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路 “造血”帮扶

时间:2022-08-28 11:30:06

作为国资委下属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运”)的子公司,中海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国际”)按照中国海运的帮扶方案,在云南永德县实施了选拔培养当地人员到中国海运的船舶工作的方式,很好地支持了当地就业和社会发展,较出色地完成了中国海运布置的帮扶任务。

永德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南部,面积3200平方公里,是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城海拔1580米,距省会昆明市780公里,距临沧市府226公里。全县有汉、彝、佤、布朗、傣、傈僳、拉祜等22个民族,总人口3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21%。

永德县工业基础薄弱,仅有几个小型糖厂;旅游资源丰富,但尚未开发;农业生产以种植甘蔗、核桃、芒果、茶叶等为主,商业流通落后,就业岗位很少,但是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每年有一千余名高中、职业高中和技术学校的学生毕业,除少部分升学参军外,其余都需要安排工作岗位,而这些人都是基地船员的重要来源。

鉴于这样的特殊情况,中海国际在建设永德船员扶贫基地伊始,即确立了送钱送物不如送岗位、送技能的帮困扶贫思路。着重为当地年青人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经过学习、培训、考证,成为符合海事组织要求的适任海员,使永德的年轻人走出大山,闯荡大海,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中海国际把科学化理念、人性化管理、市场化操作、规范化程序,作为永德船员扶贫基地建设管理的一把标尺,制订了符合实际的《中国海运船员基地招募简章》、依法依规的《船员劳务合作协议书》。根据招募简章的选拔标准,实施招募、培训、签订合同、派遣上船等一整套规范程序,与永德县劳动局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永德县建立船员基地,招募船员送中海国际所属学校参加培训后,直接安排上船工作。船员在船舶见习期间的费用全部由中海国际承担,船员首次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6年,合同到期后经考核好的续签合同。协议明确对船员管理以船舷为界,在船由中海国际管理,下船由基地管理,双方各司其职承担船员在合同期的管理和服务,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006年,经过初选、笔试、面试、政审、体检等流程,公司首批招募了35名优秀适龄青年,送中海国际所属学校接受专业的船员适任培训。为保证培训质量,学生取得海事局颁发的适任合格证书后,经考核合格的,才能与基地签订劳动合同,按船员劳务形式派遣上船工作。考虑到永德船员大多来自贫困地区,为此,公司先行垫付学生的培训费、交通费,每月还为他们发放生活费,待学生上船上岗后逐月扣还,保证学生安心学习、顺利毕业。

从2006年到2011年,中海国际共招募永德基地船员178名,其中有27名因各种原因离开退出,目前在职上岗的有133名,在校培训的18名。其中,少数民族21人,占14%,分别为彝、佤、白、布朗、苗、土家等民族。船员职务为见习三副1名、木匠7名、水手137名、机工27名、服务员6名。分布在中国海运的集装箱轮、油轮、货轮、合资船和外派船舶,航线遍及世界各大港口。

随着国民经济结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战略调整,海员后备资源向中西部转移已成为趋势。建立永德船员扶贫基地,是中国海运落实中央先富帮后富政策的实际行动,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际行动。

上一篇:三看四川义务教育 下一篇:乐山:产业兴市迈进GDP千亿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