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盘活”初中音乐课堂

时间:2022-08-30 04:41:14

如何“盘活”初中音乐课堂

初中音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是一门很有特色的课程,特色就在于表现形式较为轻松而具有趣味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放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发展,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音乐知识并不是只为娱乐,而是有必要学习理论知识。在音乐教学中既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要让学生接受必要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这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是理想的音乐课堂。初中的学生,其生理、心理发展最为迅速,是一个成长的高峰期,而其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也是处于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悉的过渡时间,可塑性较大,所以,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殊时期,对他们进行合理的音乐教育,而不能像小学生的音乐教育那样活泼,也不能过多运用游戏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也不能像高中生那样运用过于严肃的教学方式。研究初中音乐教育更为艰难。

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对兴趣的热爱,我们还是以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为主要目标,这是学习音乐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多积累教学经验,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方式,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喜欢音乐学习。

一、从音乐的背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还是决定了他们心理不稳定,对新的事物感觉好奇,可能很多事情都会产生无意注意,所以注意力容易分散,但这也是一个优点,对新鲜事物好奇是一种求知欲强烈的表现,所以,我们一定要在音乐课堂上尽量满足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教唱《啊,朋友》这首歌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下这首歌的背景,先给学生播放南斯拉夫电影《桥》的片断,这个电影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全世界反法西斯的场景,看到了这和大战的深远意义,再让学生回想一下,大家以前还看过类似这样的电影,这样的电影能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通过电影的欣赏,对这首歌也产生深入地了解,他们在学习时也格外集中注意力,效果颇佳,这样的课堂会给他们产生深刻的印象。

二、设置情境,通过讲解加深对歌曲理解

在音乐教学时,设置一定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长。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境界,让他们在音乐的气氛中学习音乐。比如,在英文歌曲《欢乐颂》的教学时,先介绍这首歌的作者贝多芬,让学生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与艰苦的创作过程,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更多知识,然后大家把所获取的知识进行讨论分离,了解了这首歌创作的背景,学生的脑海中产生了遥远的画面,也会被这些古典的欧洲金曲所吸引,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得到了美的享受。

三、发挥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的必要技术之一,可以运用多媒体把音乐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比如歌曲《南泥湾》《松花江上》等,都是我国优秀的革命传统歌曲,描述了我们的伟大民族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无情打击,让我国每个优秀儿女都记住这段中国历史。在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与之有关的抗战纪录片,那一幅幅真实的画面与场景触动着每一个学生,把收藏的老照片制作成幻灯片给学生播放,学生从中受到了鼓舞,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们在唱歌时表现出坚定的神情。实践证明,这一堂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在以后的音乐活动中,学生每每唱起这首歌,都会充满豪情,大多学生也会选择这样充满爱国热情的歌曲。通过唱与表演,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音乐的认识也上了一个台阶。

总之,使初中音乐教学活起来,就是让学生以活的思维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为了把音乐课上“活”,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在教学内容上,我根据教学标准,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学习,加深他们对音乐的印象,让音乐课堂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课堂。音乐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情境法、诱导法、提问法、比赛法、探究法等等有趣味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学习音乐,在互动中增强学习效果。盘活音乐教学重在我们音乐教师,首先在一个好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吃透新课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动学生学习。

上一篇:也说“写作教学的误区” 下一篇:传承中华武术需要培养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