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与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9 05:15:15

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与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与化疗疗效关系。方法 对本院自 2010年 8月至2012年 8月收治的 5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 G显带常规技术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 异常核型 21例 (36.2%),非 M3患者均按照 MRC标准将预后分为优良、中、差 3组 ,给予患者 CAG或者 TA方案化疗 , M3患者缓解率明显优于非 M3患者 , P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化疗

随着白血病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及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 急性白血病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 然而复发、老年、骨髓增生低下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 患者治疗难度较大且化疗中并发症较多 , 严重影响患者康复 , 同时缓解率较低[1]。因此探讨提高缓解率的有效方法对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 染色体核型对治疗方法、化疗反应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作者对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0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自 2010年 8月至 2012年 8月收治的5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男30例, 女28例, 年龄21~82岁 ,平均 49.2岁。所有患者均在知情下参与研究 ,依据患者骨髓象、血常规、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AML特异相关融合基因检测、细胞化学染色等检查 ,依据 FAB分型:其中M05例, M 13例, M 24例, M 321例, M 46例, M 56例, M 611例, M72例。

1. 2 细胞遗传学分析 取骨髓液 5~6 ml, 加入肝素抗凝 , 对有核细胞计数后采用短期培养法或者直接培养法制备染色体 , 参照 (1~2)×10 6/ml进行 , 同时采用常规 R现代技术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观察每例患者 20~30个中期细胞 , 依照

《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 ( ISCN2005) 》对核型进行描述 , 若出现 3个细胞丢失相同染色体或者 2个以上细胞出现同样染色体重构或者增加可视为异常克隆。对于一些难以判定标准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辅助证实[3]

1. 3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 (0.15 mg/kg)或者全反式维甲酸 (20~25 mg/m 2)诱导缓解 , 1次 /d, 给予联合(。)

高白细胞血症患者吡喃阿霉素药物治疗;本次研究患者中 , 60岁以下 35例 , 采用 TA方案:前三天采用吡喃阿霉素 20 mg/m2治疗 , 前 7天采用 100~150 mg/m 2治疗。60岁以上患者 23例患者采用 CAG诱导方案:第 1~4天使用阿克拉霉素 14mg/m2, 第 1~14天采用阿糖胞苷 10 mg/m 2联合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200 μg/m2治疗。

2. 3 TA方案中, 核型优良组患者缓解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 , P

3 讨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抑制性较大疾病 , 在治疗初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诱导缓解 , 同时对疾病危险度进行准确判断 , 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诱导方案有助于提高缓解率 , 延长患者的生命。染色体核型是对预后判断的重要因素 , 同时也是治疗方案确立的关键因素 , 因此深入研究染色体核型与化疗、预后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相较其他蒽环类药物 , 吡喃阿霉素的多药耐药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同时减少用药时的不良反应 , 且药物对心脏的毒副作用较小 , 值得推广使用。因此采用 TA治疗有助于患者病症的缓解, 在治疗核型优良患者中可使用。而 CAG方案能够诱导非增殖周期或者耐药白血病细胞死亡 , 因此在预后中等组、差组及初始原发老年患者及增生性患者的治疗中具

有显著疗效。因此 , 对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研究 , 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很有必要。

本次研究显示 , 核型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不同 , 核型优良组患者采用 TA方案治疗 , 缓解率更高 , 而差组患者采用 CAG方案治疗具有较高缓解率 , 因此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染色体核型给予适当的手术方式, 提高缓解率。患者首次治疗缓解后, 应立即进行骨髓移植, 避免耽搁治疗。

参考文献

[1]马海珍. 阿糖胞擀 +阿克拉霉素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与染色体核型关系 .兰州大学学报 , 2010, 36(3):61.

[2]仇海荣 . 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研究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2009,17(1):8.

[3]刘蓓 . 22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核型与化疗疗效分析 .基础医学与临床 , 2010,30(1):80.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经验 下一篇:宫腔粘连在非孕期的超声特点及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