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2-08-29 02:27:43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文章论述了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如何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TH126-4;G712

《机械制图》是机械加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识图、画图能力,为更改好地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对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各类先进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装备制造工业,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中职学校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也明确了方向、提高了要求,因此,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方法的研究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下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是要首先面对、亟待解决的困难。特别是《机械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由于大多数学生知识基础差,缺乏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等,使得学习本课程必需的空间想象力培养难度较大,若继续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等方式进行教学,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模式,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总结了几点浅见与大家共享。

一、多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包括学习在内任何事情均需要自信心来支撑。作为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和蔼可亲的形象,关心爱护每位同学,耐心解答所有问题,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我们应该坚信,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有优点,利用课间多和师生交流,全面了解和寻找同学的优点,并及时鼓励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严格要求,浅显易懂地让其明白《机械制图》是工作实践中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对于他们将来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数量繁多的旁征引证,使同学们在学习中逐步建立和强化自信心,尽力让学生不再感到《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逐步深入学习,提升能力,奠定基础。

二、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如果我们对某种认识活动产生了兴趣,它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机械制图》上的教学成绩很大程度取决于W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在教学中我通常以下渠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拉近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距离

学校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安排都是理论和实践穿行的。在组织《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前,充分利用同学们已在学校实习工厂实践过车工、钳工等等经历,通过展示学生自己加工好的工件,拉近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距离。让同学们正确的描述所看到工件的形状、大小和各尺寸间的相互位置,并把所看到的工件画出来;在此基础上,再引入《机械制图》中几何画法的规则和要求,引导同学们在按照规定和要求修改或完善自己的“作品”。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好,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进步很大,增强了学习《机械制图》的信心。

(二)活跃课堂氛围

教会学生画图的的技巧,打牢制图的基础,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各点、线、面形成的过程,明白绘制的要求和标准。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课件和教学模型演示、CAXA软件教学引导来解决这个问题。

1.充分利用课件和绘图过程演示

在讲授机械图样的表示方法,如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读图时,充分利用课件可以大大缩短课堂绘图时间,并且化难为易,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率。

绘图过程的演示和适时地应用直观的教学模型进行绘图演示,都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并且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我将所绘制的图形布置在能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作图过程的地方,凡涉及到作图方法的内容时,使用彩色粉笔按作图步骤有次序地边讲边画,这样不仅讲清了图中的形体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程度。

2.使用CAXA软件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应用CAXA进行三维造型和二维制图演示除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几何画法的教学时,利用建立三维实物模型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的分析零件的形体,且强大的三维实物模型转换为二维图纸的功能,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装配图的教学时,利用软件的装配设计功能,把提前画好的三维零件实体进行装配演示,装配体直观的让同学们看到装配图中零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提高学生阅读装配图的能力。

在现代的机械制造业中,数控加工技术离不开CAXA、UG等软件的应用,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看到老师用软件绘图时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为后续的CAXA实体教学作好铺垫。

(三)考试的正面激励

学生最怕的就是考试,但考试也是鼓励学习的一种方法。《机械制图》内容中的项目一,主要是学习机械制图的一些基本画法,充分利用学生对新事物兴趣浓、接受快的特点,在项目一教学结束时及时地组织测验,实践证明,同学们一般都能考个好成绩,及时通过考试成绩的正面鼓励和肯定,培养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

(四)分层次作业的激励

每个同学的接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布置作业时按学生听课时反映的状况不同,采取“跳起来摘桃子”的办法,将课后作业按难易程度分组布置,让每个同学都感到作业有点难,但经过必要的复习和思考就能完成,避免了相互抄袭、不求甚解的现象。学生的作业成绩比较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学习实用性

大家都知道,机械制图课程内容包括几何画法、机械图样的表示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等四个部分。从调研中得知,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从事加工制造、装配和维修等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到的是怎样运用学到的识图能力,读懂零件图、装配图和剖视图。为帮助学生适应岗位需要,增强学生快速且正确的读图能力,可适量调整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在实际教学中,由浅入深的教会同学们读来自于实习工厂的加工纸图,把重点放在零件尺寸、工艺结构、表面质量要求、加工方法(方案)、技术要求、连接与装配关系等的正确识读,特别是理解各个符号的含义,如果遇到旧国标还需要指出,并画出新国标的符号。

学生通过针对性的读图练习,提高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加深对国家有关制图标准的理解,对工艺结构和技术要求的熟悉,对装配图纸中标题栏和明细栏了解。这样可使学生走向工作后能尽快适应岗位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上一篇: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疑难问题分析 下一篇:立足学生实际,提高音乐类学生的英语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