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地理课程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时间:2022-08-29 09:35:19

高校人文地理课程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不仅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我国各高校对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日益重视,野外实践教学内容也逐渐丰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深入了解和分析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各专业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探寻有效的实习途径和方法,旨在最大化地提高实习效果。

一、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个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已参加过人文地理实习的本科生。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网上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96份问卷,有效问卷152份,有效回收率为77.6%。问卷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野外实习的动机、内容、效果、餐饮、实习基地的选择等方面。

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表1)。

(2)结果分析。

实习态度。学生的实习态度影响着整个实习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实习效果。表1显示65%的同学参加野外实习是为了游玩;5%的同学是为了应付学校,修学分。这样一来,实习自然就变成了一种形式(60%的同学认为实习流于形式)。所以,探寻一种有效的实习方式,提高学生实习重视度非常重要。

实习时间。87%的学生认为实习的制约因素是时间不充足,我校人文地理课程专业实习所占的课时非常少,时间太短不利于开展相应的调查和研究。为了提高野外实习的效果,适当增加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时间是有必要的,另外,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更是不可忽视。

实习指导。调查显示,在实习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同学认真思考、研究课题,大部分同学只惦记着游玩和购买特产。另外,对于“上次实习未参加调研的原因”这一多选题,多数同学回答“不知道研究方法”、“不熟悉实习地状况”、“不清楚研究内容”(见表1)。由此可见,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欠佳,同时也折射出实习指导的力度还不够。

(3)解决对策。

建设固定实习基地。由于资金和时间的限制,广州大学人文地理课程实习基地的选择具有很明显的不固定性。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可能会不利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地风俗习惯、经济建设、气候环境等各方面深入了解,还会导致实习成本(包括人力、经费和时间)和风险的增加。建设固定的实习基地相对来说会有利于实习活动的开展。

转换实习方式。从某些层面来说,之前的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是印证性、参观式实习所占比例偏高。43%的同学认为实习的内容和形式不合理,没有收获。要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广州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构想――以南雄市为例

由表1可见,就城市的性质而言,历史文化名城是学生首选的实习地点。历史文化名城跟一般的城市相比,会拥有更多的人文素材供考察。此外,从求新求异的心理出发,97%的学生不希望实习基地位于广州市内,他们想去异地探寻一些新鲜的东西。在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实习基地建设的一般原则(就近原则、典型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以对广州大学人文地理课程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做出详细的构想,同时也可以对整个实习过程做出具体的设计。

1.南雄市实习条件分析

(1)历史悠久,区位特殊。南雄是广东省韶关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2)素材多样,内容丰富。“岭南第一关”― 梅关、闻名海内外的珠玑巷、位于市区的三影古塔等都是闻名遐迩的历史古迹;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标准层之一 “南雄红层”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价值;南雄资源丰富,主要资源有矿产、森林、水力、陶土、花岗石、药材、淡水等。南雄是广东省的文明城市,素有“恐龙之乡”、“黄烟之乡”、“银杏之乡”之美誉。

(3)基础设施较好,具备相应接待能力。南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共投入市政建设资金7亿多元,市区医院、学校、市场、商场、宾馆、酒家、公园、供水、供电、文化等一批重点服务设施项目已基本完善。南雄市作为我校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基地,条件十分优越:基础设施齐全、环境好、素材丰富、距离适中(位于广东省内)、花费小(包括当地消费水平低于广州),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各种需要。

2.实习环节安排

整个人文地理野外实习过程可以称为“三阶段实习模式”,即预实习阶段、实地实习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

(1)预实习阶段。预实习阶段为外出实习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根据广州大学近年来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经验,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准备工作:①确定实习的具体时间、详细地点,落实交通、住宿、餐饮等各方面。②编写好实习指导书。③将与实习相关的所有信息在广州大学地理野外实习网络平台上,让学生尽可能提前、全面掌握野外实习的基本环境信息、部分印证性信息及实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④根据学生意愿,将他们分成小组,选出组长,确定小组研究课题。⑤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考核,并给出成绩。实习前的考核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实习基地的了解程度。

学生准备工作:①登陆地理野外实习网站或通过查询图书馆相关文献,了解实习地状况。②与同学交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和同学组成小组,写出小组工作计划。③参加预实习阶段的考核。④准备实习工具、生活用品、野外常备药品等。

预实习阶段最核心的工作是明确调查的问题,许多野外调查无功而返主要源于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2)实地实习阶段。实地实概一周的时间,它又分为两个阶段:集体考察阶段和小组考察阶段。集体考察是在实地实习的前两天由指导老师带领全部同学到实习固定地点进行基本的了解和考察。小组考察是指在集体考察后,小组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设定实习路线和地点,跟教师商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细致的考察研究,并且每天都向教师汇报情况。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并且充分发挥教师的实习指导作用。

实习内容。实习的选题内容主要有:粤北城市发展对比、南雄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南雄小城镇发展及城市化过程、市内基本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产业发展及周边农业发展、人口空间分布及迁移规律、市民风俗习惯及日常出行行为、南雄地区各种方言的形成及演化、客家村落及客家文化历史沿革、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状况、烟草种植业产业布局、珠玑和梅关历史作用、地理位置及对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当然,广州大学三个不同的地理专业研究内容或研究方法的侧重点也会不同,比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要注意GIS和RS等现代技术在实习中的运用。

实习路线。实习线路的设计一般是以景观类型的典型性、多样性与线路本身的高效性、安全性为原则。根据这些原则,结合南雄地形、土地利用等具体情况,以现存道路为基础,并在实习内容与目的的指导下,设计实习线路图。

(3)成果评价阶段。成果评价阶段是回校后一周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小组要撰写好实习报告,陈述实习成果。个人还要提交自己的实习报告、心得。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野外实习进行评价,给出成绩。由于整个实习过程是小组与个人协同的学习方式,所以其成绩也应是个人与小组成绩结合的形式,个人成绩主要包括预实习阶段的考核、实习的表现、个人的实习报告和心得。小组成绩评价采用结构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评价内容见表2。

结构性评价依据个人的表现给分,比较公平,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表2的评价过程贯穿了整个实习过程,与当今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不谋而合。这样的评价模式避免了以往重结果轻过程评价的弊端,可以监督学生重视野外实习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实习效果。

(本项目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研究项目“基于GIS的人文地理学教学模式构建(2010tjk200)”成果)

上一篇:浅谈课堂艺术在地理教学中的“绽放” 下一篇: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