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涡轮机匣的工艺改进

时间:2022-08-28 11:21:20

某型涡轮机匣的工艺改进

【摘要】对涡轮机匣的材料特性和加工难点进行工艺分析,并对整个工艺路线的重点工序和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攻关,促进工艺持续改进,为顾客提供质量优良的产品。

【关键词】涡轮机匣 薄壁零件 精密孔 衬套组合 过程稳固评估

某型涡轮机匣是一航空发动机零件,加工中一直存在变形,尺寸不稳,特别是在加工前、后安装边的精密孔和精密孔的组合存在的质量问题。因此,对此进行加工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和技术难点的攻关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实践中的摸索,对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专用夹具、加工参数等方面一系列工艺改进后,过程中减少零件变形对加工后技术要求的影响,质量达到稳定,并得到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验证。本文就是针对这一改进过程的技术总结。

1 涡轮机匣的工艺改进

1.1 零件材料性能简介

涡轮机匣是一航空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它的材料性能及加工质量要求非常高,该零件后安装边材料代号为NC22DNb,相当于GH625或Inco625,主要材料成分为:55-60% Ni,20-23%Cr,8-10%Mo,是以钼、铌为主要强化元素的固溶强化型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和抗氧化性能,从低温到980℃均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并且耐盐雾气氛下的应力腐蚀,广泛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宇航结构部件和化工设备。有高熔点合金元素,具有高抗氧性,热强性和较好的塑性等特点,属于切削性能极差的镍基高温合金。因此加工中:①刀具易磨损;②切削阻力大;③材料导热差、切削点温度高;④易出现加工硬化;⑤零件在加工中内应力大,加工后尺寸不稳定。

前安装边材料为:Z5CNu17-04,相当于0Cr17Ni4Cu4Nb,是一种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耐腐蚀、抗氧化和可焊性,相对于后安装边材料(NC22DNb)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1.2 加工工艺流程分析

1.2.1涡轮机匣加工难点

涡轮机匣最大的加工难点是保证位置度为Φ0.02mm(自由状态下为Φ0.05mm)的精密孔和精密孔设计要求,组合衬套后要求衬套的位置度在自由状态下不能超过0.05mm,此型号涡轮机匣的机匣壁最薄处只有0.8mm,前安装边最大直径为Φ372.5,零件总长为208.5,再加上零件材料有较差的加工性能。因此最关键的工序是数铣加工前、后安装边的精密孔和钳工组合工序。此前所进行的多道磨工和研磨工序也是为了保证前、后安装边的平面度0.01,从而在工序支靠加工减小零件装夹变形影响精密孔的设计尺寸。本文就针对这两道工序进行工艺攻关的总结。

1.3 重点工序和薄弱环节攻关

1.3.1对涡轮机匣精密孔的加工

几乎所有的机匣都有精度和位置度要求相当高的孔,而且涡轮机匣的壁厚在0.8-1.2mm之间,零件刚性差,容易产生加工变形。如图1所示,涡轮机匣要求的精密孔设计要求位置度为Φ0.02mm(自由状态下为Φ0.05mm)。在原来零件支靠面平面度为0.005mm,夹具平面度小于0.01,整面支靠,六点压紧,要求零件在自由状态下和压紧后加工面变化不大于0.007mm的情况下加工很难达到自由状态下的Φ0.05mm位置度的要求,而且位置在角向和径向变化无常,没有规律可循。

针对涡轮机匣的数铣加工工序数铣进行以下的措施:

措施一:改变切削参数,镗刀的参数为S=1000r/min,F=16mm/min,分粗镗、半精镗和精镗,半精镗余量为Φ0.3mm,精镗余量Φ0.1mm;铰刀S=500r/min,F=16mm/ min,铰刀余量Φ0.03mm,质量还是存在不稳定。

措施二:改六点压紧为整个面压紧的方式,对压紧力要求是零件在压紧前和压紧后加工面的平面度允差不大于0.008mm。

措施三:固定设备并进行防错,对于设备G54旋转坐标的详细计算方法在设备注意事项中详细说明,并张贴在设备显眼处,如图2。

结论:某批18件零件18件均合格,合格率100%。

1.3.2精密孔衬套装配组合的攻关

涡轮机匣的精密孔设计要求位置度为Φ0.02mm(自由状态下为Φ0.05mm),组合衬套后要求衬套的位置度在自由状态下不能超过0.05mm,这给组合工序带来很大的困难 。

存在以下问题:冲击力比较大,造成零件容易变形;容易损坏衬套和精密孔;衬套中心轴线与孔轴心线不同轴,与基准平面不能保持垂直,因此位置度也很难达到。在生产过程中,衬套组合前孔的位置度为Φ0.052mm,组合装配后位置度达到Φ0.28mm,为此顾客的抱怨很大。

解决方案有:重新设计组合夹具,对组合夹具的工艺要求提高,安装座的定位孔与安装芯棒间隙配合不大于Φ0.015mm,夹具支靠面平面度不大于0.03mm,与安装座的定位孔垂直度在0.005mm以内,安装芯棒与衬套的定位间隙配合在Φ0.02mm以内,保证安装时衬套与零件基准面的垂直不大于0.007mm;将原来的冲击组合改为静压力,比如通过螺纹压紧方式或摇臂钻的静压力进行装配;将孔口的毛刺利用专用钢刷进行去除,因为衬套与精密孔为过盈配合,过盈量Φ0.015mm以内;将零件孔和衬套用丙酮清洗干净,去除表面杂质;另外做一根定位芯棒与安装座的间隙配合不大于Φ0.02mm,与精密孔间隙配合不大于Φ0.015mm,先将安装座定位孔与精密孔定位好,在用安装芯棒进行组合装配;在装配过程根据配合紧度进行释放应力,即静压力增大再降低再增大反复。

结论:对象零件进行装配组合的15件零件有14件合格,合格率93%,组合前孔的位置度和组合后衬套的位置度允差不超过Φ0.007mm,达到攻关的要求。

2 结语

在对工程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更应当在技术改进和工艺攻关上,应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引领生产的发展,真正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

参考文献

[1] 机械工程师编委会.机械工程师手册(第3版)[M]. 2007,1

[2] 陈宏钧. 实用金属切削手册(第3版)[M]. 2005,1

上一篇:油田电网滤波及动态无功补偿的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浅论集油系统管道腐蚀的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