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乡镇人口现状研究

时间:2022-08-29 04:41:50

重庆乡镇人口现状研究

摘 要:本文分析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得知该镇人口总量呈低速稳定增长的趋势,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人口增长存在潜在压力,已进入多子化和老龄化社会,需要高度关注。

关键词:人口现状;人口发展;问题;建议

人口是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人口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截止2011年11月,重庆市常住人口为2884.62万人,拥有较大比重的城镇人口。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万州区余家镇人口现状为例,来分析在人口发展过程中,该如何应对这一系列的问题。

一、人口现状

余家镇,位于万州区,共有人口58407人,农村人口5.46万人,占总人口的93.49%。

(一)人口总数和人口密度

截止2011年11月,全镇有人口58407人。比2000年的33543人,增加24864人,增幅42.57%。全镇幅员面积35.59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421.47人,为人口密集区。与2000年相比,每平方公里增加131.43人。

(二)户数与户量

截止2010年11月,本镇有17843户,平均每户3.27人。与2000年相比,增加8314户,平均每户减少0.25人。总户数增加而户量减小,说明本镇家庭规模逐渐变小。

(三)人口变动

2009年余家镇出生婴儿376人,人口出生率为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全镇总人口中,常住居民1.5万人,常年外出务工的有3088人,其中包括大部分的农村人口。

(四)年龄状况

从各年龄组性别结构分析,0岁至14岁人口为0.81万人,占总人口24.11%,15岁至64岁人口为2.28万人,占总人口67.86%,64岁以上人口0.26万人,占总人口7.74%。

(五)性别状况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余家镇拥有男性1.76万,女性1.60万人,男女比为1.1。0岁至14岁的男性0.43万人,女性0.38万人,男女比为1.3;15岁至64岁的男性1.19万人,女性1.09万人,男女比为1.1;64岁以上的男性0.13万人,女性0.13万人,男女比为1。

二、存在的问题

在人口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会凸显出来,余家镇亦如此。

(一)人口增长潜在压力

该镇人口增长潜在压力主要表现为:一是本镇已进入到多子化社会和老龄化社会;二是育龄妇女比重持续上升,且独生子女进入婚育期,二胎的出生比例将有所增加;三是本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增大。

(二)出生婴儿性别比扩大

该镇2009年出生婴儿376人,人口出生率为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出生婴儿性别比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每个家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男女偏爱现象,这种思想会成为出生婴儿性别比扩大的主要因素。

(三)男女不平等

该镇多数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重要决定则为男女共同商量而定。除此之外,家庭重男轻女比较严重,大部分育龄妇女喜欢男孩多于女孩,堕胎率间接上升,影响了人口质量和男女出生婴儿比。

(四)适龄儿童受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小学、初中留级制度被取消。学生不愿主动学习,无法同化和适应初中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内容,对学习没有期望值。部分15岁左右的学生辍学呆在家里当啃老族,这部分人中男孩占了大半比例。

(五)青壮年就业

现阶段青壮年就业的方向主要是本地与外地,但是选择去外地打工者比例略高。大部分劳动力外出主要给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和老人的抚养问题带来问题,且外出人员就业缺乏一定的保障。

(六)外来人口

该镇属于外来人口较多的乡镇,因此应重视此问题。虽然外来人口加了快城市化进程,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但是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对城市的公共服务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增加本地居民的就业压力。[1]

三、解决方法

为了解决余家镇存在的不同人口问题,本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原则,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人口增加压力问题

1.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行现行的各项计划生育政策。

2.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3.加强流动人口的监控和服务,使流动人口迁入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初生婴儿比问题

1.深入分析引起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原因,严格生育行为的管理和服务,杜绝非法胎儿性别鉴定。

2.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在各方面有所保障。

3.提高家长受教育程度,提升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认知。

(三)男女不平等问题

1.男女不平等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在男性的放权和认可。

2.女性要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一味的依靠男性只会让自己更懦弱,让男性瞧不起自己。

3.男性也应该尊重女性,从思想深处改变自己,接受并认可女性的努力,为男女平等贡献主要力量。

(四)适龄儿童受教育问题

1.作为受教育一方,本人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意识,主动学习主动接受主流文化。

2.家长应提高自己的素质,鼓励子女受到更多教育。

3.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关注,让孩子主动学习。

(五)青壮年就业问题

1.千方百计扩大本区域内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2.合理有序地引导劳动力的流动,促使劳动力实现区域间平衡,最大限度地保证就业。

3.鼓励青壮年不断学习,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六)外来人口问题

1.深入分析本镇人口结构和企业发展状况,合理有序的引导人口流动,将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挥。

2.给外来人口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让他们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免除后顾之忧。[2](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古学斌 阮曾媛琪.《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01.

[2] 张桂蓉.《人口社会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2.

[3]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6.P40.

上一篇:浅析90后青少年生活态度独特性及其成因 下一篇:从同性恋和社会性别角度来谈谈性别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