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铁骑队:向北京出发

时间:2022-09-05 01:29:33

今年暑假,黄晓帆和他的3位校友完成了从乌鲁木齐骑行至北京的壮举。黄晓帆说:“今年刚好是新疆农业大学60周年校庆,我们想通过这次骑行活动,一方面宣传新疆农业大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传环保和倡导绿色出行。”

历时33天,行程3840公里,由黄晓帆、樊凯、李艺鹏和布勇4名新疆农业大学的学生组成的铁骑队,在7月11日这天,骑着自行车从新疆农业大学出发,经过33天的艰难跋涉,终于于8月12日到达了首都北京,完成了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本次活动的发起人黄晓帆说:“今年刚好是新疆农业大学60周年校庆,我们想通过这次骑行活动,一方面宣传新疆农业大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宣传环保和倡导绿色出行。”

“疯狂”的想法

黄晓帆是典型的90后,今年20岁,记者眼中的他,皮肤黝黑,带着一副眼镜,显得文质彬彬。但是谁能想到,这样一位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大学生,在今年6月的一天,突然向同学吐露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我要骑着自行车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去。”这句话着实把他面前的同学吓了一跳。“其实这个想法在我上高三的时候就有了。”黄晓帆说。

黄晓帆的家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他高中是在距离富蕴县190公里的北屯市一所中学上的。在北屯市上学的时候,黄晓帆习惯了骑着自行车去上学,每当周末,因为路途遥远,黄晓帆一般都是乘坐长途汽车回富蕴县。2009年上高三那年,突然有一天,黄晓帆的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骑着自行车回家。他的想法不出意料地遭到了父亲的反对,理由很简单,出于安全考虑。但是,经不住黄晓帆的软磨硬泡,他的父亲最终还是勉强答应了。于是,在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黄晓帆终于到家了。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每每跟别人提起,他的脸上总是难掩兴奋的表情。

从那以后,黄晓帆的胆子越来越大。2010年7月,刚刚参加完高考的他再一次向自己的极限发起了挑战,这一次,他和一位同学骑车从北屯市出发,经过一个星期的骑行,行程800公里,最终到达了首府乌鲁木齐。“我就是喜欢挑战自己。”对于自己的两次“疯狂”举动,黄晓帆的解释很简单。

2010年9月,黄晓帆成为了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紧张的学习之余,他喜欢和同学们一道骑着自行车去野外郊游。黄晓帆说:“毕竟都是短程的,骑着一点都不过瘾,那时我就开始谋划如何实现骑车去北京的梦想了。”2012年6月初,离7月10日放暑假的时间还有一个多月,黄晓帆终于决定,在这个暑假,去完成自己梦寐以求的夙愿。

下定决心以后,黄晓帆精心绘制了一幅招募队员的海报,并把它张贴到宿舍楼跟前的通告栏里。出乎他意料的是,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居然有30多名大学生报名参加,除了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大学的,远的甚至还有塔里木大学的。但是最终只剩下包括黄晓帆在内的5名大学生准备出征。黄晓帆说:“很多人听说要准备4000元的路费,一下子就打了退堂鼓。所以最后就剩下5个人,其实最后我们每个人只花了2000元左右。就在出发前的几天,机械交通学院的王炳森因为家中有急事不能随我们出发,这也挺遗憾的。”

7月11日,由黄晓帆作为领队,樊凯、李艺鹏和布勇所组成的新疆农业大学的4人铁骑队从新疆农业大学出发,开始了他们的漫漫征程。

艰辛的征途

“从乌鲁木齐到北京的整个33天的行程中,我们在新疆骑行了8天,甘肃14天,宁夏两天,陕西3天,河北3天。”黄晓帆说,出发的第二天,他们就遇到了高温的考验。7月12日,黄晓帆在QQ日志中写道:“6点半起床,大风让每个人一晚基本都没睡。7时10分上路,横风太大,上路就被吹倒路基下,十公里路程着实走了一个多小时。10点半到达吐鲁番,遇到了高温红色预警,45度的高温让队员们都出现了中暑现象......”

远途跋涉,不仅要考验队员们的毅力、耐力,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最重要的还要考验队员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黄晓帆说:“在路上,队员之间也会有分歧。其实我们每天骑行多远的距离都是有计划的,但是有的体力好的队员希望能够多骑一会儿,而有的队员骑行完当天计划的里程数,希望能够好好休息,以便保存体力。如果大家各骑各的,队伍势必就会散,这样就会增加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所以在出发之前,我们都商量好的,在路上一旦遇到分歧,大家就协商解决。”黄晓帆说,他是这次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他必须对队员们的安全负责。

7月16日,在二堡收费站,队员们遇到了一男一女两位来自英国伦敦的骑友,他们从伦敦出发前往北京,已经骑行了四个月。在收费站休息的时候,来自河南的几位自驾游旅游者热情的请黄晓帆他们吃哈密瓜,离开时卖瓜的老板又送了他们一个,黄晓帆说,一路上虽然艰辛,但是遇到的好心人让他们心里感到温暖。

7月18日,终于到达了星星峡,这里离甘肃不到一公里的路程,队员们都显得格外兴奋。虽然就要离开新疆了,但是他们知道,离北京的路程还依然遥远,前面的困难还会一个个接踵而至。沿着国道一路前行,一路上,在他们的身旁,一辆辆汽车呼啸而过,一些好心的司机看见他们在路边骑着自行车艰难跋涉,于是摇下车窗,对他们喊道:“小伙子们,路还远呢,骑车多累呀,上我的车吧,我捎你们一程。”听到这句话,队员们总会毫无犹豫地朝司机摆摆手,客气地说道:“谢谢你,司机师傅,不用了,我们会一直坚持骑下去的。”

“既然当初选择骑行这种方式去北京,我们就不能半途而废,这不是跟自己较劲,这是我们实现梦想的方式。”樊凯说。

7月19日下午5点,铁骑队到达了甘肃柳园,这里距离兰州1100公里。7月20日,在瓜州县,队员们再次遇到了大风天气,肆虐的狂风让他们摇摇欲倒,本来当日计划行程80公里,但是由于大风的阻挡,他们还是坚持骑到了下午7点。

7月27日,黄晓帆在QQ日志中写道:“今天从永昌到达古浪,路过武威。下午遇到大雨。明天将翻越乌鞘岭,海拔3562米,预报明天南风4~5级(逆风),期待明天的挑战。”征服乌鞘岭对队员们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樊凯说:“乌鞘岭上的温度只有8度,我们上去的时候只穿着短袖衫和短裤。冻得身体瑟瑟发抖,牙齿咯咯直响。”

7月28日,等队员们刚刚登上乌鞘岭的山顶,一场倾盆大雨就下了下来,雨越下越大,队员们不得不冒雨下山,在半山腰的工地上休息片刻后又继续前行。暴雨造成的洪水将国道上的一座桥的桥墩冲毁,全线封路,令黄晓帆他们庆幸的是,自行车还能勉强通过。等他们达到了天祝县的时候都已经全身湿透,这里距离兰州只有150公里。

“7月29日,我们终于到达兰州,甘肃是我们这次活动骑行时间最长的一个省,在甘肃骑行的14天时间里,我们骑了2100公里。4个人一共爆胎15次,住了10次帐篷,8次旅店,1次借宿。兰州距离北京大约1600公里,我们距离北京越来越近了,眼看就胜利在望。”黄晓帆说。

樊凯不是新疆人,他的家在山西省吕梁市,本来铁骑队在山西省境内骑行经过樊凯的家,眼看着自家的院子近在眼前,但是樊凯还是打消了回家的念头。“我们每天的行程都是经过精心计划的,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的私心而影响了大家的行程。”樊凯说。8月12日,他们终于到达了北京。

前所未有的收获

当记者在新疆农业大学见到黄晓帆和樊凯的时候,他们刚刚回到学校,准备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虽然离到达北京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星期,但是黄晓帆和樊凯的脸上还是难掩兴奋。黄晓帆说:“我们4个都是90后,人生阅历并不深,所以这次经历所带给我们收获是前所未有和无与伦比的。这次经历,其实最大的收获是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我们从中领悟到了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恒心和毅力才行。”

“我觉得,趁年轻,就应该勇敢地去挑战自我,去勇敢地实现梦想,只有这样做,等你老的时候,你回首从前才不会后悔。”樊凯说。

采访结束的时候,记者跟黄晓帆和樊凯在新疆农业大学的校门口告别,这里曾是他们这次骑行活动的起点。站在那里,仿佛让人又回到了7月11日那天,眼前出现了4个戴着头盔的年轻人,他们骑着载着行囊的自行车朝着梦想的地方前行……

黄晓帆说:“我们4个都是90后,人生阅历并不深,所以这次经历所带给我们收获是前所未有和无与伦比的。这次经历,其实最大的收获是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我们从中领悟到了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恒心和毅力才行。”

上一篇:中荷之间的任务贸易 下一篇:略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