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时间:2022-08-30 05:17:58

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作者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自主性;生活化;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394-01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新课改中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运用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以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推动新课改的实施。

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把精力都放在了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上,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种教学环境之下,学生们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中一件苦差事。尤其是数学知识抽象、逻辑性强,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兴趣更是低下,缺乏学生的自主性。在新课改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做好转变,让学生在参与中去体验数学,学习数学,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意义,调动学生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数学教学工作,才能够激发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这是每一位中学数学教师所思考的问题,也是当今数学教学中噬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行知识的主动探究,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成绩较差、没有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和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缺乏兴趣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要认识到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并且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只有教师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从而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反之,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对所学知识持有厌烦的心理,在学习上带有消极、抵触的情绪,从而把学习当做是一种负担。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一定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选择最有效的途径以在最大的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

数学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许多数学知识都能够从生活中进行体验,学好数学知识有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把数学教学内容和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一定能够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在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时,最重要的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上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亲身经历,只有学生自己体验过的,他们的印象才最深刻,也更加容易融入到情境当中。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生活阅历、兴趣爱好、数学水平、认知情况等等,通过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带领学生自觉走进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并且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切圆》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上课了,教师拿着一块三角形布头走进教师,教师告诉学生,自己要裁剪出一块尽可能大的圆形布娃娃头像,请学生们帮助老师解决这一难题!同学们一听,都争先恐后、想法设法的"帮"老师解决难题,从而激发学生解决如何画出三角形内切圆这一目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新知背景中,积极思考,点燃智慧的火花,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产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由于有学生自己的参与,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改中倡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取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要让学生学会合作,通过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学习上单独依靠一个人所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合作,通过大家的合力,才有助于我们在知识的长河中不断前行。因此,在授课时,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更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有所提高。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包办代替一切事情,为了让学生有所提高,教师就要学好适当的放手,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他们会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受到启发,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最终在合作中获取知识。

例如,在学习第二章《统计》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合作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统计,并做出统计表,如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本班学生最喜欢的一本书、学校旁边的小超市最畅销的小商品等等。在这项调查中如果单独依靠一位同学去完成就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学生们能够主动参与活动,而且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迈上新的台阶。

上一篇:红砖厝里的皇家秘辛 下一篇:开笔添智 人生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