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会计核算标准化操作与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29 01:29:01

国库会计核算标准化操作与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金融、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库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2011年年初,总行国库局提出了构建现代化服务型国库的目标,这一目标既是国库满足公共财政建设服务需求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做好新时期国库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促进国库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是国库人员必须运用新意识、新思维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揭示新时期下国库会计核算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设想,从而为更好地完成国库会计核算核算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一、国库会计核算管理现状

(一)国库会计核算管理实现网络化、电算化。随着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以及国库3T系统的正式上线运行,国库资金清算业务摆脱了长期以来对会计营业部门的依靠,减少资金汇划环节,拥有了如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同城票据交换等直达、畅通、多样的资金汇划手段,国库会计核算发展形成较为独立的体系,国库资金运行驶上了封闭、安全地快车道,国库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二)国库会计核算管理时刻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国库直接收付等创新工作的不断拓展,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推广、人民银行直接兑付无记名国债的实施、创建服务型新型国库思路的确立、国库现金管理的成功操作,国库会计核算工作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国库监管范围不断拓宽。这对国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更好地发挥国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结点的重要作用,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提高财政资金运作的效率,加快预算收入资金的入库速度,加强国债管理和提高国库核算质量,成为国库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二、国库会计核算标准化操作与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相对于财政国库改革的深入和国库会计电算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库会计制度建设更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现行制度存在与新业务脱节。如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各地制订的制度五花八门,对检查出的问题很难定性,也没有没有统一的处罚标准。二是岗位设置与国库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如果按照新的操作规定要求,各地国库人员配备将严重不足,势必造成兼岗现象普遍存在,某些内控制度将形同虚设,会计核算的质量和风险防范会大打折扣。三是“印、押、证”分管制度执行难。由于对印章、重要空白凭证、密押、密钥的分管制度不明确,国库部门一般执行的都是无论何种印章都要与重空、密钥分管,加上印章管理还要遵循“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重要空白凭证又要分保管库和使用库,至少需要2人,密钥、密押需要至少1人,停用的印章需要国库部门负责人保管,这样仅保管的重要物品就需要至少5人,而目前县人行从事国库工作的人员很难达到5人,特别是遇人员强制休假、业务培训、外出检查等情况时,更是难以坚持“印、押、证”分管制度。

(二)国库资金清算存在风险隐患。国库资金清算方式快捷、多样增大了资金清算风险。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库资金风险点前移。国库资金清算由过去单一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包括现代化支付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在内的多种资金清算方式,使国库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二是资金安全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国库部门的资金划转都是通过会计营业部门,对国库资金清算风险的认识不足,习惯于传统意义的“账平表对”。而国库直接参加支付系统进行资金清算,印、押、证的管理、查询、查复的处理、突发事件处置等高风险业务将直接考验国库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三是人员道德风险突显。从历年各地国库出现的案件可以发现,很多是因人员思想道德偏差而导致国库资金损失,因此道德风险是整个国库风险中隐蔽性最强、危害性最大、最难控制的风险。

(三)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过度依赖。随着国库会计核算对计算机依赖性逐渐加深,网络、计算机以及系统安全成为国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是国库会计核算系统本身设计缺陷,如系统访问控制不严密;缺少对通信传输操作的控制,未能真正实现岗位互控的作用。二是系统内部控制功能不足。主要表现在系统对参数设置、科目属性、级次、比例等不能实现系统自动审核控制,仍需要人工操作,伴随着很大的随意性。三是业务人员对于手工操作较陌生。由于国库会计核算基本实现了电算化、网络化,业务人员长期使用脱离了手工操作,一旦系统或者网络出现问题,将会感到措手不及。从各地开展的国库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情况来看,手工处理的能力较以往有明显倒退。

(四)国库监督管理效果明显弱化。当前国库会计核算监督管理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监督管理的对象过于狭窄,监督管理工作基本上停留在对纸制传票、报表、账薄的事后监督,这种依靠手工完成事后监督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国库核算电算化和国库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国库监督管理职能弱化,国库部门在实际的监督管理中只能行使监督和建议权,而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特别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立后,授权支付和直接支付以及公共支出改变了国库原有的库款支拨核算方式。

三、加强国库会计核算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制度、统一流程。要针对业务的发展和国库会计核算电算化程度的提高,对原有制度中一些与现时业务不配套、不衔接以及滞后的规定予以修订、补充,研究制定国库会计电子设备和网络管理方面制度,形成一套较为完整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加以规范和约束,以适应国库业务的未来发展。同时,通过制定科学统一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而实现国库业务规范化操作,特别是关键环节要制定出环环相扣的统一的操作流程,建立起确保国库资金安全的制度屏障。另外,要根据业务发展及时制定出异常业务处理的应急方案,以备突发事件下国库会计核算能够得以顺利开展。

(二)强化内控,筑牢防线。国库部门应与会计、科技、支付清算等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分析和查找风险的成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督和防范措施,构建起有效控制国库资金风险的自控、互控和监控三道防线:一是自控防线。在科学设置岗位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账制度和查询查复制度,真正做到及时查询,有查必复,及时对账,相互签章。二是互控防线。建立“前台核算”与“后台检查”相分离的机制,明确责任,相互合作,相互制约,对关键性岗位要实行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资金安全和印、押、证三分管原则,严禁账务处理“一手清”。三是监控防线。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控网络,加大事后监督的监督管理力度,实现事后监督的电算化操作,提高事后监督的效率。

(三)完善系统,优化网络。一是对现行国库业务系统不断进行整合和优化,和完善,提高3T系统的使用效率,加快3T系统的推广速度,加快国库业务集中,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二是尽快开发补充国库事后监督功能,提高事后监督工作的效率,为国库资金安全和国库会计核算质量保驾护航。三是加强国库业务用机使用的管理,不仅要在所有业务用机上安装杀毒软件,而且要对杀毒软件随时更新。

(四)以人为本,培养人才。一是要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运用各种方式提高国库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国库干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三是坚持岗位培训,提高国库干部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能力。四是开展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国库干部严格依法办事,勤政廉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枣庄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农村地区电子缴税发展面临五难 下一篇:经济欠发达地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情况的调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