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传统民居门楼浅析

时间:2022-08-29 05:38:54

徐州传统民居门楼浅析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徐州传统民居门楼的主要类型、特点.

关键词:传统民居门楼 类型 特点

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其大门入口,所以在聚落环境中,大门是一座民居个性表现的最重要的环节,大门的规格、形式、色彩、装饰可具体反映出户主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是“门第”高低的标志。因此,门除了具有供出入的物质功能外,同时还具有标志与象征作用,在封建的古代社会后者往往更明显和重要。大门又是建筑最主要的部分,所以门的形象就必然担负起多方面的作用,这样单靠门本身的变现力就不够了,就要对门进行包装,这种包装具体表现在门楼上。

传统门楼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产生而产生,历史悠久,为了显示地位和等级,先民创造了多种类型的门楼,这些门楼构件相当复杂,主要有门楼、门洞、大门(门扇)、门框、腰枋、余塞板、走马板等。徐州地区传统民居门楼大的分类主要有一下三种类型。

1 简约而中庸和谐的宅门楼

宅门楼即是屋宇式大门,基本是一座建筑,可以是单间,也可以是三间或五间,进深一般为五架,这样的门屋的前后檐皆有一定的空间,前面可停留、避雨,后面可以供仆役进行值勤等活动。这种门式多与庭院的倒座房屋联建,形成临街巷的立面构图。徐州传统民居这种宅门楼又分为三种:

1.1单独建造的类似北京四合院的如意门,明显的三段式,门头装饰较多。这种门楼墀头突出,门楼屋脊和后座屋脊断开,单独处理,或者将门楼檐口高于倒座,而屋脊和倒座平齐。装饰上则充分体现“和顺”中庸一面。墀头的最上面使用三层或五层盘头。在盘头的做法上充分反映徐州民居南北融合的特点,最下层混砖比南方的托混厚,其上为南方的仰混,如为五盘头,则仰混太多,为避免重复第二层用北方炉口代替,故炉头下面做成曲面,最上为靴头砖,南北方做法在苏北地区门楼的盘头上做到了天衣无缝的融合。盘头之下为兜肚,多带有浮雕,浮雕构图端庄,内容为先民祈求吉祥的图案,如代表长寿的鹤、鹿、松;代表子孙兴旺的葡萄、石榴等。兜肚之下为上舟,使用青砖砌筑,做工精细,多为磨砖对缝,采用“狗子咬”摆砌方式,也有采用“马莲对”摆砌方式的。少数门楼有下碱,下碱的三面贴烧制大砖,大砖上饰以浮雕。门扇多为木质,其表面装饰处理方式有三种:第一种门扇外封铁皮,铁皮上钉门钉;第二种如果门扇没有外包材料也没有雕刻的,则在两扇门上书写对联;第三种门匾刷漆,多刷黑漆,饰红色边框。

1.2类似苏南地区的将军门,这种门式多和倒座相连,大门装修设在中间,划分为上中下槛及门框、抱柱、余塞板等。中间安板门两扇,有门簪,门扇两侧有大抱鼓石,多用于大户人家或富裕人家。

1.3墙门。墙门已安装用于临街建筑,一般为单开间,在檐桁下装饰两扇或四扇板门,门两侧做出腿子墙或墀头,其形式多样。墙门亦可以做成两层,下面为墙门,中间设月梁,上托栏板支窗。

华丽而张扬的墙垣门楼

墙垣式门从院子外面看为墙,墙上掏门洞,从院子内看则为半个门楼,或者更简单一些有撑拱支撑着檐桁,门楼也就一界进深。撑拱有两根枋平行设置,其上雕刻有精美的卷草纹。墙垣式门多为砖细门楼,进入大门之后是一个小天井,檐口造型复杂,从上到下分为猫儿头(花边、沟头瓦、滴水瓦)望砖、仿木椽子、靴头砖、仰混、托混、仿木头拱、兜肚。全部为清水砖作,甚是工整。门洞为方形,其上为和墙同宽的木板,承载门洞上的荷载。门框为立口,门洞上角为装饰物或为木质云头,或为砖雕刻的凤凰牡丹等吉祥如意的图案。

以淮为底以吴为表的垂花门楼

徐州地区收到南北文化的影响,其门楼也表现出了“淮风吴韵”,主要变现在徐州居民门楼走马板狭长,衬托出门扉的高竣,变现为淮风;余塞板略窄于门扉,折射出门扉的秀丽,表现为吴韵。二门还有一种类似于北方垂花门的,只是两侧都有墙体,中柱镶砌在墙中,前后出挑一界,梁端做悬鱼。两条鲜货的鲤鱼倒托于短柱之下,活灵活现。门罩上雕刻忍冬卷草纹。门扇上的装饰显示了主人的品味,便显出室主的财力、家世的繁衍、文化素养的高低,甚至还能看出室主的爱好和性格。

结语

作为民居出入口的标志,徐州传统民居门楼不仅造型多样,而且其顶部门罩还有使用功能。宽大的门罩,可以为主人遮挡阳光,还能在下雨天遮挡雨水,防止浸湿门罩下方的结构。按照老传统,民居门楼都有固定制式。俗话说“门当户对”,古人从一户人家门楼的外观,就可以辨识其家庭背景情况。所以,这些门楼藏品,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李国华,祝靓.徐州古民及其文化特点[J].徐州继续教育学报,2001.

上一篇: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转让价格的确定 下一篇:浅谈政府主导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