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在欧洲的坎坷经历

时间:2022-08-30 03:59:38

现代数学是从欧洲起源的。但奇怪的是。我们今天看来非常普通的负数却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难以为欧洲人所接受。

公元275年,数学家丢盘把负数解的方程说成是“荒谬的东西”。16世纪德国最伟大的代数学家史替费尔也同样把负数称为“荒谬”。法国的韦达则完全不要负数。遇到负数就一律舍去。答案是0。

直到1637年,法国的笛卡儿发明解析几何。创建了坐标概念,负数才得到实际的解释,欧洲人才对负数的意义有了真实的领悟。但是,笛卡儿也只部分地接受了负数。还是把负数当假数。直到19世纪,在摩尔根等人的眼里,负数仍然是“荒谬”的。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负数在中国却受到了热烈欢迎。《九章算术》方程章中结合方程术介绍了正负数。正负数的实际意义从文字上说明,则如:进、买、收、盈、余、强等为正,出、卖、付、不足、弱等为负。

为什么会这样?有学者认为,这可能与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差异有关。

无论东西方,都将数学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西方人的逻辑是这样的:1表示有一个,2表示有两个,0表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已经是最少了,而负数比零还小,也就是说,比“什么都没有”还少,这怎么可能呢?

由于找不到负数在现实世界中的原型。西方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不接受负数。这对于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顺利地接受并广泛使用负数的中国人来说。真是不可思议。与负数有关的事,在现实世界中比比皆是:出、卖、付、不足、弱等。这不都是负数的原型吗?

为什么西方人看不到这些,中国人就很容易地看到了呢?这是因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蒙住了他们的眼睛。西方人看世界很直接,看到的都是一个一个的东西――哲学上称之为“物”,这都很好数。手指头不够用脚趾头都行;而中国人看世界却喜欢拐弯抹角,看到的是“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哲学上称之为“事”,根本没法数。

在中国人看来,世界首先是一个“事”的世界,其次才是一个“物”的世界,这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正好相反:在西方人看来,世界首先是一个“物”的世界,其次才是一个“事”的世界。“出、卖、付、不足、弱”这些被中国人看在眼里的负数原型,都不是“物”,而是“事”。西方人没法接受也就情有可原了。

选自《大科技・百科探索》

上一篇:现代情书技巧 下一篇:麦克亨利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