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时间:2022-08-29 10:56:56

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循环经济是从工业可持续发展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理念。它要求在获取利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遵循资源利用减量化、产品再使用、废弃物再循环的“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追求的是“三低一高”(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

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应放在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上。2003年,我国部分重要矿产的供需缺口已分别达到:石油0.97亿吨,铁矿石2.6亿吨,锰矿石286万吨,铬铁矿178万吨,铜267万吨,氧化铝561万吨,镍10万吨,钾肥700万吨。矿产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

未来10―2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各种资源特别是大宗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将进一步增长,我国将面临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矿产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预测到2020年,几种大宗矿产的供需缺口将分别高达:石油3.5亿吨,铁矿石5.13亿吨原矿(折合富矿2.92亿吨),锰矿710万吨成品矿,铬铁矿350万吨,铜308万吨,氧化铝800万吨,镍10万吨,钾肥缺口600万吨。如何尽快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显得非常重要。

出于对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的考虑,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制定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原则。经过近30年的努力攻关,特别是由于最近十多年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其中废钢的回收率为40%;废旧有色金属的综合回收率为27.70%;铂族和稀散元素几乎全部来源于综合利用;近1/3的硫酸原料也是由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中综合回收;有色金属综合利用占全行业产值、利税的10%。一些矿山企业对与煤伴生的瓦斯、油页岩、高岭土、高铝粘土进行综合开发,对煤矸石、粉煤灰进行加工利用。个别伴生元素回收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也很有成效。

但是,由于经济、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与利用潜力巨大的资源现状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综合利用水平仍然很低,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期,一系列经济政策未得到及时调整,在相当多的地区,乱采滥挖,采富弃贫还相当普遍、相当严重,造成对资源的严重破坏与浪费。很多矿山自然排放的五废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有的重要多金属矿床,在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尚未获得根本性解决之前,矿山就仓促上马,导致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应该集中在提高回采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上,提高生产消费各环节的资源化程度,实现矿产资源的循环使用,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并缓解资源短缺的现状,实现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容有:

1.建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审计制度,借鉴国外对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实践与政策,研究制定我国评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指标体系,明确矿产资源的产权关系,从经济和政策两个方面建立促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激励机制,提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建议。

2.支持和鼓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体系创新。以科技产业为先导,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积极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和人才。

3.提高回采率,杜绝在开采过程中的采富弃贫现象。

4.加强共伴生矿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共伴生元素的回收率。

5.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中的有用矿物,提高残矿、矿井围岩和选矿尾矿的回收利用率。

6.循环利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和废弃物。

7.盘活存量资源,加强对低品位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8.矿物生产中的环境压力评估。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资源处)

上一篇:关于内蒙古自治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实施情况... 下一篇:锐意改革 追求实效 全面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