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童谣资源优化数学课堂

时间:2022-08-29 04:52:24

巧用童谣资源优化数学课堂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觉得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和掌握。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解决数学学科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巧妙编制一些数学童谣,能很好地突破这个难题。因为童谣往往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读起来又朗朗上口,让学生备感亲切,生动、易学、易记。因此,一些脍炙人口的数学童谣便成为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份智慧快餐。

一、巧用童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知识在一些孩子看来是枯燥乏味的。因而他们怕学数学,怕学不好数学。因此只有改变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和数学的枯燥性现状,刷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才能为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一年级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老虎吃天,无从下手。教师是反复教教反复,此时用“加减法计算儿歌-----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算起要记好。个位相减如不够,十位借1当作10;先用10减再来加,十位相减少算1。个位相加如满十,就向十位来进1;刚好满十就写0,如是十几就写几;十位相加多算1,以上方法要记牢。”短短的一首趣味儿歌,引出了数学知识新篇章,也调动了孩子们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害怕与困惑的心理一扫而空,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

二、巧用童谣——突出重点促理解

所谓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意义、性质、法则、计算等等。如何把教学重点讲懂、讲深、讲透、讲活,是每个教师努力追求的境界。教学实践表明,编成童谣的基本概念不容易忘记,能给学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巧妙运用童谣,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象抓实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打破课堂常规,把重、难点知识归纳成琅琅上口的童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记住整节课的重难点。“读写数,高位起,有空位,0来占,中间0,读做零,末尾0,不读出”“小数点,蹦蹦跳,加减法,点对点。小数乘,整数算,积完整,再数点。小数除,分别看,除数整,被除数,商对点。除数小,先变整,小数点,向右移,被除数,同移位。认真看,仔细想,计算王,就是我。”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一些相关的数学概念不能很好地加以理解和区分,从而影响到他们对概念的掌握与运用。比如:周长和面积、容积和体积等,而一首简单的童谣“长度一条线,面积一大片,体积占空间,容积算里面。边10面100体1000”就轻易地解决了相似概念的混淆问题。

三、巧用童谣——分散难点助记忆

数学教材上的难点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分散和突破,就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实践证明,在数学学习中,对于一些难以记忆、容易出错的教学难点,如果用编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总结并灵活运用,能够从最佳的角度切入难点,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识记更加牢固,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植树、上楼、敲钟等间隔问题,关键在于搞清间距与棵数(层数、次数)的关系,而这一关键点正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为解决这个难点,可以编成童谣:“小朋友,张开手,五只手指人人有,手指之间几个空,请你仔细瞅一瞅”。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逻辑性较强,脱离生活实践,通常在老师的指点下,才能够“辨的明明白白,说的头头是道。”但对于思维稍慢的同学来说,总是欲辩无从辩。如果用:“两个量,有联系,正比例,脾气好,乐呵呵,说扩大,同扩大,要缩小,都缩小,商不变,手牵手;反比例,倔脾气,一个大,一个小,一个扩,一个缩,积不变,成红脸。 ”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就能区别开来。

四,巧用童谣——总结方法提技能

在教学中,某些知识点、学习方法、策略等,如果采用传统的“告诉式”的教学方法,过于平铺直叙,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而短小精悍的童谣能把较为繁琐的内容浓缩总结为几句话,一些重要的策略方法全部囊括其中,不仅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比如,在教学“圆柱表面积”时,为了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更系统地理清、掌握知识的脉络,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知识结构,我把结语设计成如下儿歌:“圆柱体,表面积,很容易,先算侧,再加底;底面异,辨仔细;油桶两,水桶一;通风管,没有底。”。学生记住了儿歌,便掌握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他们兴趣高涨,提高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好的小结,可以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得以系统概括和深化,诱发学生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所以说,对知识点进行小结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一步。在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后,用:“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师生间有了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就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教育画卷。

在用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时,很多同学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不能很快的区分开来,我和学生反复研究,用:“数据组,挨个站,统计量,平均数。数据组,有极端,统计量,中位数。先排序,奇数中,偶数个,中间均。数据组,个别量,反复见,众数描,没意见。”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童谣教学资源,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数学知识和童谣巧妙地结合起来,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使学生的思维从“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从而优化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上一篇:谈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氛围 下一篇: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