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速公路绿化养护技术及管理

时间:2022-08-29 06:26:53

浅析高速公路绿化养护技术及管理

摘要:高速公路绿化是指在高速公路两侧边坡、碎落台、中央分隔带、分离式隧道进出口、互通及沿线空地等一切可绿化的高速公路用地,综合利用乔木、灌木及花、草进行合理种植和管养的环保工程。高速公路绿化对巩固路基、降低噪音、防止污染、美化环境、维护良好的行车条件等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上下边坡、中央分隔带、互通区、收费站、服务区5种不同区域绿化植物的选择。最后阐明养护技术及管理,为高速公路绿化养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养护 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 A

由于高速公路绿化所处的环境, 使其具有自身的特点, 与一般的园林设计、城市或小区的景观相比,高速公路的绿化具有实用性( 防护、固坡、防眩、除尘、消除噪声、减缓疲劳等) 、生长慢且耐修剪、耐干旱、耐粗放管理、观赏效果长期性、养护措施简单化等特点。高速公路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展现现代生活的重要交通枢纽, 它所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舒适、安全、高效、便捷, 还应包括环境保护、景观改善、社会效益。

一、关于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1.上下边坡水分流失快、土层较薄,绿化时应以保持水土为主,选用耐干旱、耐瘠薄的草类和灌木类植物,如地锦、紫穗槐、苜蓿、沙地柏、胡枝子、柠条等。上边坡如果坡度较小、土层较厚,还可选用耐旱的花草类植物,如马蔺、三七景天等,景观效果更好。

2.中央分隔带。高速公路中央2m宽的分隔带下面铺有通信管道,不透气,土层薄(约40cm) ,不宜栽高大根深的植物。植物选择以侧柏、龙柏、桧柏为主,还可搭配木槿、丁香等灌木。为减轻驾驶员疲劳可分段设计,最终达到安全、防眩、美观的效果。

3.互通桥区一般面积较大,地面平整,填客土后土层较厚,此处植物选择应乔、灌、花、草相结合,大色块配置,布局上采用立体绿化,使互通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简洁大方,另外交通便利、水资源充足、土壤条件好的桥区还可以设计成景观苗圃,为后期养护储备苗木,同时还可以有经济价值。绿化常用的乔木树种有油松、雪松、桧柏、白皮松等;落叶乔木有国槐、白蜡、栾树、金叶国槐、刺槐、金丝垂柳、毛白杨、元宝枫、银杏、杜仲等;灌木如黄栌、丁香、连翘、木槿、黄刺玫、十姐妹、碧桃、山桃、山杏、红瑞木、接骨木、女贞、黄杨、小檗、金焰绣线菊等;地被植物如三七景天、萱草、鸢尾、常夏石竹、马蔺、大花秋葵、沙地柏、地锦等。

4.收费站和服务区。收费站是工作人员工作的场所,服务区是为人们提供休憩、餐饮和车辆加油、维修等服务而设立的区域,是体现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及绿化效果的重要示范窗口。绿化工作者应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绿意盎然、风景如画的环境,让人们感到舒适安心、赏心悦目。此处绿化应以花草组成的小色块为主,配以花灌木和乔木,所用树种与互通区基本相同。此外,因离水源较近,还可选用白玉兰、黄玉兰、锦带花等不耐旱的树种。

二、关于高速公路绿化养护技术及管理措施分析

1.水分管理

(1)浇水时间与方法,新栽植的树木应根据天气、绿地条件和树种的抗旱能力,进行适期、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已栽植成活的树木,在久旱或绿地条件较差、土壤十分干旱时,应及时采取浇灌措施。夏秋季浇水宜早晚进行,冬季浇水应中午进行,浇水要1次浇透,尤其是夏秋2季。乔木的浇水树堰高度10cm左右,乔木多以树干胸径10倍左右做为树堰直径,保证不跑水,雨季或暴雨后应排除树木周围积水,新栽树木积水应尽快排除。

(2)浇水时应注意的问题浇水应依次进行,以防浇漏。浇水必须适时,不能等旱情特严重的时候进行。浇水后要适时松土除草,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又减少杂草与树木争水争肥,以利于保墒、通气和根系发达。

2.施肥。施肥主要包括施基肥、追肥、叶面喷肥三种方式。基肥宜施迟效性的有机肥,如豆饼、发酵的草粪等,有机肥要充分发酵腐熟,分为秋施和春施,在树木落叶后和发芽前进行。施肥量要根据树木大小、长势和肥料种类等因素具体而定。一般每次施肥量:乔木每株100g、灌木每株60g、绿篱50g/m2;追肥一般使用速效性的无机肥料, 如尿素每株10g左右,花后追肥最为关键,仲夏以后施肥树木容易徒长,易遭受冬季低温冻害; 化肥必须完全粉碎成粉状。施肥后必须及时适量灌水, 使肥料渗透, 否则土壤溶液浓度过大对树根不利。

3.除草是绿化管护中极重要的日常性工作。清除杂草主要用人工拔除法或机械打草。中分带、边坡、互通区、收费站和服务区色带、地被、灌木丛内的杂草应按照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进行治理, 雨量丰富、温度高的6月份, 7月份,8月份每月拔草两次, 乔木林下等空地进行机械打草,避免草荒; 3月份-12月份的其余月份, 每月清除杂草一次。始终保持杂草率不得超过绿化面积的5%;杂草高度不得超过草坪和草本地被的高度,一般不得高于15cm。所有拔除的杂草、修剪下的残枝碎叶及其他垃圾一律及时清除出场。

4.补植。高速公路绿化要求植物成活后充分发挥其功能, 如防护功能、安全功能、景观功能等, 并能达到良好状态, 如边坡绿化要求土壤在植物成活后抗冲刷能力达90% 以上, 中分带绿化要求植物的防眩效果应接近100% 等, 也意味着植物成活率达100%。种植工作结束后, 由于范围大、路线长、数量多, 绿化苗木难免有车毁、盗失、砍伐、病枯死、火烧等现象出现, 因此, 要经常进行植株生长情况调查, 及时补植, 做到“死株有处, 缺株有数, 补植有据”。一般在春季和秋末进行补植, 补植时应注意树种、规格、形状等比原有成活的苗木稍大一些为好, 要求无病虫害, 无机械损伤, 冠型好, 土坨不散。外地进苗必须进行检疫。栽植乔灌木, 挖坑时表层土和下层土要分开堆放, 植苗时先回填好土( 量不够时就近取表层好土, 但不能在所辖范围挖坑取土) 植苗, 定位扶正调整高度以后填土, 填少量土后稍提动苗木使根系舒展, 没有悬空, 填土一半时踩实, 然后填土踩实, 覆土厚度应稍高于苗木根颈处原土痕2-3cm, 覆土后沿坑边作水堰, 堰宽、高各20-25cm, 随后踩实, 水堰作好后立即浇透水, 3-10日内浇第2、3次水, 每次浇水务必浇透, 坑底不能有干土层。浇水的树坑要适时松土、填缝, 以防止水分蒸发, 提高地温, 降低苗木死亡率。对于播种草坪, 由于水土流失造成部分土壤, 应在填土后进行补播。补植的苗木或草皮,要求其在高度( 为栽植后高度) 、粗度或株丛数等方面与周围正常生长的植株几近一致, 以保证绿化的整齐性。苗木栽植后将根系周围土壤踩实, 覆土超过原土2-3cm, 浇透水并经常注意观察生长情况。

5.病虫害防治。一是病虫害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基本原则,若发现病虫害力争治早、治小、治了。二是病虫害防治时间及方法。预防性打药在每年3月、10月各进行1次。其余时间,根据病虫害发现情况及时处治。常用广谱性病虫害防治药物有:防病害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百菌清、退菌特、嘧菌酯、三环唑等;防治虫害一般可用吡虫啉、啶虫醚、阿维菌素、毒死蜱、灭幼脲、嘧啶磷等高效低毒农药。三是使用农药时应注意的问题。喷药时间应在晴天、无风的早晨或下午进行;使用农药时要“巧、准、狠”;不能长期使用某一种农药;要对症下药、不能盲目用药;使用农药时浓度要适度;喷药时要从叶上部和背部均匀喷洒,不得有遗漏。四是坚持综合防治。要对病虫害采取堵源头、切断传播途径、创造不利于寄生的条件等措施。通过做好进苗的检验检疫等工作,严防危险性病虫的传人,就可将病虫害杜绝在绿地之外。

6.整形修剪

(1)修剪的时间和方法。乔灌木通过修剪稳定树形,均衡树势,调节树木通风透光和肥水分配。以调整植物群落为主,根据景观需要和树木生长发育的特性,将树冠修剪、整理,使形成和保持一定形状同时减少自然伤害。休眠期修剪一般在11-12月份进行,休眠期修剪以整形为主,可稍重剪;夏季修剪则于生长期5-6月左右,生长期修剪以调整树势为主,宜轻剪。有伤流的树种应尽量避免雨期修剪,宜在休眠期修剪;春夏季开花的花木,应在花后及时修剪;秋季开花的花木和一般树木,应休眠期进行;畏寒植物一般在春季修剪。

(2)修剪时应注意的问题。树木应根据不同生长习性采取不同的整形措施,顶芽优势特别强的树种,应保留其顶芽,维护其塔形、园锥形树冠;顶芽优势不太强易形成丛状树冠的树种,宜整修成园球形、半园球形或自然形树冠;对已成形的球形植物,在整形修剪时,应采用摘心,对空隙点进行吊扎;对观花小乔木的整形修剪,宜符合自然形态。对成型乔木树种,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残枝、枯枝、以及根部萌生枝等;除特殊需要,一般不宜过度修剪;对不同品种组合的树群,修剪时要注意调整植物群落,突出层次,做到相互间协调统一;大乔木修剪时,技术人员在树下观察指导,树上工人修剪操作,分工协作,合理剪定。花灌木修剪,应有利于促进短枝和花芽形成,有利于枝叶繁茂、分布匀称;修剪应遵循“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的原则;上下边坡、隧道顶,不要求成形成篱的花灌木,可按自然冠形疏剪,增加生物量、绿量,培养花枝,达到花灌点缀效果。

7.养护信息平台数据更新。养护管理部门要有专人负责,认真记录苗木栽种、管护、检查等方面的情况,通过绿化养护管理系统平台,强化基础管理,使原始绿化养护数据的收集和管理规范化,便于各类作业数据的汇总分析,为实现信息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收集各路段拆改移工程、路损、补植改造工程等使苗木数据发生了变化,定期更新数据,确保平台数据准确。

高速公路绿化合理的绿化模式建设是基础, 科学的绿化管养是保证, 而持之以恒的长效管理才能出成效。在日常绿化管养中, 必须建立科学有力的组织模式与组织体系,形成自上而下的经济责任制, 通过不断提高绿化管养的科技含量

和绿化管养人员的专业技能, 促进整个高速公路绿化管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长效性, 最终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绿化的生态环保功能, 满足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余建平,叶存旺.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模式探讨与实践[J] .山西建筑, 2007,33(30):351-352.

[2]王辉.西汉高速公路绿化理念、绿化设计及绿化植物选择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9(3):115-117.

[3]谭琦.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监理初探[J].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20-25.

[4]任贤. 高速公路绿化养护手册 [J] 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11(3)5-28

上一篇: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地下水可开采量研究 下一篇:既有建筑幕墙的安全评价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