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文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29 05:08:00

浅析作文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 要:作文教学是学生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训练活动,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作文教学,注重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评写能力培养,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这是语文教育面向现代化、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把作文教学过程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过程,是时展之需,也是教育改革之需。

关键词:初中作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之法

作文教学是表达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作为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它作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码,对体现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作文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笔者以教学体会谈谈作文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一、通过词汇句型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词汇句型是学生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说话的必需材料。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记住词语的字形和意义、与此有关的同义词、反义词及词性变化、一词多义等,能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再通过语文课本中的名篇佳作指导学生去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艺术效果等,更是综合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语文素养的内涵就是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这些能力对发展学生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都起着积极因素,如交谈、对话、辩论、讨论、讲学、演讲、会议发言等离不开口头的语言;写论文、写讲稿、写信、写总结等都离不开书面的语言。语文要能培养学生张口能说、提笔能写,就要把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掌握说话的基础上、不断训练说话的技能,使之灵活多变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准确流畅地表达情意,在生活中寻找写作需要的文字素材,根据生活经验,根据思考脉络,准确进行表达。

二、在良好的写作氛围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良好的写作氛围是培养学生写作热情的前提,思维及语言的培养是训练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所以作文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文源于生活,是学生观察自然、认识社会的感想积累,所以作文教学应与生活相连,打开学生观察社会的路径,扩宽学生生活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树立学生高尚的情操。作文中的审题立意、材料组织、谋篇布局等都要通过思维的过程,才能明朗有条理。作文教学中做到有意识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并学会加工、整理,激发出写作热情,通过创设情景辅助写作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后,老师几乎都会安排学生以“父亲”为题写作文,但学生的选材一般都是很陈旧的,根本表达不出感情来。其实我们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根据《背影》一文的主题思想,体会自己的父亲平时做过哪些难忘的事,从而感受父爱的深沉,虽不显露于表面,却让人难忘,在情景中让学生灵感飞扬,定能激发写作热情。

三、从阅读习惯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操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阅读教学时只需讲清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作品自由阅读,自主获取知识尤显重要。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从学生作文中看学生所想、体学生所思,文章表达的是学生思想和情感,所以作文训练应充分发挥育人与道德素质功能,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作文中写真实的东西,表达真实的情感。课余时间可带领学生深入有活动开展的现场参观,听而有闻,善于思考,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有的老师直接给学生提供素材或范文,让学生“照葫芦画瓢”,这样的作文就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和主体作用,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假话连篇,没有吐露真情,这不仅束缚了学生思维,还影响了学生能力发展。

四、注重作文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前不少教师的作文教学只重视从知识到理论来讲选材的新颖、主题的鲜明、结构的严谨、事例的典型等,至于如何才能新颖却说不清楚,阻碍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其实写前教师只要帮助学生选择写作材料,组织学生根据老师或教材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做到人人胸中有数;写中指导学生自己修改及相互修改,从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后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和讲评,只有在学生写成的作文里,教师才能够发现学生作文上有哪些地方不足,学生通过讨论、教师指导、自己修改、教师讲评才能够亲自体会文章应该怎样写。作文训练是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写自己的认识,写自己的感受,写自己的思想的一种创作过程,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文训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运用材料方面的能力,还应有很强的认识能力;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要把客观事物准确地反映出来,必须先要正确认识所要表达的事物,因此作文训练应把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认识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以文动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教学中教师需将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思想融为一体,才能发挥出教育的感染力。处理好讲在读中的积极作用,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创新习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谈写作[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2]曹明法.作文评改可以这样进行[J].语文教学通讯,2008.(07)

上一篇:步步惊心翻越无人区 下一篇:探讨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