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设计流派”系列之七 现代主义建筑

时间:2022-08-29 10:04:46

“现代艺术设计流派”系列之七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19世纪后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在50至60年代风行全世界。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色彩。其代表人物有格罗皮乌斯,柯布西埃,密斯・范・德・罗,赖特等。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德裔美国建筑师,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格罗皮乌斯1903年~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1919年任包豪斯学校校长。1928年他同勒・柯布西埃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37年定居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开始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大片幕墙由玻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展览会办公楼正面两端各有一个全玻璃幕墙的圆塔,里面的螺旋形楼梯与上下楼梯的人全部暴露出来。这些做法在后来的现代建筑中,特别是在百货商店和疗养院之类的公共建筑中广为应用。

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包豪斯校舍、剑桥伊姆品登学院,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等。包豪斯校舍被誉为现代建筑设计史上的里程碑。这座“里程碑”包括教室,礼堂、饭堂,车间等,楼内的一问问房屋面向走廊,走廊有巨大的玻璃面向阳光。格罗皮乌斯让包豪斯的校舍呈现为普普通通的四方形,尽情体现着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本身质感的优美和力度,令世人看到了20世纪建筑直线条的明朗和新材料的庄重。

格罗皮乌斯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与办法,并于40年代初和K瓦许曼合作研制了供装配用的大型预制构件和预制墙板。今天,在世界许多城市依旧可见许多格罗皮乌斯“里程碑”式样的楼宇,它们矗立在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视野中,证明着一种富有预见的思想和行动的伟大。

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 1887~1965),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1887年10月6日出生于瑞士一个钟表制造者家庭,早年学习雕刻艺术,1917年移居法国,1930年加入法国国籍,1928年参与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勒・柯布西埃1923年出版了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筑》,激烈否定19世纪以来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和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1926年,勒・柯布西埃又归纳出了“新建筑五点”: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的立面。他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是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冲击。

勒・柯布西埃在20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萨沃伊别墅是一个著名的代表作。它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的特点,其宅基为矩形,轮廓简单,像一个白色的方盒子被细柱支起。水平长窗平阔舒展,外墙光洁,无任何装饰,但光影变化丰富。内部空间复杂,如同一个精巧镂空的几何体,又好像一架复杂的机器。

勒・柯布西埃一生致力于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留下了众多的经典传世之作,如马赛公寓,朗香教堂等。柯布西埃有些设计当时不被人们接受,但这些结构和设计形式在以后被其他建筑师推广应用,如逐层退后的公寓,悬索结构的展览馆等。他在建筑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一位先行者,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为纪念这位建筑大师,他诞辰100周年时联合国曾以他的名义将那一年定名为“国际住房年”。

密斯・范・德・罗(Ludwig Mies vsnder Rohe,1886~1969),被称为20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他生于德国亚琛,幼从其父学石工,又通过绘制装饰纹样掌握了绘图技巧,但未受过正规的建筑训练。21岁时他设计了第一件作品,以娴熟的处理手法引起当时德国最著名的建筑师贝伦斯的注意,而于1908年进入贝伦斯事务所任职。1919年他开始在柏林从事建筑设计,1930年~1933年任包豪斯学校校长,1937年移居美国,1938年~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建筑系主任。

密斯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提出了“少就是多”的理念,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他设计的湖滨公寓充分展示了他不愧为科技时代的建筑天才。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ioydWrignt,1867~1959)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在大学中原来学习土木工程,后来转而从事建筑。他从19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从事建筑活动,曾经在当时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的建筑事务所工作过。

赖特开始工作的时候,正是美国工业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的时期。19世纪末的芝加哥是现代摩天大楼诞生的地点。但是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态度,他一生中设计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他早期设计的住宅建筑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被称为“草原住宅”。赖特声称他设计的建筑是有机建筑,能够反映出人的需要,场地的自然特色并且使用可利用的自然材料。其作品主要有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西班牙古根海姆美术馆等。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悬空的楼板固定在后面的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整个构思十分大胆,成为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赖特是20世纪建筑界的浪漫主义建筑师和田园诗人。

总之,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要随时展,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这种新的建筑美学,至今仍产生广泛的影响,深深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乃至于生存方式。

责编 李 曼

上一篇:彩绘人生色斑斓 下一篇:黑色陶俑的热释光年代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