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中DMS的应用

时间:2022-08-29 01:22:58

配电自动化中DMS的应用

摘 要:针对当前我国配电网的发展状况分析,不但运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同时自动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因而必须通过配电管理系统对这种状态进行改善。文章主要针对配电管理系统即DMS的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并详细的介绍了其功能模块,阐释在自动化配电网建设的过程中DMS的应用。最后论证DMS在我国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配电 自动化 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053-01

电网的发展使得配电网也随之发展,电网中配电站的容量以及数量和规模都有所增加,且其规模仍旧在不断扩大,随着配电网的服务对象数量的增加以及服务面积的扩大,供电质量的可靠性成为了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能令网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了目前电力部门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而在目前配电管理系统即我们熟知的DMS集合了配电、变电以及用电过程的控制、监视、管理功能,具有统一性和综合性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并以其巨大的优势被应用在电力企业的各个管理、服务环节。通过DMS的应用可有效解决经常断电以及恢复断电时间过长的缺点。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是的用电客户不在抱怨,提高服务水平。

1 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模式

DMS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人们也逐渐的开始意识到其对于电网发展的重要性,主要原因在于电力分配的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激烈。所以,需要全面提高配电管理效率。DMS的应用主要为了提高配电系统的工作水平。因而在DMS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强调系统的开放性,通过集成不同的子系统功能,增强系统的实用性。在系统中DA即配电自动化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DA的建立需要以系统集成为前提,这不仅仅要求DA功能的集成,同时还要求系统功能同其他信息系统相互集成。由于配网分布较广,配网的原件也相对较多,因而系统的集成需要有效的通讯系统进行网络以及元件的连接。所以,在DA系统的建立中,选择通讯系统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高效稳定的发挥作用,才能够提高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增加电网的稳定性,提高供电质量。

2 DMS原理

配电管理系统以SCADA及能量管理系统EMS信息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为核心,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子模块组成。配电管理中心与各变电站和配电终端利用通讯传输实时数据。另外,可根据需要配备流动工作站,以便维护操作小分队随时与调度中心联络。它以配电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关系数据库等为基础,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应用系统组成。一般包括配电自动化、配电工作管理、故障投诉管理、自动作图和设备管理、负荷管理、配网分析系统、呼叫中心、ERP等。以实现配电网的管理自动化,优化配网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一个完整的 配电管理系统要集成相关各种应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 DMS内容以及任务

(1)数据采集以及监控SCADA。

配电网SCADA作为信息获取系统以及监控系统,主要作用在于实时采集配电网信息,并实现网络的有效监控,同时针对网络中发生的突发性时间进行记录并整理、报警;其功能主要集中在网络计算以及档案存储和历史报表上;由于系统会涉及到大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所以需要依照实际状况进行动态管理,保证系统中各个环节同实际状况相一致。

(2)DA。

DA即配电网自动化,通过自动化的综合性变电站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对定值远方调整进行有效保护、远方控制开关以及自由切换预防操作以及就地操作、采集电网数据以及链接、预处理和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等,同时通过自动化变电站还可以进行自我诊断监视、日志记录和通讯等。而馈线的自动化主要指10kv电压联络线。通过需方管理则可以实现远方电费计费以及负荷的测量控制。一些工业大户可以通过峰谷电价分时计算方式避开用电高峰,从而降低电网由于用电高峰存在的压力,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3)控制室管理。

在运行管理中,核心内容便是控制室管理。其人机界面采用全图形模式,依照采集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计算,从而形成动态网络着色与线路追踪。这极大的方便了配网调度员,并提高了紧急事故的处理速度和处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由于电网故障而造成的停电,令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

(4)TCM。

故障电话投诉管理TCM对各类故障投诉电话进行登记管理,一方面依据处理情况自动编写故障处理报告供调度员查询, 对未能及时处理的投诉电话备案在册,定时呼唤处理直至恢复供电;另一方面与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取得用户的理解、依赖与支持。

4 应用分析

配电自动化可以收集、处理解释、储存和显示现场信息和遥测信息,提供给应用系统,实现配网的运行、监控、故障诊断、故障隔离与网络重构决策,提高配网的效益和效率。负荷管理进行网络分析,实现最大负荷和最小拥塞,确定网络供应和负荷间的平衡。实现大用户负荷采集和负荷控制。配网分析系统DAS负责网络建模与网络拓扑、状态估计、配网潮流、网损与压降分析、短路电流、电压/无功控制、负荷预测等。配电工作管理。优化流程,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降低故障的影响,降低成本。图纸设备管理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自动作图和设备管理系统,它以电子地图为基础,管理和地理位置有关的各种电力设备和线路,结合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完成基于空间的查询、统计、配网运行监视事项显示、停电管理等功能。

5 结语

当前的国内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人们在关注经济利益的同时对于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升高,电力作为当前人们不可或缺的能源,其需求量日益增加。这无疑就加剧了我国原本运行容量不足的电力系统增加了负担。面对这一巨大的挑战,现有资源利用率的优化以及先进管理模式的应用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而配电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并改进服务质量,同时下次基础上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通过DMS能够有效降低由于故障造成的损失,同时提高电网的管理效率,由于缩小了由于故障造成的影响范围,并且减少了电量损失,因而很多依赖于稳定电网的生产用户由于电网故障所造成的损失也会相对减少。另外通过DMS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调度员能够对配电负载以及变压器进行随时追踪,使其能够有效协调电网负荷,令负荷合理分布,改善元件使用寿命以及电网环境。DMS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运行操作的自动化程度,创造无人值班的技术环境,另外,无需依赖人工寻找故障点,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并增加了劳动的可信度。

参考文献

[1] 谭渡渡,谭晓天.配电管理系统DMS[J].湖南电力,2000,20(2):58-60.

[2] 唐志平.配电系统自动化探讨[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2(2):34-39.

[3] 范明天,张祖平.探讨国内实现配电自动化的一些基本问题[J].中国电力,1999,32(3):41-44.

上一篇:小议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对策 下一篇:探讨10 kV配电线路防雷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