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29 08:27:49

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现实需要,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奠基。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做到: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启发主体自动

启发主体自动。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投身到学习、训练的具体行动中去。创造教育要求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引导学生自主、自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常常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例如教Could you help me, please时,我抱了个看似十分沉重的大纸箱走进教室,随口说:“The box is heavy. Who can help me?”许多学生都举手要求来帮我拿,于是我把这个纸箱交给了一位女生并问她:“Could you help me, please?”她接过纸箱便说:“Certainly”然后我又问她:“Is it heavy?” 她掂了掂纸箱的份量说:“No, it isn’t heavy. It’s light.”然后我又借机问同学们:“What’s in the box, do you know?”同学们便好奇地猜起了纸箱里的东西来。接着我如同变魔术般地从大纸箱里拿出了钱包、杯子、小刀、篮球、乒乓球、粉笔盒、苹果、香蕉、桔子等物品,并要求学生描述每样物品的颜色和形状。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用英语提供帮助和如何描述事物,同时他们也在教师创设的自由宽松的情境中感受到了学习语言的无穷乐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也在这些“似教非教”的课堂活动中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师的教学无论如何不能停留在传授、灌输书本知识上,而应当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研读、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领悟、概括、提炼,从而得到引证检验,并充实发展。陶行知指出:学生的学习、训练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二、善于设疑问难 培养求异思维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此类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教 “Why doesn’t they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我就充分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有学生说:“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lift.”(电梯坏了),也有学生说:“He wants to take more exercise, but he isn’t strong enough to go upstairs from the first floor to the last.”(他想锻炼身体,但又没有足够的力气走完所有的楼梯。)更有学生说:“Maybe the people who use the lift needn’t pay anything except at the exit of the last floor of the lift. And he doesn’t want to pay anything.”(有可能电梯顶楼的出口处有人收费,而这人不想付钱。)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我就这样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寻求所有可能的答案。

三、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培养自立探究习惯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锐意创新。例如,在语法结构教学中,学生对汉语中表示“有”的结构“there be”和“have/has”颇感疑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语言规律。可让学生搜索含有“there be”和“have/has”结构的例句。将它们分类罗列,学生的分类罗列过程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发现“there be”表示“在……有……”而“have/has”表示“拥有……”。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未来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作者单位:068350河北省丰宁县大滩学区总校)

上一篇:细谈法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作用 下一篇:奥运赛场上的美国“全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