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2.学历的认可度:目前的就业形势是,简单的一纸毕业证书很难满足多元化的公司需求,也就是说学历不再是衡量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了。

3.虚假宣传的误导: 在我们团队的大学生求职认识的调研报告中,多数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认为本科生的薪酬待遇还是很丰厚的,在许多“百万年薪”光环下的金领职业证书,更是成为了众多大学生追捧的焦点。

五.建议与对策

面对考证热现象,我们建议以下几方面的人能做出相应的措施:

1.大学生本身:大学生要在课余时间之中,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广泛的信息搜集同时尽可能的结合自己的所学,来锁定考证目标,使得证书能够使用更多层面的需求,这样不仅节约了资源,还能有更大的几率被招聘方所认可。

2.招聘的用人单位:要降低对于证书信号的作用,在招聘员工时不能仅凭证书有否来决定薪酬。我们建议招聘方在录用人才的过程中,能够更加重视笔试和面试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比重,同时在试用期之中,提出多样化的问题来考验录用者的能力,来综合评判一个人是否适合该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康忠伟.大学生“考证热”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

[2]罗冰.薪酬与考证热现象的博弈机理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6,06:24-26.

[3]许嘉平.博弈论在企业薪酬决策中的应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02:82-85.

[4]潘云华,陈勃.高校考证热的生成逻辑――博弈论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1,04:71-74.

作者简介

王朝阳(1993.5―),男,汉族,籍贯:河南邯郸县,学历:本科,在读单位:东南大学数学系,职称:学生,研究方向:统计。

朱瑶(1992.12―),男,满族,籍贯: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学历:本科,在读单位:东南大学数学系,职称:学生,研究方向:统计。

刘蔚南(1993.6―),男,汉族,籍贯:重庆沙坪坝区,学历:本科,在读单位:东南大学数学系,职称:学生,研究方向:统计。

沈斌,东南大学数学系讲师.

上一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企业资本运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