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主攻方向

时间:2022-08-29 05:51:52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主攻方向

摘 要:落后的信息技术产业是当前制约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然而它却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且能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的产业集群,湖南应将其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主攻方向。突破此瓶颈的意义在于,既能为其他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又能为未来开拓更大经济空间,还能解决发展进程中的诸多难题。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主攻方向

中图分类号: F4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064-02

一、信息技术产业在新兴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当今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中,作为全球竞争战略重点的电子信息技术既是创新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关键技术,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和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尤其是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其科技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相关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已经成为引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统计资料表明,2011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信息技术制造业实现收入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1.7%;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1.66万亿元,同比增长32.8%。其总产值和年增长率远高于其他产业,事实上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展空间最大的产业,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传统信息技术产业,早已超过了以汽车、石油、钢铁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是国内产值最大的产业,成为改造和拉动传统产业迈向数字时代的强大动力,其发展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其次,从传统信息技术产业基础上正在兴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含的产业链更长,涉及领域更广,有更大发展潜力。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表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技术、高端服务器,软件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是11大重点发展方向。它不仅包括信息网络和相应设备的基础设施及核心基础产业建设,其应用更延伸到了其他行业或产业的几乎所有领域,如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每一个领域的技术突破都将开拓出巨大的发展空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几个主要拓展方向如下。

1.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产业链涉及核心芯片、数据卡、移动终端、绿色基站、天线设备、网络系统、业务应用和网络优化工具、测试仪表设备,宽带接入设备、终端和关键芯片;新型光通信器件、光传输核心芯片、骨干网传输设备,光通信专用器件;卫星通信相关的通信广播、导航和遥感的应用及兼容芯片、终端模块以及小型化、车载前装、高精度授时设备;数字集群通信等。

2.移动互联网技术

涉及移动智能终端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中间件、业务基础平台、网络和信息安全产品,终端基带芯片、射频器件、高灵敏度移动接收、低功耗等关键技术产品及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

3.物联网技术

涉及的产业链包括传感器、电子芯片、设备制造业及软件应用等多个领域。而物联网带来的全球第三次信息化浪潮,将拉动众多相关产业。比如传感设备、网络设备、有线网、无限通信、广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城市、安全、监控、工业、农业、医疗、分布式计算、设备制造业及软件应用等多个领域的市场需求。

4.三网融合技术

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设备提供商、中游的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下游的内容和服务提供商,上游的设备提供商包括光纤光缆、电子元器件、机顶盒、手机、固定电话、电脑、电视等设备。未来三年“三网融合”可拉动投资和消费6 880亿元,其中广电有线网络双向改造、机顶盒产业升级和音视频节目内容信息系统的建设投资就将达到2 500亿元。

5.新型元器件和专用设备

包括片式容阻感元件、微机电器件、高频器件、新型光电子器件及高精度、高可靠性传感器等新型元器件;表面贴装设备、多线切割机、激光加工设备、环境实验设备和智能仪表、专用测量仪器、仿真仪器等专用设备仪器、新型显示技术及器件等。据DisplaySearch预测,2015年TFT-LCD总产值有望超过1 300亿美元,占整个平板显示产业的91%。

6.软件开发技术

产业链包括下游的操作系统,中游的数据库、中间件等,上游的业务应用软件。其中云计算属于高端软件业。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文件系统被称为基础软件业,嵌入式软件、行业软件属于中间件等。2012年4月6日,工信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业务收入突破4万亿元。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产业是包含众多相关产业及核心技术在内规模宏大的产业集群,其中某项核心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引发整个集群的整体飞跃。因而,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地位非常重要,除了是占比重最大的产业之外,其初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是发展空间最大的方向。即使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不仅自身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同时对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也有巨大支撑和推动作用。是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

二.湖南信息技术产业现状、问题及任务

1.湖南信息技术产业现状及问题

发展现状:由于历史的原因,湖南的信息技术产业非常落后,主要表现为基础差、底子薄、规模小,无法为其他产业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已经成为湖南加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是影响湖南发展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成为当前经济重要制约因素的内在原因。

统计资料表明:2009年湖南信息技术产业总产值仅400亿元左右,仅相当于全国的1/160(64 000亿),不及同期广东省的1/40 (16 000亿),甚至不及广东一个东莞市的1/10(4 000多亿)。尽管近年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壮大,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2011年末的总产值已经达到1 380亿,成为全省工业第八个千亿产业。但与先进省份相比,仍然属于落后状态。

主要问题:从根本上来讲,制约湖南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等。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是典型的高技术人才、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是决定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中、高端人才短缺,技术落后也在所难免,与之相应地骨干企业少,当然也无法形成完整产业链。2011年,湖南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仅1家,过50亿企业仅3家、过10亿企业11家。过亿元企业仅160多家。且主要集中在产业下游的应用领域如:光伏电子、轨道交通电子、电力电子、软件开发等。而在影响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最有发展潜力关键环节的上游领域,如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高端电子仪器设备及核心元器件、物联网、双网熔合,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的骨干企业和领先技术几近空白。而落后的信息技术产业无法为其他产业提供技术支撑,这也是湖南至今还依靠规模扩张式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机械重化工产业为主的根本原因。当前的经济转型使规模扩张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湖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在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另辟蹊径寻找新动力,探索一条低投入低污染高效益且有广阔前景的发展之路。加速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就是值得关注的选项之一。

2.湖南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意义及任务

湖南把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培育主攻方向的意义重大。它既是适应当前经济转型大环境变化的应变策略,又是根据湖南省情和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作出的必然选择。不仅有助于为经济开拓更大发展空间,还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和解决困扰湖南发展的诸多难题。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工业不发达是困扰发展的最大难题,湖南的首要任务是要让近2 000万闲置人员充分就业。在当前制造业产能全面过剩,经济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依靠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大规模扩张解决就业问题已经不太现实,加速发展就业容量最大的服务业才是解决就业问题唯一可行的途径。由于信息技术产业及以它为技术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如信息,商贸流通,中介,研发设计,旅游休闲,物业管理等)是就业容量最大的产业集群。因此,加速信息技术产业是湖南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且最可能实现的途径。

信息技术产业是兼具制造业和服务业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制造业部分(如芯片、元器件,光纤制造等)和服务业部分(如通信,网络,软件等)都具备消耗资源、能源少,产出效率高,符合两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并且是两型社会的高级形态)。加速发展湖南信息技术产业,本身就是经济转型优化的目标方向,它既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又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同步优化的最佳选择。

同时,与传统制造业相比,信息技术产业大多数项目投资相对较少,其企业规模可以较小(如研发类、软件类、服务类企业),因而进入的资金门槛更低。对于像湖南这种经济落后但人才教育基础雄厚的省份,大量发展这类中小企业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湖南当前新兴产业的主力是工程机械,新材料和文化产业,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是不争的事实。工业化水平较低,制造业和服务业都不发达,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水平低和其他产业升级优化进展缓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与本省信息技术产业落后有关。按省政府“十二五规划”,湖南要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发展成支柱产业,且将通过“两化融合”、“数字湖南”支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实现工业现代化和经济活动的信息化。但若没有强大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支撑,其相关产业升级及相应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都将是空中楼阁,而 “数字湖南”和“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客观上需要建立在本省信息技术产业的坚实基础之上。

因此,无论从经济转型还是结构优化或是解决就业角度,还是从产业发展可行性或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可能性来看,以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湖南新兴产业主攻方向都更具科学性。

湖南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任务,首先是要夯实产业基础,继续做大做强现有的优势企业。同时,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务实的推进策略,以及引进、模仿、跟踪、消化、吸收、承接转移与研发创新并举等多种途径,在最具爆发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移动通信、物联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三网熔合等)领域形成产业生长点,然后在消化、吸收基础上通过创新形成更多的生长点,再延伸到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将该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完整产业链,进而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相应的产业链集群,直至能够为其他产业提供足够技术支撑,成为湖南经济空间拓展的新引擎。其发展效益将经历一个由低到高带动本地相关产业全面发展、竞争实力迅速增强的过程。于是长期困扰湖南发展的诸多难题就可迎刃而解。[责任编辑 柯 黎]

收稿日期:2012-04-24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BA306)

作者简介:钟清流,博士,教授,从事宏观经济研究。

上一篇: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与对策... 下一篇:非全日制用工超工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