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分析

时间:2022-08-30 06:01:5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本文提出了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应突出适应性、职业性和发展性三大要求,厘清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又从理论教学内容专题化、实践教学基地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与教学方法多样化、考核体系过程化与综合化等四个方面着手改革,积极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

1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1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结合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依据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同时又重点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目标要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以及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现状,切实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自我发展的和谐性等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既要突显“工学结合”的必要性又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2符合企业行业要求,充分体现专业化、职业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结合结合

“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标”的高职教育方针,“基础”课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现代企业的实际与社会需要的趋势,秉承“育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为首,贴近学生,贴近企业,注重职业”的教育理念,开展“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教学运行模式,加大力度进行课程改革。重在培养符合企业行业需求的具有良好的道德与法律素养、精深的职业技能、扎实的专业素质、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3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结合

树立以人文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而“以人为本”思想运用到“基础”课教学,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自由与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紧密联系学生的成长成才,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需求,积极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体的身心和谐发展。

2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基本建构

2.1注重精化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学内容专题化与一线化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积极实行“注重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的教学内容专题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专题化既要立足于教材、教学计划,又要关注学科重点问题和社会时政热点;每一个专题自成体系,独立成篇,有利于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主要面向的就是企业生产建设和服务管理一线,因此,“基础”课按照“一线化”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求,结合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育、治国理政理念教育、职业道德法制教育以及创业创新思想教育。

2.2依托德育基地,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基础”课自身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理论教学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把知识内化成自身行动行为的准则和标尺;而实践教学效果的实现,则需要借助于德育基地平台充分验证和践行理论知识,真正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高职院校建立的德育基地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业实践基地、法律实践基地以及素质拓展实践基地等等。学生通过基地的切身体验学习,既提升了品格修养、增长了才华学问,又锻炼了意志毅力、加强了自我约束,进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心。思政课与德育基地的积极联系,促使理论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更加有针对性和吸引力。

2.3拓展教学空间,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与教学方法多样化

拓展教学方法空间就是要扬弃传统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启发性、参与性、双向互动、注重实效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实实现教学目标。“基础”课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积极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而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贴近学生实际,要探究剖析社会热点,要运用生动的语言、新颖的事例、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思考,活跃课堂氛围。因此,思政课教师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将参与式、讨论式、演讲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项目式和朋辈引领式教学法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础”课教学的运行还需要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文字组合起来,制作电子教学课件,开展教学活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知,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4改革考试形式,实现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基础”课考核评价方式是将过程性考核与综合性考核有机结合起来,既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其中,课程考试占60%(考勤、课堂表现、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占20%;课内实践教考核学占10%(论文、演讲、辩论等)主要考核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和基本能力素质的掌握情况;校内实践教学考核占10%,(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参观感想等)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转化情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注重了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认知考核和思想行为考核相结合。实践证明,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社政[2006]16号.

[2]邹宏秋.高职院校专题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展望———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

作者:李春双 单位: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

上一篇:现代简约风格室内设计与色彩特征分析 下一篇:高校服装设计与服饰图案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