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述能力

时间:2022-08-29 06:55:27

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述能力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新课改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述能力。历史教师必须担负起纠正学生认识历史的责任,帮助初中生树立起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并培养他们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事件;评述能力

由于升学压力的负担,现在很多初中生的历史学习仍然是课堂听讲加上死记硬背,这样的学习方法虽然对历史事件记得很清楚,面对一些客观题也可以应付自如,可是一旦遇到一些灵活的主观性问题,他们就会束手无策。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必须担负起纠正学生认识历史的责任,帮助初中生树立起科学正确的历史观,并培养他们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论述一下如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述能力,以推进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教会学生评述的方法,评述一定要有层次性

在初中历史课本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很多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有一些事件或者人物学生们还非常熟悉,说起来也可以滔滔不绝,可是一旦涉及到如何去评述这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很多学生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入手了。所以,很多学生就是依靠课本上那一点点简单的评论或者借助教师的课堂笔记,这样的评述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层次性,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评述能力。因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训练学生评述能力的方法。以评述历史人物为例来说,要正确而全面地评述一个历史人物,需要从三个角度来进行:

首先,明确历史人物的社会称谓,这是评述历史人物的基本要求。在课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称谓,如历史学家、军事家、民族英雄等,我们在评述这些人物时,首先就得明确他们有哪些社会称谓。比如说“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李世民是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等,一句话就可以说明这个历史人物的社会影响。

其次,简单叙述历史人物的主要经历和事迹,这是评述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结合他们的言论、行为等进行论证,所以在评述时就需要简单地把他们的事迹罗列出来。如在评价汉武帝刘彻时,就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他的事迹:政治上他颁布了推恩令,巩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他重视水利建设,派人治理黄河,还把铸币权和盐铁权都收归到中央;他在文化方面推崇儒学,设太学;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民族关系上,他派兵北伐进犯中原的匈奴;他还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关系。这样有了事实的依据,评述人物就显得更加客观有力了。

第三,说明个人对历史人物的看法,这才是评述的关键。对于这个历史人物的事迹你认为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否定?你最后得出的定论是什么?这个历史人物身上有那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这个历史人物又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教训?这些是评述一个历史人物最关键的一部分。比如说我们在指导学生评价汉武帝时,就可以这样来写:“我觉得汉武帝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西汉王朝是最繁荣的时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里加上汉武帝的主要事迹)不过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战争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他还迷信奢侈,重用酷吏,尤其是在他晚年,农民不断发生暴乱。不过,汉武帝仍然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特别是他知错就改的精神非常可贵。

综合以上三点,就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去评述历史人物了。评述一个历史事件也是同理,需要结合事件的背景、经过、参与的人物以及事件的影响力来进行评述。

二、指导学生多做实践,提高自己的评述能力

教会了学生评述的方法还远远不够,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多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评述能力。我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特别关注提高学生的评述能力,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来对学生进行训练。

1. 充分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评述能力

我们的初中历史教材现在编排得非常好,可以说是图文并茂,趣味性很强,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教材中还配有相关的图片和诗文,这就为了我们的评述提供了有力的材料。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图片或者诗文,做一些更加仔细的描述,这样能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对提高他们的评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 设计一些有效的实践活动,增强

学生的评价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评述能力,仅仅依靠课堂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历史教师有必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一些有效的实践活动。比如说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历史作业,让学生来评述一件事或者一个人,要求学生结合课本,查阅资料,按照评述人物和事件的基本要求来作评述。然后再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评述作业,这样长期训练,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评述能力。

(宿迁市宿城区郑楼实验学校)

上一篇:用心写出真情灵动的好文章 下一篇: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