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持续较快增长

时间:2022-08-29 06:46:59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城乡居民消费持续较快增长

一、2009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家积极采取一系列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措施,推动扩大居民消费,消费市场需求回升明显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一)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增幅明显低于上年

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394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000亿元左右,增长15.3%左右。

2009年消费品市场主要特点:分销售地区看,城市销售额大幅度领先农村,但增幅略低于农村。1―10月,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8981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5%;县及县以下零售额32413亿元,增长15.9%。分销售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5222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5.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4676亿元,增长17.1%;其他行业零售额1496亿元,增长2.7%。分商品类别看,10月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粮油类增长20.7%,肉禽蛋类增长9.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7%,日用品类增长23.5%。

(二)市场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但全年仍呈下降趋势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1―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2008年同期上涨6.7)。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以内。分类别看,1―10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1%,居住价格下降4.3%,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6%。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明显下降。1―10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9.4%。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下降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

(三)消费者信心增强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降低,到3月份降到86,成为近3年的最低点。二季度后,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8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88。

2009年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党中央国务院推出一系列鼓励和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国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了农民增收。股票、房地产市场持续活跃为促进消费注入了活力。改善民生力度加大,增强了居民消费预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为扩大消费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正在向消费社会跨进。

过去3年,我国年均消费增速从13.7%提高到21.6%;2009年可持续的消费增速已进一步提高到16%;预计未来5年之内,消费增速预计有望升至20―25%。

二、2010年我国消费市场展望

2010年消费市场运行有很多有利因素,主要是: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形势趋好,我国消费增长外部环境将明显改善。国际货币基金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增速有望达到3.1%。二是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良好,我国消费增长内部环境也将进一步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5%,2010年增长8.5%。三是国家鼓励和促进消费的相关政策将继续完善和推进。四是我国消费增长的潜力将逐步得到释放。从大的趋势看,我国经济仍处在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加快,有利于带动结构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潜力将逐步得到释放。五是扩大进口和投资增长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从投资来看,预计2010年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使投资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2010年,影响国内消费市场运行的不利因素和问题:

一是现行扩大内需和消费政策面临效应递减,对增加居民消费带来一定消极影响。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提高。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相差悬殊。1997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7―20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分别为2.47、2.51、2.65、2.79、2.90、3.11、3.23、3.21、3.22、3.28、3.33和3.32。与此同时,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1988年的0.35提高到目前0.5,已经超越公认的0.4的警戒线。四是我国消费品质量虽然不断提高,但整体质量水平仍然偏低。五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据国家工商局统计,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混乱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000亿元。

综合考虑,预计201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000亿元左右,增长16%左右。

三、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做好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工作,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贯彻国务院134号文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持续较快增长。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

1、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基础上,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把适当提高消费率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调整消费与投资关系着手,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在保持投资适当增长的同时,促使消费需求增长快于投资需求的增长,使城镇居民收入与GDP保持同步增长,逐步改变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发展格局。

3、合理调整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1)提高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2)扩大包括各种类型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等中等收入层的人口群体比重,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3)保护高收入群体的合法收入。(4)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

4、增加农民收入

(1)完善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护价制度,保持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价格的稳定。(2)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力度,拓宽非农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务工收入。(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4)深入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加农村信贷资金,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金融支持。加快小额信贷的推广。

5、努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1)创新金融管理体系,让百姓拥有越来越多的金融理财工具和产品,同时强化对现有投资理财渠道的监管以及交易方式的规范。(2)进一步加大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力度,确保公民的财产权利和财富增值权利不受侵犯。(3)进一步明晰产权,并且让它们成为可以抵押、转让、出售、出租等广泛交易流动的金融资产。

(二)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进一步拓展消费空间

1、大力推进绿色消费,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有益于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消费结构

大力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和绿色产品开发,积极推广绿色技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的需求。

2、积极培育汽车消费

继续实行汽车消费的优惠政策,推动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降低成本、降低价格。制定汽车售后服务制度和实施办法。实施缺陷车回收制度。

3、培育住房市场,促进合理的住房消费

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引导居民住房消费。从深化改革、拓改善供应、搞活市场、扩大信贷入手,促进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努力把住房消费真正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积极推进教育消费,努力提高国民素质

加快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和高层次金融、贸易、会计、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大力发展与新型服务业相适应的新型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实际工作第一线的专业人才。

5、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扩大居民旅游消费

6、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

(三)完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

继续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建立适合农村市场发展特点的分销渠道。加强协调服务,努力为农民消费提供便利。以便民、利民、为民和满足居民综合消费需求为目标,增强城市消费服务功能。增加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关投资。

(四)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促进消费安全

1、积极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需求

引导企业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示范带头作用的商品牌和服务品牌,培育和发展定制类消费。积极稳妥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适当增加国内有市场、有需求的中高档品牌产品和民族特色产品进口。支持企业获得国际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安全认证等有关国际权威认证。继续做好品牌的认定、保护、推广和促进工作,培育品牌产品。

2、尽快实现国内与国际标准接轨

要及时跟踪研究并采用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商品安全和质量标准的最新标准,保证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3、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立法和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食品药品领域的法规制度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对食品药品监管执法监督,综合运用审评审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稽查执法等手段加强监管,努力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五)完善促进消费的相关法制建设

1、加快反垄断立法,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各地要尽快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地方性法规,改变阻碍流通的条块分割体制,剔除各种保护主义。

2、从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等方面,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3、加快制定包括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网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

(六)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积极发展信贷消费

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加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业和个人要增强懂信用、守信用意识,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努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信贷消费。

(七)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建立和完善期货市场

支持国内企业开辟套期保值交易、大宗期货交易等多种金融衍生交易产品。增加金融衍生品。

2、建立大宗原材料采购的安全保障机制

完善采购价格安全机制,利用期货市场机制实现中国主导定价。健全战略储备安全机制,包括国家储备和商业储备,用市场的力量推进商业储备建设。

3、鼓励和推动中国企业联合采购

在采购方式上鼓励和推动中国企业联合采购,成立中国的“集中采购方式”,增强中国企业的谈判能力,规避进口的价格风险。

(八)大力弘扬科学消费观,促进可持续消费

科学消费观是指符合人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要引导广大消费者不断扩大消费领域和提高消费水平。要以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权和知情权为核心,以监督食品、药品和建筑装饰材料等热点消费领域为重点,宣扬科学消费理念,揭露有悖“科学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促进消费市场环境改善,引导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全面提高消费者素质。

上一篇: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若干认识 下一篇:统筹城乡作为改革任务的基本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