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政协提案

时间:2022-08-29 04:24:39

信息化建设政协提案

____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____〕32号),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消费、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智慧城市将作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而成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以达到提高民众生活的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创新、宜居、宜业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____省建设“智慧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自____年以来,我省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和____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省政府相继印发了《____省信息智能岛建设规划》、《____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为____省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指明了发展路径和实施框架。目前我省已形成了“三纵两横”覆盖各市县的骨干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普及和深化,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在政务服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领域,重点规划了一系列与智慧城市相关的项目,如建设数字____信息亭、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城市公共信息云计算服务中心、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工程、智慧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公共免费wifi等,为下一步推进项目互联,资源整合,落实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我省在面向市民的政务及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如下不足:

(一)服务渠道众多,参差不齐。虽然我省各类服务机构基本建设了服务厅(站)、服务热线、服务网站、自助设备等多种渠道,但是这些众多的服务渠道没有统一规划和部署,其承载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方式各有不同、参差不齐。服务窗口方面,基本按部门提供服务,跨部门的服务融合方面还有待提升;服务热线方面,虽然政府服务热线基本实现对全市的覆盖,但是,市民服务内容分散,服务效率不高;服务网站方面,服务内容比较分散,组织方式比较单一,服务获取难以快速定位;服务融合度不够,缺乏针对性和精准化,服务方式被动;自助终端服务方面,有效服务少,应用体验差。

(二)服务内容分散,缺乏特色。政府及各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基本覆盖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提供的服务内容以普适性的信息服务为主,网上在线办事类服务开发不够;“线上服务”内容以部门为中心进行组织和分类,海量服务资源的聚集,使市民服务内容通用、庞杂而缺乏针对性和精准化;服务内容的组织缺乏体系性和本地的优势服务特色,上下游服务之间的关联度低。

(三)服务应用由部门主导,条块建设。政府为市民服务的应用系统基本由政府各部门主导、从部门自身的角度考虑和设计的,服务功能单一,缺乏全局的整体设计和统一的服务入口。需从全方位、高层次的民生层面对于以市民为中心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进行统一规范的梳理、设计和优化。

(四)服务方式单一、服务被动。市民服务由市民根据自身的需求主动获取,政府为民服务停留在被动式的信息服务,缺乏主动式服务和政民互动服务。虚拟的“线上服务”与线下实体网点服务关联度不够紧密,尚未形成协同、联动效应。在公共服务的服务细度、服务效率提升等关键维度上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五)服务机制不够灵活,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我省市民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主要由政府财政投入,且各部门独立建设,导致服务资源利用率较低,系统维护和服务运营投入较大,对政府而言是个沉重的负担,导致市民服务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难以满足市民日益变化的服务需求,服务效率和满意度不高。

(一)以打造城市级市民融合服务体系为目标,形成可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和信息化建设成果,构建全方位、深层次、个性化、主动型、一站式的城市级市民融合服务平台,通过多行业多门类服务的融合,实现多层次、多渠道的大众化服务,并促进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智能化、主动推送式的市民服务转变。

(二)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根本,构建普惠化公共服务体系。既要面向大众的通用服务,如社保服务、就医服务、公积金服务、缴费服务、资讯、互动、信息存储等,同时也要强调对老年人、低收入人群、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服务,为他们开通针对内容。另外,通过整合多元化服务渠道,既有互联网线上渠道,也有社区服务站线下渠道,提供覆盖全人群的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社会、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民。

(三)以提升市民体验为抓手,实现政府资源、社会化资源和企业信息资源与服务的有机融合。发挥基层社区、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社会及企业公共服务资源有机结合,通过虚实结合的服务渠道,提供便捷和经济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同时探索社会化服务、企业服务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思路。

(四)以探索服务模式为方向,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城市名片。探索利用市场化手段,引进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公共服务项目领域,探索市民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新模式,以促进社会管理和服务机制的持续创新。

上一篇:司法所五四演讲稿 下一篇:双语教学中生物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