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散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痛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29 03:28:21

金黄散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金黄散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痛(湿热瘀阻)的疗效。方法:选择前列腺痛的门诊患者139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金黄散颗粒剂保留灌肠和口服对照组西药;对照组69例,口服盐酸特拉唑嗪。4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包括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尿流率。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NIH-CPSI评分、提高尿流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前列腺痛;金黄散颗粒剂;保留灌肠;湿热瘀阻

[中图分类号] R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2(b)-070-02

前列腺痛是中青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疾病,是属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所提出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中的Ⅲb型前列腺炎。由于其主观症状明显,病因不明确,一般治疗效果不佳。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痛是个有特色的治疗方法。笔者2007年3月~2008年12月,运用中药金黄散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痛(湿热瘀阻),取得良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西医参照NIH-2002年的Ⅲb型前列腺炎诊断标准制定[1],①主症:骨盆或外生殖器区域疼痛或不适,连续反复3个月以上。②伴有症:排尿和性生活异常,比如尿频、尿急、尿灼痛、尿不尽、尿流变细、尿滴沥、阳痿、、痛、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焦虑等。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10分。④实验室检查:两杯法(PPMT)或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阴性;前列腺液中白细胞(EPS-WBC)计数

中医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湿热瘀阻证的辨证标准制定[2],①主症:小腹、会阴、外生殖器、腰骶部疼痛或不适,饮酒后加重。②次症:尿黄,尿灼痛,尿频,口苦,目赤。③舌脉:舌红或紫红,苔黄或厚腻,脉弦数。其中具备主症1项、次症2项以上者,参考舌脉即可明确证型。

1.2 排除标准

①泌尿生殖系统细菌感染和肿瘤,附睾和精索疾病,神经源性和间质性膀胱炎,直肠疾病,腰椎疾病等。②糖尿病,心脑血管严重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③过敏性疾病。

1.3 一般资料

139例诊断为前列腺痛(湿热瘀阻)的门诊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年龄20~45岁,平均(28.51±7.31)岁;病程3~40个月,平均(9.76±6.48)个月。对照组69例:年龄20~44岁,平均(30.41±8.84)岁;病程4~40个月,平均(9.02±5.97)个月。两组在年龄、病程、NIH-CPSI评分、尿流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1.4 方法

治疗组以金黄散颗粒剂(花粉5 g、黄柏3 g、白芷3 g、大黄2 g、姜黄2 g、苍术1 g、厚朴1 g、陈皮1 g、南星1 g、甘草1 g等,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20 g,用40~43℃温开水60 ml调和成溶液,按保留灌肠法操作;每晚用药1次;现配现用,于晚上睡觉前排空大便后灌肠,保留至次日晨;同时口服西药:盐酸特拉唑嗪(河南太龙豫中制药)2 mg,每日1次。对照组用同样方法和剂量仅服用盐酸特拉唑嗪。两组连续用药4周后停药观察疗效。

1.5 临床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疗效标准制定[2],①治愈:NIH-CPSI评分较前减少90%及以上。②显效:NIH-CPSI评分较前减少60%~89%。③有效:NIH-CPSI评分较前减少30%~59%。④无效:NIH-CPSI评分较前减少不足29%。以治愈和显效病例计算总显效率。以治愈、显效和有效病例计算总有效率。

1.6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采用近似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总显效率分别为81.43%、58.57%,优于对照组的50.72%、24.6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结果比较

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NIH-CPSI总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比较(x±s,分)

与治疗前比较,P

2.3 两组治疗后尿流率结果比较

治疗组在尿流率方面的改变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尿流率结果比较(x±s,ml/s)

与治疗前比较,P

3 讨论

前列腺痛是男性泌尿系疾病中的多发病、难治病。最新的资料显示:其占前列腺炎患者的45.9%[3]。致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有研究结果表明,它可能与前列腺的特殊解剖结构、前列腺内尿液反流、膀胱颈部括约肌和骨盆肌痉挛、免疫反应、神经精神等因素有关[4]。其主要病理变化是尿液反流刺激腺管、腺泡和间质发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出现腺管、腺泡及间质慢性水肿充血;膀胱颈部括约肌受刺激出现痉挛,致使其腺管阻塞,腺液滞留;引发骨盆肌群痉挛,使局部微循环出现障碍。针对膀胱颈部括约肌痉挛,临床给予西药α受体阻滞剂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精浊”范畴,其病位在精室精道,湿热瘀是其最重要的病理变化。最新资料显示:湿热瘀阻证占前列腺炎患者的56.79 %,占前列腺痛患者的58.6%[3],是最常见的中医证型,其主要病机:败精与湿热互结于精道,精室气滞血瘀,经络阻塞不通。依据上述特点,制定清热除湿、活血行滞、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金黄散源自于《外科正宗》,是外科治疗痈疽的名方。方中花粉味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黄柏、大黄苦寒泄热解毒,燥湿消肿,通府行瘀;姜黄、白芷破血行气,通络止痛;苍术、厚朴、陈皮、南星燥湿行滞,消肿散结;甘草和中,解毒消肿。全方共构清热解毒、活血祛湿、消肿止痛的功用,散剂改为颗粒剂,更有利于肠道的吸收。

目前,前列腺痛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次临床研究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由于胃肠道的破坏作用(pH、酶、食物)和首过效应及血-前列腺屏障的存在,口服药物在到达前列腺组织后,其内药物浓度始终无法有效得到增高。通过保留灌肠这一途径,使中药回避了胃肠的各种破坏因素的影响,回避了首过效应,直接通过促渗机制和直肠与前列腺的血液微循环网,持续稳定地作用于前列腺及周围组织,从而达到提高生物利用度的目的。有学者认为,金黄散颗粒剂中姜黄、白芷或南星等辛温药的反用,就有温散走串的促渗作用[6],它们加强了方中其他药物的渗透作用。本次临床观察表明,中药金黄散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痛(湿热瘀阻)有良效,是一个值得开拓的方法。与相关西药合用,更能有效地缓解或改善临床症状,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梁朝朝.慢性前列腺炎诊治的若干问题[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7,21(4):1-4.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8-172.

[3]周青,贺菊乔,王大进,等.1083例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分布调查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8(6):71-79.

[4]张兆宏,刘春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与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16):2463-2465.

[5]贾金铭,马卫国.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J].中国性科学,2004,13(11):10-12.

[6]白振丽,陈宝元,王红,等.透皮吸收促渗剂的研究现状及金黄膏透皮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2877-2879.

(收稿日期:2009-10-27)

上一篇:肝胆疾病患者血清电解质测定及分析 下一篇:CT重组技术在球形肺炎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