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踝部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时间:2022-08-28 05:51:22

36例踝部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踝部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成效。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36例踝部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21例、女15例。依据Lauge-Hansen分类,A型6例、B型16例、C型14例;全部患者都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结果 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依据Baird-Jackson系统实施疗效评定,其中12例为优、16例为良、5例为可、3例为差,优良率达到了77.8%。结论 对不够稳定的踝部骨折患者,应当优先考虑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成效。

关键词:踝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

踝部骨折已经成为骨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尤其易发于青壮年以及喜爱运动的群体之中。踝关节通过胫腓骨下节面以及距骨上关节面所组成,其周围的各组韧带非常紧密地联结起来。如果踝关节出现了骨折脱位,一旦治疗不够合理,往往会造成骨折长时间无法愈合或者畸形愈合等不良后果。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共治疗踝部骨折手术患者36例,均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加以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19~74岁,平均42.9岁;患者中,内踝骨折的有8例,外踝骨折的有10例,双踝骨折的有7例,三踝骨折的有11例;依据Lauge-Hansen分类,A型6例、B型16例、C型14例;除开放性损伤的6例急诊手术之外,别的病例都是在患者伤后7~12d内择期进行手术。

1.2方法 除了开放性损伤采取经伤口延长之外,其余病例均采取内、外侧切口。在腓骨(外踝)之前的外侧作一个纵形的切口,从而保护患者的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显露出患者的外踝和腓骨干的远端,并且切断伸肌的支持带,暴露出下胫腓的联合前部和外踝前缘部分。其内踝切口起自于患者骨折线近侧的大约2cm,往远端并且轻度往后加以延伸,停止于内踝尖端下的大约2cm处。要注意不能损伤到其大隐静脉,并且切开前方的关节囊。往远侧予以牵拉,并且外翻出患者的踝关节。立足于外踝切口检查下胫腓前韧带的具体状况。依据外踝、后踝、内踝以及下胫腓联合这一顺序予以复位和固定。要使用布巾钳夹持外踝远端进行牵引并加以内旋,以促进其复位,用一枚克氏针使用骨折线予以临时固定,还可在使用一枚螺针加以固定之后,再使用钢板螺钉进行内固定。除了开放损伤和非常小的骨块无法用钢板之外,其余都可使用腓骨远端加以解剖并进行钢板内固定。如果外踝前方的下胫腓前韧带止点之外出现了撕脱性骨折的话,可以使用一枚克氏针或者小螺钉加以固定,一旦外踝粉碎的情况十分严重,则可以在患者的后踝与内踝部位予以复位固定之后,再使用骨外侧关节面作为模板来复位固定的外踝。如患者的胫腓下联合出现了分离,则可以把踝关节保持于中立位,从腓骨的下段外后侧于胫骨之下、关节面上方的2~3cm之处,确保和胫骨的下关节面加以平行。从后外往前内大约25°~30°方向,可以使用1枚松质骨螺钉来固定患者的腓骨2层和胫骨1层骨皮质。

术后需要在患者的踝关节之中放入一根闭式引流管,并且为其接入引流袋。同时,还需要在术后为患踝实施石膏中立位制动3w时间,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5d,使用七叶皂苷钠进行3d消肿治疗。在患者术后第3d可拨除引流管。术后3w左右可予以拆除石膏。在折除之后,患踝应进行不负重的活动,在术后12w之后取下下胫腓加以固定的螺钉并开展负重训练,直至康复。

2 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进行随访,并依据Baird-Jackson系统实施疗效评定,主要内容有疼痛程度、踝关节稳定度、行走状况、跑步能力以及格活动时间等,优为96~100分;良为91~95分;可为81~90分;差为80分以下。在36例中,12例为优、16例为良、5例为可、3例为差,优良率达到了77.8%。

3 讨论

踝关节处于人体下肢远端,具体来说由胫骨远端、腓骨下端以及距骨所构成,为人体中最大的负重关节,其关节之间的结合十分紧密而且稳固。人的踝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只要发生,其踝关节所具有的完整性与稳固性必然会遭受破坏。所以,对并不稳定的踝部骨折来说,所有的移位踝部骨折、所有的双踝或者三踝骨折、所有的踝部骨折伴距骨明显移位,都应当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从而确保踝穴具有完整性、确保距骨位置正常和踝关节之稳定。本组所有病例均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

患者踝部骨折手术的原则主要有:①踝穴需要进行解剖复位;②需要实施稳妥的内固定技术,从而帮助进行早期功能训练;③要把骨和关节内的碎片进行充分而又彻底的清理;④一旦确定进行手术,就应当尽早予以实施。对患者骨折进行复位的顺序是:先后踝、再外踝、最后内踝。要优先对后踝进行复位固定,不然就有可能导致后踝难以复位。对于骨折块超过了胫骨下端关节面达到1/4及以上的,应当进行解剖后予以复位固定。外踝的复位和固定显得十分重要,而距骨所具有的稳定性往往取决于外踝是都能够精确地复位和进行可靠的固定。外踝不但为踝穴之外侧壁,而且还是能够承重的重要关节。一旦出现了外踝上移,就十分容易造成踝穴的增宽,进而导致踝关节的不稳,进而有可能会引发创伤型关节炎。

综上所述,踝部骨折属于常见性损伤,只要及时进行手术,采取合理的解剖复位,并且选用适合于患者情况的内固定材料,就能够切实有效地避免包括创伤性关节炎在内的各类后遗症的发生,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成效。

参考文献:

[1]孙皓.踝部骨折126例手术治疗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9).

[2]耿三从.32例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

[3]仲涛.不同手术治疗踝部骨折效果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5(2).

上一篇: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乙肝康治疗217例乙肝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