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散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07-18 03:06:58

金黄散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对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分析,通过提前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炎及静脉炎处理,达到减轻患者痛苦、保护好静脉的目的。方法 将100例使用胺碘酮患者做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与观察组各组50例,实验组延静脉走形方向提前敷用金黄散,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

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相关护理

心律失常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虽然射频消融和器械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药物治疗仍占据心律失常治疗的重要临床地位。目前,用于心律失常治疗的药物非常有限,其中胺碘酮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尽管药物治疗不能根除心律失常,也不能降低患者总体死亡率,但是在心律失常急性期,药物治疗仍占据重要位置。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首先要终止症状,才能采取后续的射频消融或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等治疗。所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急性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胺碘酮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静脉制剂和口服制剂,其中静脉制剂是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主力军"。胺碘酮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对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使用该药会出现不同程度血管条索状红肿等静脉炎表现,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如不及时发现与处理,将会给患者带来痛苦,针对应用胺碘酮引起静脉炎的原因,我们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1月~9月入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静脉使用胺碘酮进行分析研究,选取 100例患者,年龄40~88岁,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输液时间及其他可致静脉炎发生药物使用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1.2.1观察方法 两组均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方法,均由统一培训及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选择较粗大直行的外周静脉进行,并使用精密输液器,加入药物前先进行穿刺,观察局部血管安全无外渗后再加入药物并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实验组根据患者血管条件,使用无菌方法,在穿刺部位上方五厘米延静脉走形敷用金黄散,并告知患者胺碘酮的副作用,只要出现不适症状立即通知护士。

1.2.2效果判定 观察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根据美国输液协会静脉炎的判断作为效果判断标准。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2.5 cm(1英寸),有脓液流出。结果判定时间为从输入胺碘酮开始至患者主诉不适、堵管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继续使用为止,准确评估拔除留置针前局部静脉情况。

1.2.3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见表2。

2讨论

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其病理变化为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其临床表现为患肢沿静脉走向出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疼痛、肿胀,穿刺静脉近端呈红色条索状或树枝样改变,重者出现静脉硬结,可触及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甚至皮下坏死。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又名可达龙)是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临床上已经成为严重心衰患者,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用药物,具有疗效好、安全等优点。由于正常血液 pH 值为 7.35~7.45,超出此范围输注的药液无论过酸或过碱均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1],从而引起静脉炎,而盐酸胺碘酮的 pH 值为 2.5~4.0,自身 pH 值偏酸的客观事实极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胺碘酮注射液的输注速度与局部静脉炎的发生呈正比,输注速度越快局部静脉炎症状反应越明显[2]。胺碘酮应用持续时间与静脉炎的发生率成正相关,2 h之内几乎无静脉炎发生,泵人20~30 h,静脉炎发生率最高,47 h后继续泵入胺碘酮,静脉炎发生率未见增加[3]。患者的年龄越大血管的弹性越差,通透性越高发生外渗致静脉炎的几率越大;患者年龄越大,发生静脉炎后的预后越差,恢复进程越慢。胺碘酮和碘为不完全交叉过敏反应,对碘过敏的患者可能也会对胺碘酮发生过敏反应,发生皮疹等;患者患有糖尿病,皮肤病等基础疾病,致使皮肤抵抗力和抗感染能力下降,易发生静脉炎而且发生静脉炎后的预后和护理效果差。

如意金黄散为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大黄、白芷、姜黄、天南星等,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通透性、迅速恢复血管弹性等特点,尚可激活巨噬细胞,从而达到灭菌作用,它除了单纯的收敛作用外,还有较强的抗炎、止痛、减轻水肿的作用。用香油和外敷,既能濡泽肌肤,又因其不易干燥,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有利于药物充分吸收,发挥持久疗效,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收效良好。在使用过程中,将金黄散覆盖在穿刺部位延静脉走形5 cm以上,减轻了穿刺部位走形血管受药物的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且缩短了因穿刺部位静脉炎的发生而导致留置针留置时间,节省了患者的医疗支出。

3结论

胺碘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输液血管容易发生化学性静脉炎,而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除与胺碘酮本身刺激性较强外,还与长时间静脉滴入和患者个体差异有关。虽在临床上尽量选用粗直外周静脉穿刺及无菌操作,并使用密闭式静脉输液器,但是其药物性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炎症渗出,血管内膜受损。金黄散能够减轻血管炎症反应,利于损伤修复,对于胺碘酮所致的静脉炎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使用过程方便、简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梁晶.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不同给药方式对静脉炎发生不同影响的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12(9):110-111.

[2]Li Xiaohong.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nursing strategies of local phlebitis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amiodarone[J].CHINESE GENERAL NURSING 1674-4748(2011)7C-1896-02.

[3]李纬,张俊,乔燕舞,等.高浓度胺碘酮静脉泵入与静脉炎关系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12(13):594-595.

上一篇:电离子治疗法在表皮囊肿治疗中作用探究 下一篇:针刺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