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做70分的懒家长

时间:2022-08-29 02:42:10

如果满分是100分,那么中国的家长肯定会朝着满分努力、前进,甚至还希望创造101分的纪录。可家长100分的付出,在孩子身上能收到100分的效果吗?显然没有,家长给孩子盛饭、喂饭,全然没想到养成了小家伙懒得动手甚至懒得咀嚼的习惯;因为家长过于细心,孩子也因此稍不如意就撇起嘴来哭;因为事事替孩子考虑好了,他一遇事就会指望家长;因为家长从小就是孩子最亲密的玩伴,他慢慢变得自私、胆小、霸道,也不合群……

家长的尽心尽力是个错误?

自从外孙女莎莎出世后,我便和女儿一起,像中国绝大多数母亲、奶奶、姥姥一样,开始了新的“工作”:阅读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在某些地方用红笔画上记号;每天严格按照育儿食谱,为宝贝精心准备既科学又美味的食物;准时收看天气预报,添加或减少她的衣服;稍大一点的时候,每晚给她讲一个又一个故事,直到她安然入眠;再大一点的时候,负责接送她去幼儿园……

有了孩子的女人,要把所有的时间节约出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女儿真是这样做的,我们作为隔辈亲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一次我们带外孙女去吃批萨,她大口吃着,我眼睁睁看着希望她能主动“奖赏”一块给她辛劳的妈妈和姥姥,可她吃得旁若无人、心安理得,眼里、嘴里只有可口炸大虾、奶油汤。再看看周围,一家一家的,大吃大喝的多是孩子,观看的多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些家长心平气和、毫无怨言。老伴说得对,在中国,家长出门办事都舍不得坐出租车,可只要带孩子出门,哪怕再近都会打车。孩子顾不得家长,不怪孩子,怪我们没有让她有这个意识。

父母、长辈也需要关心

看着餐厅里理所当然、独自大吃特吃的孩子,我就会想,他知道父母长辈的一片苦心吗?看着舒舒服服坐在出租车里的孩子,我也会想,他知道父母每天挤公交车上下班的辛苦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更是轻易不舍得打车。

我想起女儿小时候我们的状态,女儿是1980年生的,虽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但我从不娇惯她。我跟女儿商量,我们要让外孙女知道家长的喜怒哀乐,知道我们的辛苦和病痛,知道父母长辈也需要关心。

后来,我们真的用了一些策略,比如,女儿一有头疼脑热就嚷嚷,还会让外孙女莎莎端茶送水、拿吃的;女儿也不做默默奉献的妈妈了,时常还会偷懒什么的。周末的早上她睡懒觉,如果外孙女起得早,就早饭自理,吃一点面包和已经熬好的粥。偶尔,外孙女要在周末参加活动,需要女儿早起去送,女儿拍拍她的小脑袋,发点儿“牢骚”:“哎呀,为了你,妈妈又少睡了一个懒觉。”外孙女也会搂着妈妈懂事地回答:“那我把最好吃的糖果分几颗给你,谢谢妈妈。”

周末,孩子来我家,如果我腰酸背痛,就会让她帮着按摩几下;即便她什么都不做,眼巴巴地守在我身边,最起码也能让她产生哪怕一点点担忧和关心。父母长辈并非在乎孩子的回报,但是要让孩子明白,不能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当然。

让孩子自己找玩伴

外孙女小时候,我和女儿总是轮番陪着她,一度她有点孤僻,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我们商量,让孩子自己寻找玩伴。小区里有很多小朋友,我们向孩子描述外面美好的景象,譬如绿绿的草地、欢快的小朋友、各种各样的游戏……这些,都能勾起她的兴趣和打消她对陌生孩子的警惕。她和其他孩子见面后,女儿通常坐在一边,不会陪着她玩:“妈妈累了,想休息了,你自己和小朋友玩吧。”外孙女只能自己找小朋友玩了,很快就融入其间。这一点,开始时我和老伴做得不太好,在反思和自我要求之后,我们也渐渐做到了,就是不时刻盯着孩子、护着孩子了。

如果跟小朋友有了什么矛盾,我们也让她自己去解决,不然游戏就不能进行了,小小的人儿慢慢也学会想办法了,比如跟小朋友谈条件,你把布娃娃贡献出来,那我就把小沙包拿出来,两个小朋友皆大欢喜。无形之中,原本自私的孩子学会了分享。

妈妈姥姥不是全职保姆

70分的家长,一定是个“懒”家长。实际上,“懒”家长比“勤”家长更加费心劳神,更加辛苦受累。让孩子自己做事,在许多情况下,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麻烦,因为孩子往往会“帮倒忙”。

在实施懒家长计划前,要事先计划好。譬如,要让孩子跟大人分床,夜里就要多起来给她盖被子;孩子自己吃饭,开始会撒得到处都是,就得多洗衣、擦桌、拖地板;孩子自己洗澡肯定会搞得“水漫金山”,我们就得“大禹治水”……

先从吃饭上改造孩子。这一点,我们和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统一行动,只是简单地通知她吃饭,然后我们自顾自地扒起自己的饭菜。孩子见我们没有像过去那样帮她盛好饭,闹起了“罢食”。我对她说:“你已经4岁了,应该自己盛饭、吃饭。来,姥姥给你盛饭,你看姥姥是怎么做的,下次自己做。”在我的示范下,外孙女学会了盛饭,没多久,我们再也不用为她的就餐问题烦心了,吃饭是自己的事,家长不会管她。女儿告诉我,周末的早晨,她不想早早起床,就对外孙女说,“妈妈想睡一会儿,你自己到冰箱里拿酸奶和面包吃吧。”她不但吃完了,还拿了一份给妈妈。看来,不一定你对孩子付出越多,孩子就回报越多,有时候懒一点,孩子反而成长得更快!

培养外孙女穿衣,是我们想出的好办法,那个周末接她来我家,我和老伴将自己坚持收看天气预报的工作就转交给外孙女了,让她根据天气变化告诉家人添加或减少衣服,也让她准备自己的衣服。她回家后,每天电话问她,她可负责任呢。

睡觉是教育莎莎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她从小不是和我们就是和爸妈同床睡,每天晚上都要讲故事至少一小时。后来,女儿女婿为她布置了一个温馨的、她喜欢的小卧室,她看着故事书或听着磁带就可以自己入睡了。

家长们的这些做法,要完全统一,不能爸妈一个主张,隔代的长辈又一个主张,孩子会无所适从。我们家坚持得很好。

莎莎成了幼儿园里的小明星,老师的评价是自理能力强。女儿应邀到幼儿园传授教育心得,总结莎莎的“成绩”:1岁零4个月,自己吃饭;2岁时就把她送进幼儿园日托班,中午不接回家;2岁半时,就要让她自己刷牙、洗脸、洗脚;3岁时,就要让她自己穿衣、脱衣、系鞋带、洗手绢;4岁时,就让她单独睡一个房间,早上自己叠被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孩子跌倒了家长就不用扶她,让她自己站起来,收拾家务时还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在场的家长惊讶不已,一些妈妈甚至认为我女儿是个不太称职的妈妈。女儿微笑着说:“我不能用100分的标准来给自己打分,衣食住行是孩子自己的事,妈妈不是全职保姆!奶奶姥姥也不是。”

《金色年代》温馨提示70分的家长是成功的

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说,依赖本身滋生懒惰、精神松懈,不善于独立思考,易为他人左右等弱点,处处为孩子包办代替,是个获满分的家长,但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他们的“爱”就像一面双刃刀,弄疼了自己,也害了孩子!

做个成功的70分的家长,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到“身懒心不

懒”。通过谈话、讲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2.善于创造和把握机会。创造让孩子独立做事的环境,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有信心和耐心。不要担心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添麻烦帮倒忙;对孩子多表扬、多鼓励,少埋怨、少指责,循循善诱,促其进步。

4.不要让孩子带着情绪转变。从100%的爱到70%的爱,这部分缺失的爱会让孩子不适应,产生情绪。要想办法让孩子扭转“他们不爱我了”的稚嫩想法。

5.和孩子一起改变。家长的一切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说话的方式、饮食习惯、待人接物的模式都会影响到孩子。懒家长只是有意识地不再包办代替,但是表率作用不能懒,比如房间整理打扫干净、干工作认认真真等,因为身教重于言传。

上一篇: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发展趋势的博弈分析 下一篇:浦东苑――凯健国际的第二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