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学中词汇记忆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08-29 08:34:07

汉语国际教学中词汇记忆方法的探讨

摘要:

~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语言学习的基础就是词汇。在汉语国际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效果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一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不但自身要掌握汉语词汇知识,而且要在遵循词汇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汉语词汇的特点,不断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汉语词汇教学的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以在中国学习汉语为学习背景的外国学生为调查对象,提出适用于汉语词汇学习记忆的几种记忆策略,分别是艾宾浩斯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以及字形的记忆法。本文的特点是基于汉语词汇音、形、义三个方面的特点来选择相适应的记忆策略,给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词汇的同时提供一些有效的记忆手段,改善词汇学习过程中记忆效果不理想的现状。

关键词:词汇教学;教学法;记忆方法

引言

在汉语国际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成为连接课堂与实践操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词汇的教学也是句法和语法的基础教学,对外国学生学习好汉语有着很大的影响。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语言,怎么样可以让汉语词汇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促进有效的记忆并可以持久的停留在人脑中呢?我们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并进行词汇教学的方法创新,尤其是词汇教学中的记忆方法创新。随着近几年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汉语成了外国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首选,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对中国的文化以及汉语的学习抱有极大的兴趣。一个外国学生是否能够学好汉语的最明显表现就是可以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就像中国学生学习外语一样,一个外国学生的汉语水平的高或低,很大程度上是看学生对词汇量掌握的多与少。事实上汉语词汇教学与记忆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由于汉语是语义形的语言,所以汉语中的词汇都会有其产生的缘由,甚至是演变的过程。因此汉语词汇教学要与汉语词汇的音、形、义三个方面的特点来进行教学与记忆的方法,这更有利于记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学习效率,改善词汇教学在现状中被忽略的现实以及可以改善学习者记忆的问题。

从多年来众多学者对汉语国际教育词汇教学的研究中来看,不少学者依据汉语的自身特点和结合心理学,认知学等学科提出适用于汉语国际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词汇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学习,还要学习汉语言的文化精髓来帮助汉语词汇的记忆。汉语词汇的学习对于外国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改善提高或者是语言表达能力的灵活运用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样看来汉语国际词汇教学尤其是词汇记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在促进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规律。他证明了记忆无意义音节的速度与记忆有意义音节的速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只要在可记忆的范围内理解了所学习的知识,就可以记得很快并且准确的记忆知识,若是死记硬背那效果就会差很多。

胡明扬认为:“语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改进语汇教学,首先必须破除不同语言词语之间存在简单对应关系这种观点,要深刻认识不同语言词语在语义概括方式和范围方面的差异”,这就告诉我们词汇这个薄弱的环节已经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改进词汇教学现状刻不容缓,但具体的改进方法需要我们不断的探讨与实践。

针对现阶段汉语词汇的教学状况与记忆效果,研究中仍有需要注意的一些前提条件,在条件的限制下进行研究测试,找出汉语国际教育词汇教学与词汇记忆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就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笔者在这篇论文中简单研究了几种在词汇记忆中用到的记忆法,并付诸于实践进行检验。

(一) 汉语国际教育词汇教学中已有的教学法分析

想要搞好词汇的教学,就要根据汉语词汇自身的特点,并且运用适当有效果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目前我国从系统地产生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一直到现在,主要应用了三种教学方法,分别是:以句型训练为主的直接法;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的“结构――情景――功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还有“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我们不难看出上面提出的这三种词汇教学模式都是与语法相关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现阶段的汉语词汇教学中语法的教学占据了主要的位置而词汇本身的教学却被忽略了。近几年来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不断发展,汉语词汇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想要彻底的改变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不足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1.1直接翻译法

为什么说汉语国际教育词汇教学并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笔者认为很大原因是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直接翻译法。举一个简单的词汇例子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妈妈”这个词汇的时候,很自然会对应到英文的“mother”,虽然这样能很快明白这个词汇的意思,但是这只是停留在暂时的记忆阶段。想要真正理解不仅仅要理解词汇的意义、发音,还要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把“妈”字拆开来讲解,左边代表女性,而右边是一匹马。由瘦弱的女性来牵着马,显示出妈妈的不容易,十分辛苦。再比如说孕妇的“孕”字,学习者看这个字的第一印象是有点复杂的,如果只是翻译成“pregnant”只是能让他们互相对应词汇和意义,但是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是很差的。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把这个字分成两个部分来讲解:上面那部分像是一个女性挺着大肚子,大肚子里边有个“子”,告诉他们“子”在中国以前的时候指的是子女。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形义的结合使汉语词汇更具有吸引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向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展示出汉语学习的趣味性,不再因汉语的复杂而产生畏惧的心理。

1.2多媒体教学法

所谓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直以来被我们所熟知的,可以说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种类型的教学过程当中。它利用了计算机、投影、电视、幻灯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声音,图像等直观性的信息内若,并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模型、黑板等)方式作为基础,二者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作为现代的汉语国际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理论并且可以熟练地进行操作,依照汉语词汇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适当的结合,就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与记忆效果。

在现代的各类教学中,多媒体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课堂中去。一堂生动的多媒体课程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到知识的海洋中去。比如说在学习“西红柿炒鸡蛋”这种典型的中国菜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词汇教学。放一些图片以及带声音的动画、视频于一体来进行词汇的演示,让词汇好像拥有了生命。与此同时还可以把所学词汇的使用语境做成动画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词汇所适合运用的语境,同时还可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生动又具有趣味性的多媒体课堂往往能够给外国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理解记忆。

(二) 汉语国际教育词汇学习中相关的记忆方法

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音和义的特点,就汉语词汇来讲,它本身就是音(声旁),形(汉字的形状),义(意义)三个方面结合的整体。每一种不同语言的音形义都具有自己的特点,由此可见音、形、义是学习语言的三大要素。同样我们都要抓住汉语词汇音形义的特点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汉语的词汇是由汉字组成的,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工具,所以汉字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想要真正学好汉语就必须要学好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我们可以把汉语国际教育词汇教学法与汉语词汇音形义的特点相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关于词汇音形义的记忆策略。我们可以利用汉语词汇这样的特点来分别对音形义三方面的特点进行相关记忆法的匹配,不同的汉语词汇应当根据其特点的不同来选择适合的记忆方法。

2.1艾宾浩斯记忆法

词汇的记忆并不是一时的,即使是选择了一种适合的记忆策略但还是需要不断地重复才可以让所学的词汇达到灵活运用熟记于心。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规律就是我们最好的指导,他根据人的记忆规律,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多次重复,最终使短时记忆转化成为长久性的记忆。我们可以发现,看不到的规律也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我们需要在遗忘率最快的时候抓住时机进行有效的复习,阻止知识的遗忘。不断的重复把短时间的记忆转换成了长时间的记忆。

2.2部件教学记忆法

黄沛荣这样认为,部件是字形结构上最基本的单位,可以小至笔画,大至部首。透过部件来学习汉字,不但可以化零为整,减少学习障碍,更可以促进汉字学习的效果提升。

汉字的部件多有其自身的含义,甚至有的部件就代表了整字的含义。同时利用相同的部件可以延伸出不同的汉字,例如:“木”可以延伸出“林,森”这是根据同形的部件延伸出来的。还有同音的部件,例如:“才”延伸出“财,材”等,这一部分都有共同的声旁,根据不同的意义代表选择了不同意义的部件。这样归类对比的汉字教学也是可以加深外国学生的记忆的。

(三) 汉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分析描述

之前我们主要讲述了基于汉语词汇音形义三方面的特点而延伸出的艾宾浩斯记忆法、部件记忆法,还有一些本文没有提到的谐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这些记忆的策略都可以帮助外国学生改善记忆的现状,当然记忆并不是一时的,它还需要重复,不管运用什么样的记忆策略去帮助记忆,都需要不断地重复记忆。在适合的记忆方法的帮助下再不断的“温故”,克服人脑的遗忘,这样的记忆才是有效的永久的。对于学习汉语词汇的外国学生来说这才是最终的目标。

(四) 本次讨论的结果

外国学生在教师教授汉语词汇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去寻求适合本学习阶段的词汇记忆方法。因为他们一直以来的学习习惯与中国的学生不同。外国学生更乐于用联想记忆法、情景记忆法,这些带有趣味性的记忆法使得汉语词汇课堂变得多姿多彩,这说明在汉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外国学生更适合互动的学方式,所以提高对词汇学习的趣味性是有一定的必要的。

从该讨论的结果来看,具有趣味性的词汇学习对外国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并且随着复习次数的增加,记忆的准确率也在不断的提高。

结 语

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该更加引导学生注重汉语词汇的深层意义,不止停留在音形的记忆,更多的延伸词汇的文化部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留学生不仅仅要注重汉语词汇的记忆学习,还要不断改善自身的不足,对自己的学习记忆过程不断地进行反思,寻找更有利于自己学习记忆汉语词汇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交际中去。比如,在记忆汉语词汇时使用适合的记忆方法,例如联想法可以联系相关的实物,相关的读音,并做到定期重复的记忆。选择丰富多彩的记忆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词汇学习的乐趣并且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1,12.

[2]李双梅.试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黑龙江史志,2009,209,135.

[3]李菲菲.浅谈对外汉语中的词汇教学[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4]刘颂浩.阅读课上的词汇学习[J].世界汉语教学,1999,4.

[5]杨丹珠.对外汉字教学的现状及相应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2009,12.

[6]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上一篇:细节,破译文本意义的密码 下一篇:基于任务场景下的写作教学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