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各类抗菌药物配伍稳定性问题探讨

时间:2022-08-29 05:31:19

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各类抗菌药物配伍稳定性问题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各类抗菌药物配伍的稳定性问题。方法:使用微粒分析仪对常用中药注射液与各类抗菌药物配伍后的微粒数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穿琥宁注射液在和头孢曲松、硫酸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洛美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硫酸妥布霉素、氯霉素进行配伍后,出现药液浑浊,并有沉淀生成;清开灵注射液在和青霉素G、硫酸妥布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妥布霉素、硫酸小诺霉素进行配伍后,出现药液浑浊,并有沉淀生成;双黄连粉针在和乳酸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氯霉素、硫酸妥布霉素、青霉素G、硫酸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钠进行配伍后,出现药液浑浊,并有沉淀生成;丹参注射液在和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氯霉素、培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盐酸洛美沙星进行配伍后,出现药液浑浊,并有沉淀生成;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和青霉素G、头孢哌酮钠进行配伍后,出现药液浑浊,并有沉淀生成,这些常用中药注射剂和抗生素配伍前后在微粒数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抗菌药物; 配伍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R28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149-02

目前,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研制,很多已经投入临床使用,但是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中药注射剂由于成分比较复杂,在和很多抗菌药物进行配伍使用时都会出现稳定性的改变[1]。本文使用微粒分析仪对常用中药注射液与各类抗菌药物配伍后的微粒数变化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穿琥宁注射液(山东益健药业,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44167)、清开灵注射液(河南神农制药厂药业,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20033183)、双黄连注射液(哈尔滨中药二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10940044)、丹参注射液(昆明兴中制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53020576)、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河南福森药业,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56061)和不同抗生素头孢曲松(海南新世通制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20058127)、硫酸环丙沙星(山东华鲁制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7022105)、硫酸庆大霉素(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1021700)、盐酸洛美沙星(常州兰陵制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0980008)、氧氟沙星(福建天泉药业,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33282)、氟罗沙星(成都力思特制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63287)、培氟沙星(四川奇力药业,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50289)、青霉素G(河北华日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44205)、盐酸林可霉素(武汉福星生物药业,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4202080)、硫酸妥布霉素(江苏华阳制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2020918)、硫酸小诺霉素(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2024116)、氨苄西林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3020926)、乳酸环丙沙星(无锡制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66260)、氯霉素(山西太原药业,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4021962)、盐酸左氧氟沙星(辰欣药业,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466461)、头孢哌酮钠(商丘市金马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41022040)。

1.2 方法

对这些中药注射剂和各种抗菌药物进行配伍实验,用智能微粒监测仪对配伍前后的微粒数目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将穿琥宁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20 ml置于20 ℃~23 ℃环境中,和各种抗生素注射液20 ml进行配伍,混合后5 min取1 ml按照不溶物微粒检查法对配伍前后的微粒数进行记录,每一样品测定5次,取平均值[2]。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穿琥宁注射液

穿琥宁注射液在和头孢曲松、硫酸环丙沙星、硫酸庆大霉素、盐酸洛美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培氟沙星、硫酸妥布霉素、氯霉素进行配伍后,出现药液浑浊,并有沉淀生成,配伍前后在微粒数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清开灵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在和青霉素G、硫酸妥布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小诺霉素进行配伍后,出现药液浑浊,并有沉淀生成,配伍前后在微粒数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双黄连注射液

双黄连注射液在和乳酸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氯霉素、硫酸妥布霉素、青霉素G、硫酸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钠进行配伍后,出现药液浑浊,并有沉淀生成,配伍前后在微粒数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丹参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在和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氯霉素、培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盐酸洛美沙星进行配伍后,出现药液浑浊,并有沉淀生成,配伍前后在微粒数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在和青霉素G、头孢哌酮钠进行配伍后,出现药液浑浊,并有沉淀生成,配伍前后在微粒数目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中药注射剂为一种我国独有的中药新剂型,其具有临床功效独特和临床生物利用度高以及临床作用迅速的显著特点,在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抢救临床急危、重症上有重要的使用价值,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并已经显现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文献[3]报道,截至2005年12月,国家已经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已经达到了109种,并且其中已经有4个品种被收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但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在临床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4],通过总结发现,这些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原因除了因为中药注射剂的本身复杂的成分(中药注射剂中常含有皂苷、酶、鞣质和角质蛋白等一些大分子物质)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之外,还和中药注射剂与和其他药物输液进行配伍后,特别是一些抗菌药物进行配伍后由于稳定性的变化而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有比较大的关联。由于中药注射液的本身成分复杂,同时制备工艺也不同,在和抗菌药物进行配伍时就很容易出现凝聚和沉淀发生。本文通过实验对常用中药注射液和各类抗菌药物在配伍前后的微粒数目进行研究,发现中药注射液在和抗菌药物配伍后,稳定性会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常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因为中药注射剂成分比较复杂,不要盲目的和各类抗菌药物进行配伍使用。

参考文献

[1]庞玉娜.11种中药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配伍稳定性[J].中外健康文摘,2012,9(5):87-89.

[2]赵永新,徐乃焕,吴碧桃.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其他针剂的配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9):550-551.

[3]邵雪峰,方士年,李义珍.几种中药注射剂与常用输液的配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11):671-674.

[4]李文杰,尹晓飞,范雪亮.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各类抗菌药物配伍稳定性问题分析[J].中国药业,2011,20(22):99-100.

(收稿日期:2013-05-27) (编辑:韩珊珊)

上一篇:2例蝶窦、斜坡区曲菌脓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MRI在脊柱损伤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