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提高骨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研究分析

时间:2022-08-28 07:47:18

健康教育对提高骨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研究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骨科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对2012年1-6月接受健康教育的骨科住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选取2011年1-6月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骨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组的患者医院环境满意率、服务态度满意率和护理质量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骨科护理; 满意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已成为临床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采用各种教育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能力,掌握康复锻炼的技能、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以及增加疗效达到健康的目的[1]。本院在护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制度保障和理论支持也还不完善,致使本院护理健康教育停留在应付式和照本宣科的低层次水平。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本科从2012年1月1日起对骨科住院患者开展了系统的健康教育试点工作,在实践中探索方法和总结经验,为其他临床科室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做了有益的尝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6月骨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1年同期骨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进行电话回访调查患者满意度。电话回访对象只选取上肢骨折和下肢骨折的患者,剔除文盲、年龄过大或过小、听力障碍、语言障碍和有其它严重基础疾病等的患者,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1.2 健康教育对象 2012年1月1日以后骨科住院患者及陪护家属。

1.3 健康教育方法 患者入院当天,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制订出个性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教育方案。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病程的全程,分为入院教育、术前教育、术后教育和出院教育四个阶段具体实施。

1.3.1 入院教育 大多数患者入院后都或多或少会有孤独感和陌生感,此时责任护士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入院须知、设施使用、作息时间、陪护探视制度、合理饮食和主管医护人员情况等医疗环境信息,使患者和家属尽快熟悉适应医院生活,消除陌生感,确保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

1.3.2 术前教育 骨科患者往往起病急、病程长,部分患者甚至对即将施行的手术产生恐惧感以及对手术效果产生担忧。根据这些特点,责任护士耐心细致地讲解患者术前应做哪些准备、需要配合哪些必要的检查和手术的简要过程,以消除患者急躁、忧虑的情绪。责任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介绍主刀医生的情况以及所做手术的成功案例,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邀请术后恢复期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对手术和医生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1.3.3 术后教育 术后教育侧重于术后康复过程的指导。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告知麻醉术后的注意事项、家属护理注意事项、合理的健康饮食和并发症的处理等;讲解如何用枕头、支架等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液回流,消除水肿;指导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和功能锻炼的方法;对石膏外固定术后的患者,肢体摆放以舒适、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和不引起石膏断裂为原则。

1.3.4 出院教育 向患者讲解如何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和家庭护理要点,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维持有效的固定,严格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告知患者应定期复查,有问题及时与医院联系,教育患者保持健康饮食、注意休息、适度锻炼等知识。

1.4 健康教育方式

1.4.1 文字宣传 每月出版1期骨科知识宣传栏,宣传骨科疾病的特点、防治要点、并发症的预防和功能锻炼方法等知识。同时组织骨科专家将部分操作性强、较难理解的护理知识编写印制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小册子,发放给患者和家属阅读学习。

1.4.2 集中授课 定期组织患者家属和部分能活动的患者,采取口头讲解、视频演示、示范训练、个别答疑和集中讨论等方式,示教及指导患者和家属如何拍背、翻身、有效咳嗽、深呼吸和功能锻炼等护理知识,使患者和家属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达到自我护理的目的。

1.4.3 个性化指导 个性化指导遵循“因病而异,因人而异”进行指导的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责任护士认真细致地讲解并示范需要患者和家属自行完成的一些护理知识和功能锻炼方法,直至患者和家属学会为止。要反复多次,强化患者的记忆,特别是在患者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听的内容往往被遗漏,且不易记住,所以要反复讲授,要有足够的耐心[2]。对部分患者和家属自我护理有困难的,责任护士还应从旁协助。

1.4.4 患者互助 选择相同疾病、处于恢复期能下床活动的患者现身说法,讲述治疗经过和康复现状,介绍自己成功的护理经验,以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达到有效疏导患者心理的作用。

1.5 调查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电话回访。调查涉及医院环境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3项25个问题,按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打分,很满意4分、基本满意3分、一般2分、较不满意1分、很不满意0分,满分100分,设定每份调查问卷≥95分判断为满意。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012年采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患者满意率高于2011年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护理的患者满意率。两组比较,健康教育组医院环境满意率、服务态度满意率和护理质量满意率均比对照组有较大提高(字2=12.33、23.47、14.01,P

3 讨论

骨科患者大多为突遭各种意外而致病,具有康复时间长、自理困难等特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非常痛苦,极易影响病情的预后。2012年与2011年比较,本院住院环境和硬件设施并无大的改变,而健康教育组患者对医院环境的满意率比对照组有大幅提升,主要是通过主动热情的入院教育,使患者和家属迅速熟悉医院环境和了解设备的使用,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心理焦虑和陌生感。而对照组不满意的患者更多是对医院规章制度和一些辅助设备不了解造成的。

健康教育组服务态度满意率高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连续性、科学性和完整性的健康教育,护士积极热情的帮助和指导,使患者倍感亲切与信任,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健康教育工作对护士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使护士从传统的打针发药转移到对患者全方面的整体护理[4]。科学规范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变护理人员的观念,改正一些不正确的护理习惯,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从而提高了健康教育组护理质量满意率。

常规的护理分工难以向患者提供主动连续的护理,加上护士水平及能力的不同,使护士在全面准确和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方面有欠缺[5]。有计划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及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环境,了解整个诊疗过程并予以主动配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亦有利于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心理疏导,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本研究显示,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临床骨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应加强临床推广。同时还应注意健康知识的宣传和管理,采取规范操作、定期配合和科学考核制度以促进健康教育的作用[6]。

参考文献

[1] 任连英.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1):110.

[2] 张爱玲,王玲美,孙婷.骨科、手外伤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外医学研究,2010,27(8):125.

[3] 马卫红,吴江艳,梅静.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17(9):146.

[4] 李金玲.健康教育在提高护士地位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1(9):108.

[5] 王伟,胡岩.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1,6(下):198.

[6] 王宁华.常见骨科疾病康复问题的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3):163-164.

(收稿日期:2012-09-11) (本文编辑:车艳)

上一篇:产科腹部切口美容缝合与传统缝合方法的对比分... 下一篇:无偿献血检测ALT阳性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