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主义之低碳建筑

时间:2022-08-28 04:13:46

绿色节能主义之低碳建筑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如何促使我国建筑业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的发展, 将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新方向, 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我国的低碳建筑却刚刚起步, 依然面临着诸如低碳技术水平低、低碳建筑制度的缺失、国家的投入与激励不足、低碳建筑资金问题短缺、社会参与意识薄弱等问题, 我国的低碳建筑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结合我国的现状, 我国的低碳建筑发展应当更加重视加强低碳科技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促使建筑业结构升级、积极拓宽低碳建筑的融资方式、健全低碳建筑的制度保障、以及促进公众低碳意识形成等几个方面。推进低碳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节能;低碳建筑;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我国处于建设发展的高速增长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还将持续很长的时间,而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在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还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对照我国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积极尝试通过设计手段在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行中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建筑的环境性能,引领低碳的生活方式,是当代建筑师所需肩负的责任。

二.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概述

所谓的节能建筑,也叫绿色建筑,是以最少的资源和最低的污染使建筑价值

得到最大发挥。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地降低消耗是建筑节能设

计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不但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还要综合当地具体

情况全面进行分析,尽量建造出一批既绿色节能又能明显反映出当地特色的建筑。

一般而言,绿色节能设计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整体协调原则

建筑物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周围事物时时刻刻有着莫大联系,同时也是

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在进行设计时,需提前对当地文化、地域、气候、

风情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其整体互相融合,处于一个和谐平衡的状态。与周

围其他事物也应尽量吻合,散发出当地独有的特色风情。

2.健康实用原则

建筑物的使用价值是其最基本的,不管是办公、还是居住、或者是进行商业

活动,这都是一个建筑物首先应具备的功能。为增加舒适感和健康程度,通风、

采光、采暖以及污水处理等因素都应做具体考虑。

3.充分利用资源

就当前状况而言,建筑行业呈现出了。高能耗、低效率的趋势。由于能源利

用率低,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对环境产生了污染。在设计中,必须对多个方

案进行认真对比研究,最终选出最佳方案。借助一些新技术和有效的方法来提高

利用率,从而减少消耗。

4.坚持经济、高效的原则

绿色节能建筑最好选用适宜技术与地方化材料,还兼顾地域特点的建造经验,

不盲目地求大、求全,做到适宜投资、适宜成本和适宜消费的建筑,其功能应具

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绿色建筑作为人类的居所,其

建造、使用、维护与拆除应本着符合人与自然生态安全和和谐共生的前提。满足

宜居、健康的要求,系统的采用集成技术提高建筑功能的效能。

三、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现状及阻碍因素

目前, 发展低碳建筑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建筑业的主流趋势,但我国的低碳建筑却刚刚起步,依然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阻碍, 可以说我国的低碳建筑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1.低碳技术水平低

“低碳技术”(low-carbon technology)也称为清洁能源技术,是指以提高能源效率为手段,稳定或减少能源需求为目的, 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程度的主导技术。目前,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最大阻碍因素,就是国家整体科技水平比较落后,在关键的核心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巨大。以风能技术为例,20 世纪末,风电机组主流规格在欧洲是750kW,在美国是500kW。进入21 世纪,世界的主流机型已经达到了1.5MW 以上, 最近德国在北海建设的近海风场,总功率在100 万kW ,单击功率为5MW, 而我国的主流机组依旧停留在1.5MW 水平上,也就是说我国的风力机整体产品功率等级与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10 年左右的差距。

2. 促进技术扩散与应用的机制不足

低碳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在于核心的技术是否可以攻关, 更重要的是低碳技术是否得到很好的扩散与应用。西方发达国家均已采取了多种措施发展低碳建筑,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注重低碳技术的扩散与应用,争相占领低碳科技的制高点,以便形成竞争优势, 以抢占产业先机。

3. 低碳建筑资金问题短缺

与传统的建筑业不同, 低碳建筑业属于高新科技产业,因此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但是其回报周期比较长,市场风险巨大,这使得低碳建筑企业的融资十分困难。首先在我国的低碳建筑项目的经费筹集仅仅依靠政府的投入和少量的国际援助, 使得低碳技术的研发经费捉襟见肘;其次,由于发展低碳建筑技术,企业需要面对巨大的风险,但是我国的低碳建筑市场缺乏融资能力,由于银行没有为低碳建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动力,使得企业的贷款越发艰难;最后,虽然围绕低碳经济的碳交易与碳金融机制有利于为低碳建筑资金提供支持, 但我国碳交易与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尚属于起步阶段, 围绕着低碳建筑发展的金融

体系远没有完善。

4. 国家激励政策体系不完善与低碳建筑制度的缺失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依然没有形成系统的低碳建筑发展政策体系,缺乏实质性的政策激励,促使建筑企业的节能减排积极性不高。同时,我国的围绕低碳建筑发展的制度设计依然缺失。尽管中国是最早制定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但是相关的各项法律还没有实现以低碳社会建设为中心的有效整合,围绕低碳建筑的监督、处罚机制还没有完善, 这是制约我国建筑业节能减排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监督机制为例,目前我国还缺乏对建筑过程中的能耗及碳排放的监测系统; 而在处罚机制中,我国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完备的处罚办法,缺少法律的支持, 促使了企业一定程度上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5. 社会参与意识薄弱

虽然现阶段我国人民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低碳建筑来讲,其概念尚未得到普及, 社会各界对低碳建筑的认识和理解尚不够深入和全面,低碳建筑的意识淡薄。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公众对低碳环保的意识及参与程度还比较低,参与的主动性差,仍然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阻碍了低碳建筑在我国的深入发展。

四、低碳建筑的理性设计方案

很多措施的投入会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同时会解决二氧化碳减排的问题。有4种与建筑是密切相关的,包括建筑的隔热、照明系统、空调系统、水的加热系统。

实施建筑节能,具体办法是在建筑设计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设计朝向、通风性能,在屋面、墙体、门窗等建筑护结构上使用具有隔热和保温性能的材料,在空调等建筑暖通设备上尽量使用能耗低的产品,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资源。我们在低碳设计中值得注意和提倡以下一些内容:

1.应因地制宜的考虑低碳建筑的标准,考虑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来讲就是结合气候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来确定各地的绿色建筑标准,不盲目复制和理想化采用,让节能方案切合实际。

2.建筑节能不一定要贪图新技术。要多采用成熟的节能技术、工艺和本地材料,都是现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墙体填充保温材料,增大围护面积,安装遮阳系统等低端的节能技术简单实用。尽量多利用当地材料以节省成本和运费,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也是国际上共同的做法。调查发现,目前情况不容乐观。如当下许多住宅采用落地门窗设计。其实,无论玻璃怎么隔热,节能效果都不能与墙体相比,一面面敞亮的门窗,其实就是房子耗能的“阿基里斯之踵”。另外,门窗遮阳系统可以在夏天可避免太阳直射室内而降低室温,可目前大多为追求美观,仍旧很少安装。另外,虽然我国是世界太阳能光电板第一大生产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也比较成熟,可在大中城市太阳能技术推广还很难。

3.在房产的开发过程中,大户型在利润的驱动下成为主流。而房子中过多的不必要空间比相对紧凑户型实用性差,耗能也多。不难看出,相比一些投资巨大、维护成本高的高新技术,一些节能实用型设计效用更大,更容易推广,也使消费者更加容易接受。我们在设计低碳节能建筑时也不应为追求高科技而滥用高科技,而是要实实在在地站在节能减排的一线,作实用而环保的低碳设计。

四.结束语

低碳建筑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的低碳建筑才刚刚起步,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依然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阻碍,但不可否认,我国低碳建筑发展正处在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阶段。在全球气候变化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发展低碳建筑具有重要性、必要性与迫切性。

参考文献:

[1]邹晓周,曲菲.绿色节能主义之低碳建筑[J].建筑节能,2009,38(4)

[2]纪明.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博弈问题研究[D]. 吉林大学博士研究毕业论文,2011.

[3]张红兵,周小芳.绿色环保建材与可持续发展之探讨[J].农村经济与技,2011,22(12)

上一篇:建筑电气设计问题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浅谈变频技术在取水泵房的运用