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探析

时间:2022-08-28 04:48:30

高职高专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探析

【摘 要】人才培养是每所高等院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运行的基础环节,这就决定了“教学”自始至终是高等院校工作的中心,而教学管理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快速构建教学与学生管理的一体化模式便成为促进二者互补互动、和谐发展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一体化

教书育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重心。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是确保教学工作高质高效的关键性因素;学生管理则是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目前高等院校普遍面临生源紧张、学生成绩总体水平偏低的局面,高职高专院校这一情况尤为严重。针对这一普遍情况,快速构建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一体化模式,把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已经迫在眉睫,通过二者结合的实践,更好的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有效地统一起来。任课教师充分发挥教学工作中的授知功能,教学管理者从培养目标出发,积极配合并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在服务于教学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工作,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达到学生的既成人又成才的教育目的。

一、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普遍入学成绩低、基础差、修养低的现状

随着近些年高校的大幅度扩招,招生数量的增加造成生源紧张,高职高专院校只能通过不断下调录取分数来保证招生数量,造成学生的整体文化基础薄弱、素质降低、学习差异性较大。部分同学自律性较差,进入大学以后认为旧的目标已经实现,新的目标又迟迟难以确定,因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导致学习松懈、纪律散漫;还有些同学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基础差导致学习过程中时时受挫,体会不到学习成就感,进而也对学习失去兴趣,最后混天度日、迷失自我;更有不少同学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沾染了许多陋习,不愿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近几年出现的这些复杂现状,给教学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二)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相分离

现代教育中教书育人的目的是使学生既“成人”又“成才”,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学和学生管理得不到统筹安排,出现“教书”与“育人”相分离的现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侧重于教书,忽视育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专业技能,教学管理部门则把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监控对象,着重于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评估和考核;学生管理部门只侧重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辅导员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和行为规范等,学生管理部门把辅导员的思想工作过程作为监控对象,着重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考核等。这种片面的、单调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模式,极易造成学生专业学习和素质教育的不协调甚至脱钩。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很难发挥群体的协作精神和作用。

(三)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与其面对的压力形成一对矛盾

目前属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在发生改变。新时期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竞争观念、平等观念等主体意识日渐加强,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在生活观念和精神文化的双重需求下,多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使得他们更加注重个体的综合发展,向往个性的张扬和独立,但集体凝聚力下降,主体性漂移不定,没有稳定的自我意识、主体发展目标和价值信仰,这些都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二、建立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机制的必要性

学校工作始终要以“育人”作为中心,不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学生管理都离不开这一基本点。所以,以管理对象“学生”作为二者的契合点,实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一体化,不仅能真正发挥高职高专院校各个职能部门的整体结合力,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的良好局面,更直接影响到整个教育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因此,规范管理各职能部门与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已成为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质量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手段,是解决学生专业学习、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一)专业教师兼任辅导员,充分发挥教师的影响力

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到学生管理之中,让教师成为管理主体,形成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教学模式。这是因为:①专业教师专业知识过硬,教师的权威性对学生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利用自身极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更易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找到心理归属感,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②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言行直接去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并能适时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这有助于稳定思想、改善学习风气,增强育人的实效性。

(二)明确责任、协同合作,发扬高校教书育人的团队精神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同时,还应该明确责任、协同合作。专业教师应注重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趋向等方面进行指导,改变以往教师只重“教”不重“育”的工作弊端;辅导员则应侧重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管理,使学生增强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的意识,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双方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功能互补,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发扬教书育人的团队精神,如:定期召开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例会,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三位一体的互动交流会等,推动整体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克服了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两张皮”的不良现象。实施教学与学生管理一体化模式,构建教书育人多元化相结合的立体管理结构,使学生在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人生观、价值观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小娟构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体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No.16h

[2]龚爱国综合导师制――高职院校教学与管理一体化的实践探索《职业技术教育》,2008.8

作者简介:

李俊霞(1970~)女,河北东光县人,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法学硕士,讲师,从事教学管理。

上一篇:妇产科失血性休克80例临床护理分析 下一篇: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