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休闲体育项目开设现状研究

时间:2022-08-30 04:57:59

普通高校休闲体育项目开设现状研究

摘 要: 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全国28个省、直辖市共90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关于休闲体育项目开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所有休闲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均不超过20%,有了发生、发展的趋势,但还未形成主流;排在前五位的项目依次为:三人篮球、类、五人足球、台球、户外运动;、台球、垂钓等项目纳入高校体育的内容值得商榷;攀岩、高尔夫、保龄球等项目资金投入过大,舍本逐末,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休闲体育项目 开设现状

1.引言

近年来,休闲体育几乎成了一种时尚,使得高校体育项目不断增多,可是大学生的体质却一年不如一年。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1]绝大部分高校体育课仅仅开设两年,甚至有的高校只开设一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高校的教师资源,传授健康知识,开设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项目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就普通高校休闲体育项目的开设现状做相关调查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设项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北京体育大学高访学者、在职攻读体育硕士生和博士生共113人为调查对象,对全国28个省、直辖市共90所普通高校休闲体育项目开设现状进行调查。

2.2研究方法

2.2.1专家调查法。自制问卷并经过效度检验,共调查专家13人,针对问卷的设计与所要研究的问题,回答“非常适合”和“比较适合”的占87%,2人选“一般”,没有选择“不太适合”和“不适合”的。

2.2.2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13份,回收102份,回收率90.3%,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88.2%。

3.结果与分析

3.1休闲体育概念的界定

关于休闲体育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一个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的定义。类似的名称还有“闲暇体育”、“余暇体育”、“娱乐体育”等,但“休闲体育”一词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休闲体育振兴协会”认为:休闲体育,并不是特指体育运动项目中休闲性强的项目。而是不管什么体育运动项目,只要把它作为一种休闲体育运动,从而达到欢欣鼓舞、身心快乐、心情开朗、消除疲劳等休闲体育的目的的,都可以称之为休闲体育。[2]孔垂辉分析前人对休闲体育的种种认识,将其定义为:“休闲体育不仅要含有时间、活动内容,而且更应该带着一种自觉创造、自由、积极的主观态度去参与、去体验。因此,休闲体育是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最佳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人们不受限于活动的严格规定,积极追求内在的体验,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3]由此可见,休闲体育并不特指某些运动项目,它强调内在感受,即精神第一。本研究列出的休闲体育项目是通过查阅文献,在高校中曾经或正在开设的称为休闲体育的项目。

3.2普通高校休闲体育项目开设情况分析

对全国90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高校已经开设的休闲体育项目约有12个,几乎所有的休闲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均不超过20%。三人篮球居首位(刚好达到20%),其次是类项目(占15.6%)、五人足球(12.2%),台球、户外运动均占11.1%,攀岩、高尔夫、沙排、登山、保龄球、沙足、垂钓等项目均在10%以下。表明休闲体育项目已跻身高校体育课堂,有了发生、发展的趋势,但还未形成主流。

3.2.1、台球、垂钓等项目纳入高校体育的内容值得商榷。1989年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4]可见,体育最本质的核心和基础在于强筋骨,亦即增强体质,离开这一点,别的属性也就不存在了。

当今高校体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体育项目开设得五花八门,往往以教授科目为主,而忽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一些休闲项目诸如、台球、垂钓也堂而皇之地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号称“运动之母”的田径项目由于枯燥乏味,不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已退居三线。张洪潭认为:“单纯的脑力活动不在体育其列,麻将不是体育运动。”[5]一个体育项目的开设,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教师特长、学校的特色、项目的时尚性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最本质因素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台球、垂钓等项目身体活动极少,与体育的本质不符合,纳入高校体育的内容值得商榷。

3.2.2攀岩、高尔夫、保龄球等项目资金投入过大,舍本逐末。攀岩、高尔夫、保龄球等项目固然是好项目,但是在普通高校开设这样的选修课未免舍本逐末。学生连基本的手臂、腿部力量都不具备,拿什么攀岩?高尔夫、保龄球都属于贵族运动,一方面是因为场地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另一方面社会上都是贵族在玩这些项目。但试问:每千人中能有几个贵族呢?学校体育应该顾全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并为其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服务,而不是只为极少一部分人服务。何况学生的体质没有跟上来,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什么项目都练不好,这是肯定的。学校不能一味地讲资金投入、讲硬件设施,其实并非资金投入越多越好,早有先人教育我们:钱要用在刀刃上。要看利用率,受益人群,否则将造成资金、资源的极大浪费。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所有休闲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均不超过20%,还未形成高校体育主流。排在前五位的项目依次是:三人篮球、类、五人足球、台球、户外运动。

4.1.2、台球、垂钓等项目纳入高校体育的内容值得商榷;攀岩、高尔夫、保龄球等项目资金投入过大,舍本逐末。

4.2建议

4.2.1把握体育本质,慎重考虑休闲体育项目。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而休闲体育,强调内在感受,即精神第一。大部分休闲体育项目身体活动不多,锻炼价值不高;少数项目如三人篮球、五人足球根本就还是球类项目,不过变了个游戏方法;还有一部分项目如登山、漂流要考虑学生的安全和结合学校的地理条件;攀岩、高尔夫、保龄球等项目资金投入过大,等等。在高校本来学生能上的体育课时数就很有限,因而开设这类课程的时候要把握好体育的本质,不要一味地求新、求异而忘记根本。

4.2.2设置体育必修项目,为终身体育服务,当今许多高校,学生一进校就开始选修体育项目,其选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于这些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一些难度大、晒太阳、练习起来累、考试不易通过的项目成了学生排除选课的主要因素。在高校传授学生健康知识,培养其体育锻炼习惯,让他们把1~2个项目作为终身体育项目,是很必要的。而像田径、游泳、健美操、太极拳、球类等项目都是锻炼价值极高且很易开展的项目,适宜作为体育必修项目。

4.2.3课内外结合,扶持学生体育社团。体育社团能更加充分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能力,施展学生的才华。休闲体育项目更适宜以体育社团形式开展,但要做好安全工作。体育社团是大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兴趣的自由发展、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提供了广阔天地。它不仅是学生自我主体的需要,而且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学校应扶持体育社团,培养社团骨干,开展各项活动。

参考文献:

[1]群体司.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EB/OL].,2011-09-02.

[2]蔡宝兴,叶佳梅.休闲体育概念辨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0,14(4):65.

[3]孔垂辉.体育核心期刊休闲体育论文研究的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39.

[4]赵雅琴,吕旭涛.我国体育本质研究综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2):64.

[5]张洪潭.从体育的本质看体育教学[J].体育与科学,2008,29(2):82.

上一篇: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建构高校学习型图书馆的探... 下一篇:来自学生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