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及强化策略

时间:2022-08-28 06:05:34

舞蹈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及强化策略

摘要:艺术素质是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构成。开展舞蹈教育以培养和强化大学生艺术素质,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举措。应就当前高校开展舞蹈教育的实际情况,探寻舞蹈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相关原则,采取有效策略推进这项工作,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做出更为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舞蹈教育;大学生艺术素质;作用;强化

艺术素质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舞蹈教育则是培养和强化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有效途径。舞蹈教育工作者应就当前高校开展此项教育活动的现实情况进行细致分析,探索其中的客观规律和相关原则,寻求提高舞蹈教育实效性有效策略和重要举措,为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做出积极的努力。

1舞蹈教育对于培养和强化大学生艺术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作为综合素养的一部分,艺术素质是指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主要包括对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产品或行为的欣赏、感受、认知和表现。舞蹈是人类用于表达情感的最古老、最直接的艺术形式,参与舞蹈艺术实践可以达到抒怀、陶冶性情、提升审美层次的目的。舞蹈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艺术教育活动,高校舞蹈教育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舞蹈实践,由学生亲身参与,以自身肢体展现形态之优美、抒发内心情绪情感;二是舞蹈欣赏,组织广大学生通过欣赏、品鉴、感受舞蹈艺术,丰富他们的审美感知、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这对于培养和强化高校大学生艺术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特殊时代,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是具备一定综合素养、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而鉴于舞蹈教育在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和强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在高等学校开展舞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开展舞蹈教育培养和强化大学生艺术素质的相关原则

艺术素质的培养和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舞蹈教育的目的,应把握舞蹈教育和艺术素质培养的内在规律和重要原则,将此项工作做到实处:

(1)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其特点的学习方法的教育策略。作为一种艺术素质教育,舞蹈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出所谓的“专业”舞者,而是强调学生在艺术知识积累、艺术欣赏和感知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每一名大学生在舞蹈学习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舞蹈教育的开展必须要尊重他们实际基础,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其发展。

(2)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是指按一定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艺术质素的培养和强化,必须在坚持根本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和推进下去。因此,开展高校舞蹈教育首先应明确总体目标,并科学制定好阶段性目标,引导大学生逐渐更深一步地参与到舞蹈教育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

(3)相互配合原则。艺术素质的培养和强化并不是孤立的行为,是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艺术教育或文化知识教育相互配合的。因此,高校在开展舞蹈教育的同时,也要强调舞蹈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之间的协调与统一,使之成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中的有机构成,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3开展舞蹈教育培养和强化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有效策略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和强化是十分必要的。在高度重视高校舞蹈教育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做好这一工作:

(1)提高教师水平。教师是舞蹈教育开展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舞蹈教师队伍的素质是舞蹈教育有效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要培养和锻造一支优秀的舞蹈教师队伍,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舞蹈技能和师德水平,使其在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可采取更为灵活的人才聘用制度,以吸纳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加入到舞蹈教育事业中来,充实舞蹈教师队伍;其次,学校要为舞蹈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自学、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舞蹈技能、教学水平和学历层次;最后,要建立公平客观的激励考评机制,对于那些为高校舞蹈教育做出积极贡献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2)改善教学环境。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舞蹈等艺术素质教育对于教学环境和条件的要求更高,需要有专业的舞蹈教室、乐器配备、灯光舞美等设施设备,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更顺利地开展舞蹈教育教学工作。因此,高校要保障并提高舞蹈教育质量,就必须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积极改善本校舞蹈教育的教学环境,满足舞蹈艺术教学的实际要求,为舞蹈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3)成立艺术社团。艺术社团是高校大学生展示自身舞蹈艺术才能、实现艺术梦想的重要平台,也是活跃在高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积极力量。通过成立艺术社团,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发展环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强化协作沟通能力,是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舞蹈艺术活动、提高自身艺术素质的有效举措。

(4)参与社会实践。当前,高校已经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增强大学生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联系,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管理者应当为本校学生参与舞蹈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如,组织学生进行舞蹈专题晚会,与一些艺术团体进行友好交流,等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更加充分地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并真正爱上这门古老而历久弥新的艺术。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地集中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两方面,我们需要更多创新型、多元化、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艺术素质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甚至对其他方面素质的养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培养和强化大学生艺术素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实施包括舞蹈教育在内的美育也已经成为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应针对当前高校舞蹈教育的实际情况,遵循舞蹈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相关原则,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推进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具备一定艺术素质的优秀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国宾,平心,焦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兼谈舞蹈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06).

[2] 王军.开展舞蹈美育,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04).

[3] 于平著.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探寻家具之美 下一篇:新疆人物画中笔墨语言的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