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体育兴趣

时间:2022-08-29 11:03:08

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体育兴趣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时刻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是中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女生进入高中阶段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渐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其生理和心理在不断地向成熟发展。为适应新时期高中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对如何提高高中女生的体育兴趣,我不断探索和实践。

一、影响女生体育兴趣的主观因素

1、在生理方面,此时期高中女生身体形态发展已不断完善,这一阶段她们的皮下脂肪增厚,但仍保留青春期的一些特点,既发展的不平衡和不稳定。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相互关系更为完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明显提高了。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迅速发展,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

2、在心理方面,高中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锻炼积极性不高等等。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看,女学生一般比较喜爱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优美动作,通常女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项目。教师可适当安排自由体操、艺术体操、舞蹈等节奏和韵律性强的运动项目,提高难度和要求,使女生的韵律感、协调感和柔韧性得到发展。女生具有力量较弱、胆小害怕等弱点,做跳箱支撑跳跃等动作常常失败而且会由于失败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在做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时,教师要根据女生的特点,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如讲支撑跳跃这一内容时,应将技术教学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将分解教学和整体教学结合起来,并给学生讲清保护、帮助的方法。学生掌握了分解动作后,再由教师给学生做一个轻松流畅、完整正确的示范动作,用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其恐惧心理。这时再指导学生练习完整的支撑跳跃动作时,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掌握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女生往往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低,有时信心不足,容易产生自卑感,不如男学生那么大胆果断,在体育课上表现出来的惰性较大,意志品质也较弱。

通过实践教学我发现,高中女生体育课的内容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身体锻炼。宜围绕发展其运动器官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向。在组织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发扬她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启发,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舍弃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情绪高涨、兴致盎然,增强其求知欲和练习的勇气。此外,还应当利用室内的理论课,强化她们的全民健身意识,提高上体育课的积极性。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她们对体育的再认识,如保健养生之道,体育课为什么改成体育与健康等等,特别是终身体育对人生的意义等,让学生充分了解现在体育课与时展的关系、现代体育对祖国建设的作用、现代体育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手段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

一节课如果教法组织的好,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了解了高中女生身心理特点,教师应当结合大多数女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上注意教材之间的搭配,突出重点,使她们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技术和练习方法,把单个枯燥无味的练习巧妙地加以组合进行练习。女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最不喜欢的是田径等。对此,在安排教材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积极性进行调整,而不能以单一传统的方式来安排教学内容,最好的方法是进行选项教学。因为选项教学最大的特点是立足于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未来,符合高中女生自身和社会的需要,立足于她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2、在组织教学方法上也应该采用多变、多样、多层次、多渠道进行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以充分地提高她们的智能,消除她们的惰性,培养主动积极学习的习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同时也要发挥女中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3、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住,而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让她们自主学习。

三、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学习是提高兴趣的因素之一

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使她们的参与意识得到积极提高,使她们在轻松愉快、人际关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并在形成良好意识行为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因此在教学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多用激励的语言。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不会到会,这期间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并且问题还会出现反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失败时要及时帮助找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的每个意图、每句话学生都能很快理解并接受。有了教师与学生的这种高度和谐,教学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的兴趣不是与生就有,它是需要在一定的基础上,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

上一篇: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讨论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