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渡还是觅渡:语文教学改革路在脚下

时间:2022-08-28 08:38:11

迷渡还是觅渡:语文教学改革路在脚下

语文教学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各方面的争鸣、讨论此起彼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对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视。

那么,课改究竟给语文课堂带来怎样的变化?新课程目标下的语文教学究竟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去梳理、总结?新课程视野下的教师与学生究竟成为怎样一种新型关系?《觅渡文丛》就是带着这样一些问题面世的。《觅渡文丛》的作者们大都来自教学一线,许多都有着几十年的课堂教学经验。他们对语文课改有着切身的体验,有着深入的思考。他们并不回避自己的困惑,但更不懈地进行着自己的追求;他们不排斥“主义”的倡导,但更着力于“问题”的研究。这或许就是《觅渡文丛》的风格吧。

杨九俊(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主编,《觅渡文丛》主编):

有朋友问:你们是迷渡还是觅渡?我以为这是具有循环意味的问题,因为迷渡而觅渡,觅渡上路之后又迷了路……大概这就是杜威先生所说,教育是包含科学在内的活动,应当有螺旋式上升以至无穷的过程。觅渡也好,迷渡亦是,都体现了作者对母语的挚爱深情,对母语教育规律探索的执著信念。谢谢老师们对“觅渡者”的关心,欢迎有更多的同道加盟,奉献自己在语文长河边的感叹和思考。

王栋生(南京师范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有青年教师被校长听了课后,有些苦恼,校长问她:“你为什么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你的位置在讲台,应当这样,双手撑住讲台两侧,不要乱动。”这位教师很为难,她不明白,为什么不能走近学生交流,为什么不能站在学生中间带读,为什么要立在讲台后像个官僚一样地自说自话……

上课时,教师该站在哪儿,校长也要自以为是地说三道四。语文教学的艰难,有时并不在学科之内。教师的教学位置,未必要“在学生的前面”;“在学生中间”,可能更好。这不是形式上的位置,而是观念上的位置,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场所。我上课时,喜欢走到学生中间说话、对话,距离近了,“讲台”没有了,仿佛更能突出学习的内容。――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我总觉得自己是在和学生一同阅读,和学生一同写作。那些教学文本我很熟悉,然而面对的学生是新的,这就让我始终对课堂教学充满期待。我总是在想,今天课上会发生什么。

爱因斯坦说“只有个人才能思考”,因而,只有教师个人才能“觅渡”。每位教师的课堂都有其特殊性,面对奔腾的河流、变幻的风云,要“觅”的不只是“津”,还得找寻“时机”。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对象,知道必须在什么时候教,怎样教。从这个意义而言,每位教师都得重视自己的经验,而不能一味地靠他人指点迷津。

汪政(著名文学评论家):

语文课堂的位置感不仅会存在于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于课堂与课堂之外,存在于课堂与社会、存在于课堂与生活之间。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看起来是句老话,但不等于我们今天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现在喜欢说一个词,那就是“语文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要让人明白生活的意义,获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与语文打交道,都有自己的语文生活,但每个人的语文生活质量相同吗?所以,语文教育要对学生的语文生活能力负责,对一个人一辈子的语文生活质量负责。什么是高质量的语文生活?能欣赏,能感动,能思考,能表达,在语文生活中有自信,能获得积极的评价,通过语文的沟通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在语文中感受到成功与快乐。这些都是。

这样一想,我们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教学的手段、语文课堂的形态都可能发生变化。知识不能代替能力,会应试不等于会生活,课堂语文不能代替生活语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见得能过上诗意的生活。语文也有知与行统一的问题。我们语文教学中无用的太多,许多都是“屠龙之技”。

所以,语文要走出去,要接通与社会、与生活的血脉,教师要解决学生在现实语文生活中的困难,要为他们畅通地进入当下的语文生活提供帮助。让学生不仅在课堂,而且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去感受、学习和实践语文。

唐江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语文教育或许可以称为诗化的生活教育,生活是需要体验才能认知并深味的,因此,语文学习或许更应该重视体悟。

今天,我们常常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从反面佐证了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渐渐感到,国家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要想依靠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来实现困难重重,未来让人无法乐观,寻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势在必行。

但我们也乐观地判断,母语教学的彼岸永远存在,通往彼岸的语文津梁也永远存在且多样。在众多可能的语文教学路径中,我们关注活动体验式教学。活动体验式教学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语文教学行为,它只是代表了我们在语文教学有效性上的一个态度或者说一种寻觅,事实上我们也做出了较长时间的持续努力,在课堂教学实践方式上,我们跨出了比别人更大的探索步伐,我们正在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在某些文本教学领域发生静悄悄的革命性的变化。

在活动体验式教学中,我们强调亲历与感悟,强调活动与体验,这是因为我们深知只有让学习者亲身参与了活动,才能会有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才能最终把最初的知识认知变为内化的知识。另一方面,这种强调亲历、参与、合作,从而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教学方式,让知识的获得不再单纯是知识的累加,而是一种能力的形成。活动体验式教学的意义还在于,体验让学习进入了生命领域,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其身心与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我们在现代诗歌课、演讲课、倾听训练课、问答课、非连续文本课、写作课上的实践努力和取得的成效,表明我们的寻觅不仅仅是一种出发。

黄厚江(江苏省苏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语文课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即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一是语文被拔高了,放弃了语文学科的基本责任,而去追求那些高位的目标。二是语文被夸大了,即把所有和语文相关的甚至关系不大的东西都当作语文必需的内涵和责任。三是语文被萎缩了,很多语文课堂,只剩下一个目的――考试和成绩。四是被虚化了,新理念越来越多,新形式越来越多,可是离语文越来越远。五是语文课被转移了。很多语文课,其实是政治课,历史课,艺术课,影视课,班会课,最流行的是文化课和人文课。

什么是语文课呢?怎样才能使语文课成为语文课呢?

首先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素养提高为目的。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特点不是思维,不是人文,而是语言。所有学科之中,唯有语文以语言为核心。因此语文课就应该是以听、说、读、写为主的语文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达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其次是教师按照语文的规律教语文,学生按照语文的规律学语文。语文有自己的学习规律,我们的母语又有着自身的特点。语文课必须遵循这些规律和体现这些特点。退一步讲,即使对付考试,即使为了成绩,也应该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还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的方法主要是语言的方法,语文的方法应该是切合文体的方法,应该是切合具体教学内容的方法。当然,语文的方法并不排斥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利于语文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其他方法。

钱理群先生在《语文阅读教学历史经验的两个基本总结》一文中说:“所谓改变语文教学方式就是要‘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这位“语文圈外”的人文学者的话应该是切中肯綮的。而这也正是我们倡导和践行的“本色语文“的基本主张和追求。

曹勇军(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一线语文教学目前存在来自三个方面的困扰,或者说受到的挤压,一是过分强大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二是近年来学校规模扩大后,用各种考试和量化管理代替教育中师生相亲的生命共感而产生的困惑,三是课改后兴起的理论至上风气,形成理论话语霸权,给教学造成“大拆大建”的困扰。后两种情况又互为因果,造成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理论很繁荣,出了很多成果,另一方面,教学实践中又问题百出,不能在理论指导下得到有效解决。我们陷入一种盲目逐新、理论超前消费的集体狂欢之中,而无力应对时代对语文教育的期盼。

春晚刘谦表演“见证奇迹”的魔术,第二天便有很多热心的网友来揭谜底。揭谜者众,可是刘谦只有一个。群众需要的是刘谦,而不是揭谜者,虽然他们也能给群众带来快乐。吊诡的是,刘谦是靠别人揭谜来构思创作自己的魔术节目的吗?显然不是,他是靠自己的大量实践以及同行之间的观摩交流,获得启发灵感创作新节目的。我总觉得,这似乎与目前的语文教学研究有相似之处。我不否认理论研究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意义,但我们在保持教育哲学的先锋性、批判性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表达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温情和敬意?我们的研究立场、视域和方式应该贴近语文教学实际,贴近语文教师的职业经验。要知道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不仅理论要联系实际,理论要运用于实践,更应该观察研究实践中的问题、探索和成果,从实践中汲取思想与力量,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在教育被现代知识、体制和权力日益分割而呈现碎片化的今天,我们要敬畏课堂、敬畏教师的职业经验。我们应该思考,当下一位教师站在课堂上时,他究竟要面对哪些真实的问题和困扰?又有哪些有原创价值的思考和探索?我们应该通过研究,为教师的职业创造赋权,使其教育教学探索更具有合法性,真正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

韩雪屏(包头师范学院教授):

古今中外母语课程教材大多是以选文为编辑体例,因此,语文教学就与解读文本结下了不解之缘。解读文本有许多入口和路径:是把选文当作人文教育的材料,还是把它当作运用语言的例证;是把它视为经典文化的构成,还是把它看作历练读法的场地?教师的理念不同,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和教学就会有不同的取向。

但是,语文教师需要共同遵循的一个原则是:通过文本教给学生新的言语方式和思维方式。从学生学习来说,他们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母语从事基本人际交往的能力。他们到学校来学语文课,是为了学习和掌握更多新的言语和思维方式,特别是书面言语方式。从选文作者说,他们一代一代都在书写着人类古往今来的生存际遇和景观、生命意义和境界;这些是世人心中都可能有过的。但经过时间淘洗能流传下来的,却是他人笔下绝无仅有的、完美的言语形式。虽然,这些独具特色的言语形式,仍然离不开民族共同语的词汇和句法、构段和组篇等等基本规律。再从语言表意规律看,语言绝不只是消极被动的表意符号,语言符号对于开拓和深化思想情感具有积极的反作用力量;哪怕仅仅是它们的一种新的排列组合,也会给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启示。

(摘自《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探究性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下一篇:对一个公理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