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铁路基层站段物资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时间:2022-08-29 06:11:07

论铁路基层站段物资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铁路基层站段的物料成本占总运营成本的比重很大,物资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成效决定着企业盈亏目标的实现,必须客观分析物资管理水平的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不足,抓住影响物资费用的重要环节,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有力推进节约型企业的建设。

【关键词】物资管理;精细化管理;节支降耗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经营管理模式是实现铁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落实铁路局市场主体地位,实施盈亏总额考核,这既赋予了各个铁路局更大的经营自,又是更大的压力和责任。作为铁路基层站段,我们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整体经营意识,实施精细化管理,合理控制支出,真正把钱花在最急需、最必须的地方。物料成本是企业运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物资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成效决定着企业的盈亏,必须正确分析物资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抓住影响物资采购和供应费用的重要环节,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效能监督,有力地推进节约型企业的建设,保证盈亏目标的实现。

一、基层站段物资管理的现状,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1)制定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明确了物资采购预算、审

批、执行等办法,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个别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制度执行力度大打折扣,个人行为游离于规则之外,难免出现种种违规现象。(2)很多部门以“零库存”管理物资,“零库存”把库存减少到最低点,为了提高资产的周转速度,提高资产使用率。有的业务人员认为现代市场物资丰富,随需随买,随买随用,这就形成了采购、用料的无序无计划,致使某些物资的消耗规律难以掌握。(3)铁路企业重要的生产物资实行统一管理、定点采购,在基层站段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除了按要求必须集中采购的物资外,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如信息化生产设备、电脑耗材、应用软件及技术服务支持、生产用电料等各种零小配件,诸如此类物资使用越来越普遍,占用成本比例也越来越大,因为没有统一采购的制度规定,很多部门利用这些品名规避“统一采购”目录,市场上对这些物资的供应极为丰富,控制起来很有难度,有些站段部门利用此类物品发票调节成本,甚至违反财经纪律。(4)基层站段制度上已经明确了不同物资的管理部门,虽然大部门物资已经归口管理,但仍然存在个人采购行为。非物资部门介入采购现象普遍存在,在站段机关很多职能部门都根据自己的管理需要采购物资。(5)各车间、各职能部门信息沟通不畅,通常是职能管理部门采买好物料发放到各个车间,而不是通过“自下而上”由用料车间上报计划,再由采购部门根据需要、按照市场规律采办,这就形成了采购的物品不适用现场需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6)各部门建立了物资管理台帐,可台账登记不及时、不规范,不是有账无物就是有物无账,形成了不必要的费用支出。(7)就物资管理技术层面而言,机关职能部门可以做到微机操作,但操作系统不统一,更没有实现网络化操作。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急需快速推进。(8)站段在《成本计划管理办法》中明确各部门自控成本支出限额,这只是在总额上加以控制,具体支出时采取直列成本的方式,不论是物资管理部门还是财务部门,都不控制或者监督采购的物品,物资管理基础极其薄弱。

二、站段提高物资管理水平的途径

1.细化物资规章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制度是对追求个人利益的规范和限制,制度如果没有执行力的保证,就失去了意义。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我们必须做好如下三点:一是由专门的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或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梳理,对已经陈旧老化不符合现有管理体制的进行删除更新,对约束不明确、存在“盲区”执行困难的条款,进行细化明确。二是防止制度的执行“走程序”,受现实利益的驱动,有些人办事对自己有好处就执行,没利益就推三阻四,要防止规则流于形式,就必须强化监督考核机制,使制度执行的质量和成效得到真正落实。三是制度的制定要注重现实性,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度不能脱离实际的业务需要泛泛而谈,要满足实际需求、切实管用,对可能发生的特殊事项要例外考虑,要有原则性也不乏灵活性。

2.强化财务监督职能,坚持从源治理原则。精细化物资管理,是为了实现节支降耗、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对基层站段来说,这些费用都要通过财务部门核算报销,财务部门在其中的责任极为重大,所以财务部门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物资管理工作。首先要深入车间现场,真正掌握现场作业的物料备品需求和资产管理现状,科学测定能耗指数,完善费用标准体系,对不同部门不同季节需要采购的物资、数量做到心中有数,从源头上防范“超计划、乱花钱”的情况发生。其次要克服“老好人思想”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细管理、节支降耗可能要影响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可能一时难以得到理解和支持,财务人员必然要面对一定的压力,这就要克服怕得罪人的思想,秉公办事、从大局出发、不谋私利,在具体工作中,就需要财务人员加强沟通技巧,主动征求领导意见,在领导的支持下开展工作。

3.加强物资归口管理,界定使用管理责权。各职能管理部门由于各自的管理需要,为车间配备物品,但是不能各自为战,必须有统一的调配部门,归口由物资管理部门集中采购、发放,相关部门加以配合,清晰界定管理使用的权责。加强对各类电子产品、耗材、电料等零小配件的归口管理,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加强对消耗性电子产品的出入库管理,建立严格的材料消耗核算制度,从而杜绝各单位利用这些材料品名调剂成本的现象发生。

4.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物资管理技术水平。可以说现有物资管理水平的低下,重要的原因是管理手段的落后,没有统一的管理操作软件,即使铁道部已经开发出了应用程序,也因为物管人员年龄结构普遍老化,知识水平有限、素质不高得不到推广。基层站段的很多车间物资管理台账登记杂乱,甚至不进行登记,车间主任根本不了解自己的资产状况,这样的管理状况很难科学地管理分析资产的使用效率和能耗规律。首先,现在网络的普及为物资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开发出统一、实用的系统,我们的物资管理必须现代化、信息化。其次,要快速提高物资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新老更替、淘汰落后作为激励手段,增强这些人员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加强站段、车间、班组等基础生产单元物管水平,完善班组核算与成本责任体系建设,努力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种种浪费现象。

5.加强物资管理效能监督。从基层站段生产成本来看,物资价值占总成本支出比例近四分之一,细化物资管理、节约成本是基层站段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要真正把这些意识渗透到企业职工的血液中,使之变成自觉的行为,任重而道远,必须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手段,才能建立起长效的制度体系。首先形成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组织,各车间职工参与监督的物资效能监督体系,通过正确分析物资管理的各项环节,分析影响物资采购、保管、供应的重要过程,使物管工作更加规范、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手段更加完善、执行程序更加流畅,保证物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有力推进节约型企业建设。其次规范物资采购计划,严格物资请购手续,对各种请购计划进行审核,对临时性物资采购也要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保证各种物资采购都在监控的范围内。

总之,创造经营效益是企业的本质和根本目的,铁路基层站段物资管理的现状还不太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组织需要,要确立铁路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深入挖掘既有资产潜力,精细化物资管理是必然要求,这样既可以确保供应到位,又能保证物资供应的质量和降低消耗成本,进而促进铁路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梁铁军.精细管理节支降耗.河北企业.2007(2)

[2]贾英杰.对物资管理中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措施的综合论述.价值工程.2010(27)

[3]华艳春.企业优化物资管理降低成本费用策略研究.经营管理

者.2011(5)

[4]周国学.如何降低生产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成本.铁路采购与物

流.2011(7)

上一篇: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下一篇:企业绩效管理中常见问题与应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