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愈三叉神经痛

时间:2022-08-29 08:47:29

如何治愈三叉神经痛

钱女士,48岁,左鼻翼旁连着下巴剧烈疼痛三个月,开始还能忍一忍,后疼痛加重,只好去医院找专家诊治,专家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经用针灸配合食疗治疗,两个月后基本不痛了。

李先生,53岁,右眼眶及太阳穴处剧烈疼痛,每次发作1分钟〜2分钟,医生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经中西医用药治疗一年均不见效果,时好时犯。后经老中医用针灸治疗三个月并配合食疗而愈。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反复发作的剧烈性疼痛,目前仍是疑难病之一。三叉神经由脑桥中部的基底发出,由半月神经节分出三个大支:第一支(眼神经支):由眶上裂进入眼眶,分布于眼球及泪腺末支出眼眶至额部的部分皮肤。第二支(上颌神经支):由卵圆孔出颅,分布于上颌及鼻腔,主干末支出眶下孔,分布于面部、眼裂以下、口裂以上的皮肤。第三支(下颌神经支):由卵圆孔出颅至颞下窝,三叉神经运动性纤维加入第三支内,支配咀嚼肌;第三支的感觉性纤维分布于下颌、舌及耳颞部。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点与诊断

典型的三叉神经痛,不难诊断,主要以三叉神经分布区范围内的剧烈、短暂、闪电样疼痛为指征。常见的多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于中年以后,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疼痛常骤然发作,无先兆,有明显的扳机点(即某些特殊部位的刺激,即可触发疼痛),多在一侧,以第二、三支较多见,一支同时出现疼痛者较少见。疼痛剧烈,呈闪电样、刀割样针刺或钻痛样,时间短暂,多数为数秒钟至一两分钟,反复发作性疼痛,可伴有面肌反射性抽搐、面红、结膜充血、流泪等。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归属于中医“颊痛”“面痛”“面游风”“齿槽风”等范畴。中医认为风、寒、火之邪为主要致病因素。高巅之上,唯风可达,易犯头面;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气血痹阻,故致面痛。

三叉神经痛辨证分型与针灸

针灸治疗本病安全,效果明显。可直接针刺病痛处,亦可辨证分型治之。常分两型:

1.阳明热盛型:颜面阵发性剧痛,如烧如灼,口渴口臭,烦躁易怒,便秘溺赤,遇风得热疼痛更甚,苔黄而少津,脉洪大或滑数。治则:清泄阳明火热,祛风通络止痛。

穴位处方:太阳穴(患侧)、四白穴(患侧)、下关穴(患侧)、足三里穴(患侧)、颊车穴(患侧)。太阳、四白、下关均为邻近取穴,旨在通调面部经络气血;配以足阳明胃经的颊车、合谷、足三里泻之可通降胃经之火热。以上穴方共组,有清泄阳明火热,祛风通络止面痛之作用。

2.风寒痹阻型:一侧面部阵发性剧痛,痛如刀割、锥刺,痛处拒按,遇寒痛甚,得热痛减,多有面部受寒因素。苔薄白,脉浮紧。治则:祛风散寒,通经止痛。

穴位处方:合谷穴(患侧)、四白穴(患侧)、太阳穴(患侧)、下关穴(患侧)。四白、太阳、下关为邻近取穴,旨在疏通面部经络气血;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可疏通面部经络气血,起祛风散寒解表、通经活络止痛之作用。

三叉神经痛患者养生与食疗方

患者首先应调整好休息与睡眠的生物钟,切忌熬夜,保持乐观情绪,勿生气更不能着急上火。自己要减轻工作、生活与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有利于本病的康复。

食疗方如下:

核桃黄酒汤:核桃仁60克,黄酒50毫升,蜂蜜适量(30毫升〜50毫升)。将核桃仁捣碎成泥加黄酒,用慢火煎5分钟〜10分钟后再加蜂蜜即可。分两次食用,可常服用。

龙眼炖鸡蛋:龙眼干100克,鸡蛋两个,白糖适量。将龙眼干捣碎,同鸡蛋加水适量炖至蛋熟,把鸡蛋剥去壳后再炖1小时,加入白糖即可食用。吃蛋喝汤,每日1剂,分两次食完,常食。

天麻炖猪脑:猪脑1个,天麻2克。将天麻研粉后,与猪脑一起加水以慢火炖1小时,去渣后吃猪脑喝汤。每日1剂,分次服完,经常食用。

当归白酒饮:当归30克,40度白酒1000毫升。将当归与酒同煮至600毫升。每次50毫升,可常饮。

元胡香附粥:元胡、香附各15克,勾藤、合欢各10克,小米100克,蜂蜜适量。将四味中药先煎汤,用纱布过滤后与小米加水再煮成粥,加蜂蜜食用。分两次服,早晚各服1次,可长期食用。

上一篇:滋补心脾的食疗佳品 下一篇:矿物质总动员之七 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