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造高效生物课堂

时间:2022-08-29 09:12:0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造高效生物课堂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笔者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践,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真情对待学生,尊重爱护学生

真情对待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第一步。真情对待学生,首先要求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感,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纽带,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源泉。教师对学生的爱往往体现在许多细微之处,比如,生物教师所授班级多,每个班的生物课时又少,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不多,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针对这种情况,每次新接手一个班级,我总是要求自己尽快熟记并能随时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学生自然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师生交往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其次,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对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感受到自尊的存在。教师尊重学生最根本的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因为某个学生学习成绩好而特别重视他,也不要因为某个学生成绩不好、纪律较差而歧视他。再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宽严适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需要老师能正确处理好“宽”与“严”的辩证关系。师爱不等于母爱,严格不等于厉害。教师成天板着个脸孔,动辄训斥,只能使学生敬而远之,甚至出现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抗。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只有当充满爱的严与表现为严的爱有机结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理解,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才有可能。

二、赏识激励学生,创设和谐氛围

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实践也证明,教学效果的优劣与课堂教学氛围的好坏高度相关。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善于赏识学生。赏识可以使学生产生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在课堂上我从不吝啬表扬的语言,不吝啬赞许的微笑。赞赏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明确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回答得真好”“你的回答很有见地”“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我就知道你会成功”;也可以是亲切而有力的动作,如点头赞同,竖起拇指表示夸奖,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赏;还可以是生动而自然的表情,如听学生讲话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学生的问题提得好或回答得好要表现出惊讶、欣喜等,这些方法穿插应用,效果显著。

此外,在课堂上优生容易得到老师的赏识,但千万不要忽略了待优生。对于行为纪律、学习成绩有待优秀的学生,我往往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赞赏鼓励,让阳光普照每个孩子的心灵。

三、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师生关系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一个教师赢得学生喜爱与尊重的主要场所也在课堂。初中阶段,生物学科往往被学生当作“副科”而不被重视,生物老师也普遍感觉“没有地位”。其实,只要我们下大力气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展现生物课无穷的魅力,就不但能使学生爱上生物课,同时使师生关系进一步优化,师生情感更加交融,打造高效课堂也就水到渠成。那么,在生物课堂上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要紧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生物学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我们要充分利用生物学科特点,在教学中注入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生物学内容,比如粮食生产、环境保护、果蔬种植、医药保健等,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体验联系起来,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气息,彰显生物学科独特的魅力,让学生领悟生物学知识的作用,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要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有机结合,能使生物课堂由静态地灌输转变为图文声像并茂地动态传播,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奥妙无穷的生物世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不断完善自我,彰显人格魅力

一方面,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传统的师生观强调的是“师道尊严”,教师在学生面前以长者自居,高高在上,学生处于被动的被支配地位,只能唯命是从,正襟危坐,这种错位的师生观无法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师生观要求我们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走进学生,聆听学生”,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活动和各种交往中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师是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要塑造别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唯有如此,教师的教育才会真正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才能深深地吸引并感染学生。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第六中学)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堂设计思考 下一篇:浅析当前村镇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