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膏外敷配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观察

时间:2022-09-30 03:33:31

金黄膏外敷配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膏配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240例腮腺炎患儿,在常规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自制中药膏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90例,好转3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9.2%,对照组治愈58例,好转49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93.04%,经统计学处理,P

【关键词】中药膏;外敷;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7-0199-01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痄腮”。冬春季易发,多见于5-10岁的儿童。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多数起病较急,腮腺部位疼痛逐渐加重,可双侧或单侧受累,以耳垂部为中心逐渐肿大,边缘不清,皮肤发亮,无化脓,触痛。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在常规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自制中药膏外敷治疗240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240例门诊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中,随机分为自制中药膏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5例,男79例,女46例,年龄3-6岁39例,6-12岁71例,大于12岁15例;对照组115例,男78例,女37例,年龄3-6岁42例,6-12岁61例,大于12岁12例。两组均无头痛、腹痛、呕吐、抽搐等腮腺脑炎、颌胰腺炎、炎等腮外并发症。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

2 具体方法

2.1 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用常规抗炎、抗病毒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抗炎、抗病毒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自制中药膏局部外敷。把自制中药膏均匀涂在双层纱布上厚约2 mm,外敷于患处,面积略大于病损处,覆盖2-3层纱布宽松包扎,热痛明显者加适量冰片。每日换药1次;2次为1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局部肿胀情况。

2.3 疗效标准。痊愈:治疗1个疗程,疼痛症状消失,局部红肿消失,皮肤颜色正常。好转:治疗2个疗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皮肤红肿热痛未完全消退。未愈:治疗3个疗程,局部炎症仍不见好转,亦无加重,疼痛无缓解。以治愈+好转统计有效率;以局部红肿消退,自诉疼痛明显减轻时间为药物起效时间。

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3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4 讨论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祖国医学认为系风温疫毒所致,病邪经口鼻入肺胃,移热于肝胆,蕴积不散,聚积成痰,致腮腺热肿痛。好发学龄期儿童,以冬春季多见,治疗上应用常规抗炎对症处理,但症状体征消失较慢。依照中医学活血化瘀、肿消痛止的原理,加敷自制中药膏。其药物组成有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天花粉、厚朴等,诸药研成细粉过100目筛,凡士林500 g加热成液体状,徐徐加入药粉100 g调成20%的膏状,冷却后即成自制中药膏。主要用于外伤、疖肿、感染及各种注射后引起的局部红、肿、热、痛。其药理作用以南星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为主,辅大黄、姜黄以泻火祛热瘀,佐天花粉、白芷、黄柏、厚朴以清热祛湿、散痰结,敷之顿觉清凉舒适之感。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单用西药治疗,症状及体征消退慢,加用自制中药膏外敷可提高疗效。外敷时通过皮肤、毛窍的渗透、吸收引起局部血管扩张,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而改善瘀血、水肿及炎症反应,而且此药有明显的清凉、镇痛作用,因此,在临床上非常适合局部局部炎及周围组织损伤的防治,我们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并发症明显减少,且药源广,价廉,使用方便,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

在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患儿生活、情感及饮食的护理,如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忌食辛辣鱼腥发物,勿饮酒,保持皮肤清洁等。具体方法有:(1)患儿要卧床休息,不可过于劳累;(2) 注意不要吃有刺激性强的食物,忌食酸味食品,因酸味食物可刺激腮腺分泌,加重疼痛;辛辣、肥腻和煎炸等不易消化的食品禁食。要给患儿吃易咀嚼和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以减轻孩子吞咽的困难;减少咀嚼,以避免引起疼痛。(3)要多喝开水,以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4)患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要注意消毒隔离,其所用饮食用具要与其他人分开,并进行定时煮沸消毒。患儿的衣服、被褥等物品,在生病期间可拿到室外曝晒,脸盆、毛巾、手绢等物,每天需用开水烫1-2次。(5)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6)如果男孩的疼痛,可以用绷带把阴囊托起,以减轻疼痛。(7)保持孩子口腔卫生,要孩子经常用温盐水或凉开水漱口。

参考文献

[1] 诸福棠,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56-758

上一篇:洁净手术室使用及使用管理 下一篇:整体护理对血液病患者化疗的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