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

时间:2022-08-30 05:35:54

坚持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

摘 要: 有效的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从多媒体的运用、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达到“用数学”的目的,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进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效性

新世纪呼唤具有学习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新一代,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的话,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这块前沿阵地上,能否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与他们的潜能相应的发展,是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的体现。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中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标,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接受型教学等薄弱环节的情况,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讲究方法,锐意改革,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一、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愉快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只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改进,更是教学观念的一次革命,因为它始终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而最终实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多媒体教学有色彩鲜明、立体感强、形象直观等优点,所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这一内容时,为了使学生通过运用一一对应的概念比较物体的多少,我先在大屏幕上展示5个白皮球,又出示9个花皮球,提出问题:“谁与谁比?9个花皮球是由哪个部分组成的?”学生回答同时我只轻轻点了一下鼠标器,屏幕上就出现5条虚线把5个花皮球一一对应起来,还多出4个花皮球,再让学生看图说算理:求花皮球比白皮球多几个,也就是从9个花皮球里去掉和白皮球同样多的5个花皮球,得出就是花皮球比白皮球多的个数。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两数差的方法。又如在课件中添一些声音,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学生做对了题目,就会响起鼓掌的声音,又如可以让静止的图像动起来,如小白兔跳出来,花蝴蝶飞起来,学生仿佛在童话世界中学习数学,怎能不兴趣盎然呢?

二、自主探究——引领学生“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如在学习“年、月、日”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前请学生自己收集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片(必须有1996年、2000年、2004年),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最后得出年、月、日之间的普遍规律,即不管年份变化,有31天、30天的月份始终是固定不变的,只有2月份的天数例外。在收集时让学生收集1996年、2000年、2004年的卡片,即有意安排了平年、闰年,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不同的情况,设疑激思,让学生在思考中活动,在活动中思考。学生实际操作,自己制作一张下学期的校历,经历了知识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年、月、日的规律,建立起了知识结构,丰富了表象,活跃了思维,培养了主动探究新识的精神,同时也发展了能力。

三、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激发学生“成功欲望”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如教学“元、角、分”时,我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买东西”,让部分学生当营业员,其他同学当顾客,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说说卖的过程和买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在活动中掌握了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接着,我提问:用人民币买东西大家都会,那你们知道人民币有哪些单位?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立即得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这样,学生凭借实践活动提出的条件,通过自己的探讨,研究获得的知识,印象深,记得牢。这种由师生共同开展的双边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程度高,全班学生智力活动的潜力得到了有效的开发,从而培养了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的意识。

四、构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多边互动”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一般说来,同类型的几道题,小组成员先每人做一道,然后互相交流,让人人都得到练习的机会,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形成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整理书包”时,让小组合作,按一定的分类标准拿,结果,一个小组中,有的组员拿数学书和数学作业本,有的拿语文书和语文作业本,其余的拿非语、数书和作业本;还有的小组,有的拿大书大作业本,有的拿小书小作业本……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调动了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合作得以有效进行;若题目的答案多样,可进行合作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得到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五、紧密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用好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造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36-98,可让学生提取“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36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36+2=38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102等习题。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总之,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我们应努力营造和谐、有效的教学氛围,创造激情、高效的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国家教委基础教育.

[2]小学数学发展性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数学情境与数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叙事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